癌症复发是乳腺癌(BC)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原因是休眠肿瘤细胞的转移爆发。科学家此前已确定,乳腺癌细胞会潜伏在身体其他部位、并在几年后重新崛起的机制。昨天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在人类细胞和活小鼠的实验中,通过药物或基因操纵破坏这种机制,会使癌细胞瘫痪,并抑制其扩散能力。 相关成果以“Autophagy promotes the survival of dormant breast cancer cells and metastatic tumour recurrence”为题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这一成果为乳腺癌治疗提供了一个有希望的目标。 当疾病转移到其他器官或身体部位时,会导致约90 %的乳腺癌患者死亡。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理解癌细胞是如何隐藏的(有时甚至会隐藏几十年)以及到底是什么触发了
在一项最近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的研究中,梅奥诊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FDA批准的一种用于治疗骨骼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药物也许可以治疗三阴性乳腺癌,而三阴性乳腺癌是乳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最致命的一种类型。 在这项研究中,梅奥诊所的研究人员发现FDA批准用于治疗一些血液癌的药物地西他滨可以显著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的生长,此外,这种药物还可以抑制耐受化疗的肿瘤。这种响应依赖于某些特定的叫做DNA甲基化转化酶的蛋白质,但是这种蛋白质只在很少部分肿瘤中才会表达。这也就提供了一种寻找可能从这种疗法中获益的病人的方法。 “现在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方法,因为这是一种最难治疗的乳腺癌。”梅奥诊所的研究人员Liewei Wang博士说道。“这项研究表明通过
与化疗相比,克唑替尼一线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未经治晚期ALK重排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客观缓解率,基于PROFILE 1014这部分研究结果,NCCN推荐克唑替尼(1类证据)用于ALK重排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
虽然治疗肿瘤的方法日新月异,但近 100 年来,肿瘤治疗的效果仍进展缓慢,这是为什么? 笔者认为其根本原因是恶性肿瘤非常“聪明”,颇为擅长逃避各种治疗手段。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冷泉港实验室(CSHL)的研究人员解开了胰腺癌在通过外科手术已成功切除肿瘤的患者中如何传播的谜团。在接受外科手术后,患者通常在两周内因术后应激激素(皮质醇)水平激经历免疫系统耗尽。随着杀伤性T细胞水平下降,孤立的已通过血液循环扩散到肝脏和可能的其他器官中的休眠癌细胞开始生长或转移。
RB基因是人类最早发现的抑癌基因,RB在细胞周期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经典功能),从而抑制肿瘤细胞不受控制的增殖。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冷泉港实验室(CSHL)的研究人员解开了胰腺癌在通过外科手术已成功切除肿瘤的患者中如何传播的谜团。在接受外科手术后,患者通常在两周内因术后应激激素(皮质醇)水平激经历免疫系统耗尽。随着杀伤性T细胞水平下降,孤立的已通过血液循环扩散到肝脏和可能的其他器官中的休眠癌细胞开始生长或转移。 CSHL教授Douglas Fearon提出这个术后期“提供了一个窗口,在这个窗口期间,采取让皮质醇水平下降和让T细胞变得强健的方法可能是可行的,这样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能够杀死这些已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中的癌细胞。” 对胰腺癌患者而言,外科手术通常并不是一种治疗选择,这是因为大多数患者是在原发性肿瘤已发生转移后被确诊出来的。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仅8%的被确诊断患上胰腺癌的患者在5年后仍然存活着。但医
我们常说,癌症防治的关键重在早发现、早治疗,而早发现的“法宝”就是定期做健康体检。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体检尽早发现“癌前病变”。然而,常规体检、“防癌体检套餐”、癌症筛查……哪种检查更能及早、更准确地查出癌症呢?
梅奥诊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分子交流通路在决定麻疹病毒溶瘤疗法治疗卵巢癌和恶性脑瘤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此前研究人员本认为肿瘤的这种通路有缺陷。这项发现促使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可以预测病人治疗疗效的算法,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上。
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名誉主任 曹泽毅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教授 袁凤兰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7医院淋巴瘤科主任 张伟京 北京儿童医院肿瘤科主任 祝秀丹 在人们的印象中,得了癌症,生命好像进入倒计时,充满了绝望和恐惧。然而,专家表示,癌症并非不治之症。如今,癌症已有了许多治疗方法,通过事前预防、精确治疗、术后康复等手段,不仅可以延长生存期,甚至还有治愈的希望。 癌症是一种慢性疾病 回顾历史,癌症至少存在了几千年,但真正的研究仅有100多年,现代治疗不过几十年发展史。手术、放疗、化疗从无到有,一步步发展壮大,疗效不断提高。2006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传出令人振奋的消息:“美国癌症死亡总人数2005年首次出现下降趋势。”基于此,2006年起,世卫组织等国际机构纷纷改弦易张,把原来作为
在中国,癌症发病率在逐年增长。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癌症病人总数更是飞速上升。中国每天超过1万人确诊癌症,相当于平均每分钟约有7人确诊。随着预期寿命延长,每个人一生中得癌症的概率也持续升高。当预期寿命达到85岁时,每个人约有36%可能确诊癌症。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14日上午在考察国家医学科研机构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卫生健康领域科学研究,加快推进癌症等重大疾病防治攻关,努力在关键防治技术等方面取得更多创新成果,为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4月底,九价HPV疫苗在我国获批上市,至此,目前国际上用于预防宫颈癌的三种HPV疫苗已全部在我国获批上市,我国宫颈癌疫苗供应与国际接轨。“HPV疫苗是第一个以癌症预防为适应症的疫苗,通过射疫苗、筛查和早诊早治,宫颈癌有望成为第一个达到‘消除’目标的恶性肿瘤。”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流行病学研究室主任、中国癌症基金会副秘书长乔友林在近日举办的HPV疫苗和宫颈癌筛查科学报道研讨会上表示。据了解,研讨会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国癌症基金会、北京协和医学院举办,多位业内知名专家共同讨论了宫颈癌的防治、HPV疫苗策略选择等话题。
最年轻的脑肿瘤髓母细胞瘤患者是其中最具挑战性的,因为他们快速发展的大脑限制了治疗选择。现在,由圣裘德儿童研究医院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已经发现了一种亚型,这种亚型对治疗有反应,不太可能引起长期认知问题。
在结直肠癌中,驱使肿瘤进展的信号通路是很有潜力的系统治疗靶标。除了WNT和MAK通路之外,大多数肿瘤中也发现了NOTCH信号的激活。 近日,来自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研究人员在David Horst教授的带领下发现高NOTCH活性标志着一种结肠癌细胞亚群,它们的WNT和MAPK信号水平低下,同时具有显著的上皮表型特点。靶向MAPK信号通路的药物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有限,会引起NOTCH高活性的癌细胞扩增,而一旦靶向NOTCH,高MAPK活性的癌细胞又会获胜。 通过使用谱系追踪实验,研究人员发现肿瘤细胞亚群之间存在着高度的适应性,这也是导致肿瘤耐药的一种机制。联合靶向NOTCH和MAPK信号的疗法可以在体内产生非常显著的抑瘤效果,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
核心提示:宫颈癌是当前威胁妇女生命的两大癌症之一,而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宫颈癌的主要诱因。注射了HPV疫苗只是预防了部分高危HPV亚型,并不是一劳永逸,宫颈癌筛查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