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达替尼治疗FGFR基因改变实体瘤的二期研究(RAGNAR)结果
RAGNAR研究(NCT04083976)是一项国际多中心的单臂二期临床试验,2019年12月5日至2022年2月15日,217例FGFR基因改变的晚期实体瘤患者纳入研究,接受泛FGFR抑制剂厄达替尼(Erdafitinib)每天一次的治疗,每21天一个疗程,直至疾病进展或无法耐受或其它原因。
※剂量方案
成年(≥18岁)患者和15-17岁的青少年患者:厄达替尼的起始剂量为8mg每日一次,空腹或随餐口服,在第一个疗程的第14天时血磷水平低于5.5mg/dL的患者,剂量增加至9mg每日一次。
12-14岁的青少年患者:厄达替尼的起始剂量为5mg每日一次,空腹或随餐口服,在开始一个疗程的第14天时血磷水平低于5.5mg/dL的患者,剂量增加至6mg每日一次;在第二个疗程的第7天时的血磷水平低于5.5mg/dL的患者,剂量再增加至8mg每日一次。
※患者基线特征
217例患者的中位年龄57岁,男性55%,白人52%,亚洲人26%,黑人3%,其它19%;ECOGPS评分:0分30%,1分69%;远处转移病灶:淋巴结55%,肝46%,肺43%,骨23%,肾上腺6%,脑6%,脊椎2%,其它31%;远处转移病灶数目:中位值2,1处20%,2处28%,3处以上50%;中位经治线程2,化疗史99%,免疫治疗史31%,其它抗肿瘤治疗史42%。
肿瘤病理类型:胆管癌31例,别脑胶质瘤30例,胰腺癌18例,乳腺癌16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15例,肺鳞癌14例,非鳞非小细胞肺癌9例,原发灶不明肿瘤8例,肠癌8例,子宫内膜癌8例,食道癌8例,胃癌8例,卵巢癌8例,低级别脑胶质瘤7例,宫颈癌6例,唾液腺癌5例,软组织肉瘤3例,前列腺癌2例,其它13例。
FGFR基因改变类型:FGFR融合144例(66%),FGFR突变75例(35%);FGFR1融合或突变10%,FGFR2融合或突变47%,FGFR3融合或突变44%,无FGFR4基因改变。
注:同一个患者可能具有一种以上的FGFR基因改变。
※临床疗效
截至2022年8月15日,中位随访时间17.9月,134例死亡,22例仍在继续服用厄达替尼,45例在随访中。
独立审查委员会评估数据:73%的患者观察到肿瘤缩小,客观缓解率30%,疾病控制率74%,中位缓解持续时间6.9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4.2月,中位总生存期10.2月。
除宫颈癌,软组织肉瘤和前列腺患者外,在不同FGFR基因改变类型的多种肿瘤患者上,均观察到厄达替尼的有效应答。
※安全性
常见治疗相关不良事件见表2,常见3级以上不良反应为口腔炎(12%),手足综合征(6%)和高磷酸盐血症(5%)。
因不良事件,75%的患者暂停给药,63%的患者减量,10%的患者永久停药,常见的停药原因为手足综合征和口腔炎。
31例(14%)的患者发生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其中脉络膜视网膜病变8例,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7例,视网膜脱离6例,除1例3级视网膜水肿之外,其余均为1-2级。发生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65%得到缓解。
不良事件导致死亡8例,其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热,COVID-19,脓毒症,肺栓塞,呼吸衰竭,心脏骤停和硬膜下血肿各1例,研究者认为均与厄达替尼无关。
文章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管好这三步,RET融合肺癌患者少走弯路,活得更长更好!
- EGFR突变患者进展了别慌,从耐药检测到治疗选择这样做能找到新出路
- 这种药会降低10倍生存期,请肺癌患者警惕使用!
- 免疫治疗对EGFR突变肺癌有效吗?
- 新型免疫细胞疗法TILS,仅一次治疗为晚期头颈癌患者带来“稳定”的希望!
- 晚期肺癌跨过9年!他坦白秘密:抗癌4大法宝里,这件事最有效
- 演员李菁菁瘦到认不出 曾患乳腺癌如今已战胜病魔
- 临床植入式电极精准定位脑深部肿瘤边界
- 当FDA超级加倍重视OS,能否影响肿瘤药物研发格局?
- 预后极差、治疗选择有限 HER2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迎创新疗法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