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胃肠道癌症发病率飙升,结直肠癌领跑,呼吁高风险人群进行早筛
原创转网转化医学网
2025年7月18日,一项最新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的全球文献综述揭示了一个令人警觉的趋势:早发性胃肠道(GI)癌症(50岁前确诊)正以全球最快的速度增长,其中结直肠癌(CRC)首当其冲,胰腺癌、胃癌和食管癌也紧随其后。这一发现为公共卫生领域敲响了警钟,尤其是针对年轻群体的癌症预防与早期筛查策略亟待升级。
数据:早发性GI癌症“异军突起”
根据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的Kimmie Ng博士和Thejus Jayakrishnan博士对2014年1月至2025年3月间115项研究及三大癌症数据库的分析,2022年全球早发性GI癌症病例中,结直肠癌占比最高(54.3%),其次是胃癌(23.8%)、食管癌(13.2%)和胰腺癌(8.6%)。仅在美国,当年就有超2.6万名年轻人被诊断为早发性GI癌症——其中结直肠癌占绝对多数(20,805例),胃癌(2,689例)、胰腺癌(2,657例)和食管癌(875例)紧随其后。
更令人担忧的是发病率的增长速度:2010至2019年间,美国早发性GI癌症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从每10万人11.49例升至13.65例,年均增长率达2.16%(P<0.001),成为所有早发性癌症中“增速最快”的类别。
“这种上升趋势令人震惊,”Kimmie Ng博士在随研究发布的播客中强调,“它凸显了强化预防策略和早期检测方法的紧迫性。”
矛盾现象:整体下降与年轻群体“逆势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美国全年龄段结直肠癌发病率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以每年1.3%-4.2%的速度下降(得益于筛查普及和生活方式干预),但早发性结直肠癌的年发病率却以约2%的速度持续上升,目前占所有结直肠癌病例的14%。类似地,全美结直肠癌死亡率虽每年下降1.7%,早发性结直肠癌死亡率却在2011-2020年间以每年1%的速度攀升。
其他GI癌症的年轻化趋势同样显著:2013-2022年,美国早发性胰腺癌年均增长2.4%(P<0.01);2015-2019年,全球早发性胃癌发病率在40岁以下人群中年均增长1.39%(P=0.04);2016-2022年,早发性食管癌发病率年均增长1.8%。
诱因何在?肥胖与环境因素“首当其冲”
为何年轻人的GI癌症发病率会“逆势”飙升?研究团队指出,肥胖及相关环境因素是核心驱动因素。
“这些癌症大多与可改变的风险因素密切相关,”Kimmie Ng博士解释道,“我们迫切需要明确具体的环境暴露因素。”目前已知的风险因素包括:
可改变因素:低质量饮食(如加工肉类、含糖饮料、超加工食品过量摄入)、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吸烟、酗酒;
不可改变因素:遗传性癌症综合征(如林奇综合征)、炎症性肠病等。
“年轻患者的诊断延迟问题尤为突出,”Kimmie Ng博士补充道,“许多年轻人在出现症状(如腹痛、便血、体重骤降)时往往被忽视,导致确诊时已进入晚期或转移阶段。”这直接导致了早发性GI癌症的预后更差。
应对之策:筛查“前移”与精准预防
研究团队呼吁,需基于病因学研究重新评估筛查指南,对高风险年轻人群(如有家族史、肥胖、不良生活习惯者)实施更早的筛查。例如,当前结直肠癌的常规筛查起始年龄为45岁(美国癌症协会建议),但未来或需根据个体风险进一步提前。
“明确这些癌症的致病因素,不仅能帮助我们制定更精准的筛查策略,还能为公共政策提供依据——比如限制超加工食品营销、推广健康饮食指南、加强青少年运动计划等。”Kimmie Ng博士表示。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方向
该研究通过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整合了全球最新数据,但部分癌症类型(如食管癌)的全球发病率数据存在统计差异。未来,研究者计划深入分析不同地区(如低收入国家)的早发性GI癌症流行病学特征,以及肠道微生物组、代谢综合征等潜在机制的作用。
当“癌症年轻化”不再是罕见新闻,而是成为明确的公共卫生趋势时,我们需要从个人到社会层面共同行动:减少加工食品摄入、增加运动、戒烟限酒,同时推动医疗系统对年轻群体的症状“更敏感”。正如Kimmie Ng博士所言:“早一天发现,就多一分治愈的希望。”
【关于投稿】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是转化医学核心门户,旨在推动基础研究、临床诊疗和产业的发展,核心内容涵盖组学、检验、免疫、肿瘤、心血管、糖尿病等。如您有最新的研究内容发表,欢迎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报道(公众号菜单栏-在线客服联系),我们的理念:内容创造价值,转化铸就未来!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发布的文章旨在介绍前沿医学研究进展,不能作为治疗方案使用;如需获得健康指导,请至正规医院就诊。
原标题:《JAMA|年轻人胃肠道癌症发病率飙升,结直肠癌领跑,呼吁高风险人群进行早筛》
同类文章排行
- 年轻人胃肠道癌症发病率飙升,结直肠癌领跑,呼吁高风险人群进行早筛
- 肺癌靶向药体系,不同的基因突变类型有不同的药物,选对延长生命
- 第一三共优赫得用于胃癌二线治疗的上市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 遗传性乳腺癌的BRCA检测
- 女子乳腺结节怕开刀不治疗,用偏方1年后致乳腺癌转移
- 最大肿瘤!湖南女子盆腹腔长45公斤肿瘤,多学科联合手术帮她“拆弹”
- 长沙女子体内长全国最大肿瘤!38斤重,术中由3个医生抬出,第三天就能下床行走
- 50岁女子意外怀孕诱发罕见癌症
- 亚盛医药拿下全球第二个Bcl-2抑制剂 在国内与“全球首个”前后脚获批血液肿瘤适应证
- 告诉爸妈别舍不得开空调!研究:温度调低可抑制癌症生长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