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嗜酸乳杆菌可抑制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相关肝癌的发展,并减少肿瘤生长,减轻非肿瘤肝组织中的脂肪变性和炎症,还改善了肠道屏障的完整性和功能。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来确认其缓解人类患者从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进展为肝癌的可行性。
卵巢原发性血管肉瘤十分罕见,缺少标准治疗方法,并且临床结局各不相同。奥拉帕利可能是治疗携带BRCA体系突变的原发性卵巢血管肉瘤的可行选择。下一代测序(NGS)在治疗非常罕见的癌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指导新的或不常见的治疗方案。
中医治癌需要先后解决三大难题:首先缓解症状,只有先把部分症状缓解了,患者才会有信心接受后续治疗。其次,控制癌瘤。控制癌瘤是个漫长过程,不可操之过急,乱用毒药;也不可一味调补,只图眼下舒服。最后,调整免疫。这对肿瘤患者,更是一个以年为单位的漫长过程。
胰腺导管腺癌(PDAC)是中国第六大和全球第七大致命癌症,其存活率在过去近60年间基本徘徊在12%左右。预计到2025年,PDAC将导致更多全球癌症死亡。
2024年3月8日,南京大学医学院魏继武教授团队在《Journal for Immuno Therapy of Cancer》上发表题为“An oncolytic vaccinia virus encoding hyaluronidase reshapes the extracellular matrix to enhance cancer chemotherapy and immunotherapy”的研究论文,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新型重组牛痘病毒,编码透明质酸酶Hyal1(OVV-Hyal1)的可溶性版本来降解HA,并研究了其与化疗药物、多肽、免疫细胞和抗体联合使用的抗肿瘤作用。
Tspans是四跨膜蛋白超家族(transmembrane 4 Superfamily,TM4SF),在人类中有33个成员,包括Tspan1~Tspan33。Tspans是高度保守的四次跨膜蛋白,包含4个高度疏水的保守跨膜结构域,其中第1、第3和第4跨膜结构域含有未知功能的极性残基,包括1个保守的CCG基序和另外2个半胱氨酸残基,这些高度保守的氨基酸残基是Tspans区别于其他四跨膜蛋白特征。
3月6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团队在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在线发表题为“Enzyme-Empowered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Strategy for Amplifying Tumor Apoptosis and Metabolic Clearance”的研究论文,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酶增强的“一石二鸟”策略的创新性 Re@ReP-G 在癌症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临床转化前景,因为它具有明确的体内清除能力、高效性和优秀的生物安全性。
美国国家癌症数据库(National Cancer Database,NCDB)于1988年作为美国外科医生学院和美国癌症协会之间的一项联合质量改进项目而启动。截至2016年,NCDB已积累了超过3400万例癌症患者记录,使NCDB成为世界上大的临床癌症注册机构。
我国是肝癌高发及死亡大国,毫不夸张地说,我国基本上以全球20%的人口认领了超过50%的肝癌患者。不仅具有高死亡率,而且早期肝癌极难发现。 9成以上一经发现就已是晚期,此时已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致使5年生存率仅为12%,中晚期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更是低至3%。 不幸的是,由于肝癌早期的症状十分隐匿,不易被患者察觉,等到症状明显时 90%以上的肝细胞癌患者就已处于中期或终末期,尤其是晚期弥漫性肝癌预后极差,中位生存期不足3个月。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 是最常见和恶性的原发性脑肿瘤,中位生存期小于15个月,恶性程度高。胶质瘤中重要的细胞,胶质瘤干细胞(GSCs),是一类可以自我更新、分化、维持肿瘤异质性、与肿瘤生长和治疗耐药性紧密相关的细胞。阐明GSCs调控的分子机制将扩大我们对疾病的认识,并为靶向GBMs的有效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美国FDA批准艾拉司群用于患有ER阳性、HER2阴性、ESR1突变的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的绝经后女性或成年男性,在至少一种内分泌治疗耐药后的治疗。这是获批的口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降解剂(SERD)。III期临床研究EMERALD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内分泌治疗耐药的ESR1突变患者中,艾拉司群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3.8个月,而氟维司群或芳香化酶抑制剂组为1.9个月。
H3K27M突变的弥漫中线胶质瘤(DMG)是儿童常见的高级别胶质瘤,预后较差,中位总生存期为12个月。H3K27M-DMG在肿瘤演变过程中会有驱动基因改变。尽管预后普遍较差,但既往报道有长期存活者,这些长期存活患者具有不同的分子特征,如体细胞FGFR1突变和具有非弥漫(局限性)组织学模式。本文回顾性分析H3K27M-DMG长期及短期存活者的临床、基因组和表观遗传学特征,目的是确定H3K27M-DMG长期生存者的特点。
3月5日,四川大学朱青、韩俊宏共同通讯在期刊《Oncogene》上在线发表题为“tiRNA-Val-CAC-2 interacts with FUBP1 to promote pancreatic cancer metastasis by activating c?MYC transcription”的研究论文,研究结果强调了胰腺癌转移的潜在新机制,并表明tiRNA-Val-CAC-2和FUBP1都可以作为胰腺癌有前景的预后生物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恶性肿瘤。我国2020年新发肺癌病例约81.6万,死亡率肺癌病例约71.5万。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的主要病理类型,占比>80%。
睡眠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睡眠质量与癌症风险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引发了人们对于良好睡眠习惯的关注。专家科普,不仅是熬夜,睡眠时间长短、午睡习惯以及睡眠环境等都可能影响睡眠质量,进而增加患癌风险。因此,正确认识睡眠对健康的重要性,调整不良的睡眠习惯,成为当今亟待解决的健康问题。
延髓海绵状血管瘤罕见吗?延髓海绵状血管瘤较为罕见,发病率约为所有脑干血管瘤的5%。海绵状畸形以偶发性方式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条件发生。与白种人的散发性疾病相比,在西班牙裔人群中出现的脑畸形是家族性的。家族性海绵状血管瘤归因于三个不同位点的突变:7q21.2上的CCM1,7p15-p13上的CCM2,或3q25.2-q27上的CCM3。在相关的病例中,患者在延髓和肝脏都有血管瘤,这显示了遗传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