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元素是人类和动物自身代谢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它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以及促进淋巴细胞的分化速度。
骨骼是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为常见的转移目的地。骨细胞与骨转移之间的关系是医学专家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记者19日获悉,中国医学专家的新研究率先揭示了骨细胞在癌症骨转移微环境中的关键作用,将为预防和治疗癌症骨转移提供潜在的靶点。
癌症手术是治疗癌症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术后复发是患者和医生面临的常见问题。虽然手术可以去除原发肿瘤,但是否可能完全消除癌症,以及如何降低术后复发风险,仍然是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癌症免疫疗法是一种有前途且正在快速发展的癌症治疗方式,基于细胞的免疫疗法,CAR-T细胞、CAR-NK细胞和CAR-巨噬细胞,正在彻底改变多种癌症类型的治疗格局。目前,FDA已批准了6款CAR-T细胞疗法上市,成功治疗了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系统癌症,但它们仍存在一些挑战,例如治疗引发的高水平炎症,并可能导致危及生命的细胞因子风暴等严重后果。此外,它们在治疗更广泛的实体瘤时效果有限。这凸显了在细胞治疗中进一步创新的必要性。
针对不同关键靶标发挥作用的靶向药物是精准治疗的核心,现已涌现出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ADC等类型,其中ADC由于携带细胞毒药物,不仅具有靶向性,还在单抗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肿瘤精准杀伤作用。
骨肉瘤(Osteosarcoma, OS)是一种高侵袭性骨肿瘤,主要影响儿童和青少年。这种恶性肿瘤与不良临床结果相关,尤其是肺转移。由于其罕见性和生物学异质性,对其分子基础研究有限,阻碍了有效疗法的发展。WW结构域氧化还原酶(WW domain-containing oxidoreductase,WWOX)是一种在人骨肉瘤中经常发生变化的基因,使用Osterix1-Cre转基因小鼠双敲除Wwox和Trp53(DKO)已被证明可加速骨肉瘤发展。
29岁小陈(化名)在杭州临平一家公司做办公室文员,平时工作朝九晚五,闲暇时喜欢约上几个朋友去户外运动,露营、徒步、骑行。让人意外的是,这么一个心态阳光、乐观积极的女青年,却在半个月前突然被告知得了癌症。
在所有乳腺癌亚型中,三阴性乳腺癌(TNBC)作为乳腺癌中恶性程度高的,约占所有乳腺癌的10-15%,因在临床治疗中严重缺乏有效的靶向药物,成了全球乳腺癌新药研发的竞争焦点。
视神经胶质瘤,一般视力下降症状,如果未及时治疗有失明风险;一般为低级别胶质瘤,全切后能有保视力的效果,20年总体生存率可达85%以上。通常全切肿瘤,可获得良好预后,但由于源自视神经且影响整个视路系统、下丘脑等关键脑组织,手术后遗症风险大,术中稍有不慎患者就可能失明且难以恢复。虽然神经外科各种技术和设备发展到今天,视神经等疑难位置早已被突破,已经不是手术禁区。但是目前现实情况确实是,视神经胶质瘤的手术治疗一直未达成广泛的共识。
根据听神经瘤的症状、大小和位置,以及其他重要因素,对于因生长中的听神经瘤而出现中度至重度症状的大肿瘤患者,建议进行开颅手术。治疗听神经瘤的手术目标是完全切除肿瘤,并在可能的情况下保持听力和平衡功能。在开颅手术期间,从耳朵后面切除部分颅骨,以便更容易地进入肿瘤。在大多数情况下,手术可以控制肿瘤。在无法切除整个肿瘤的情况下,可能需要放射治疗来破坏剩余的异常细胞。
近几十年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策略来治疗恶性肿瘤。手术、化疗和放疗在降低癌症相关死亡率和改善治疗前景方面取得了不可否认的成功,而化疗基本上是所有血液学癌症和大多数癌症的治疗方法。然而,除了不可避免的病例差异和随后的次优疗效外,这些所谓的常规疗法还伴有严重的副作用,由健康组织的附带损伤引起,有时恢复时间较长。
尤文肉瘤(尤因肉瘤,ES)是一种主要发生在年轻患者的骨和软组织肿瘤。尤文肉瘤的潜在病因是FET家族基因和ETS家族基因之间融合蛋白的形成。
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是一种罕见且侵袭性强的非小细胞肺癌亚型,往往预后不良。自然消退是指无需医疗干预,恶性肿瘤部分或完全消失,这一情况在LCNEC中极为罕见。本文介绍了一例手术切除后复发的 71 岁男性患者LCNEC自然完全消退的病例。该患者确诊为IB期LCNEC并接受了手术切除。1 年随访时,CT扫描显示切除残端部位附近有复发性病变,并且4R淋巴结(右下气管淋巴结)和第 7 组淋巴结(隆突下淋巴结)肿大,确诊为复发性LCNEC。患者拒绝放化疗。复发一年后,患者出现严重的多灶性坏死性肺炎,并接受抗生素治疗,复发病灶的大小逐渐缩小。确诊五年后,PET-CT扫描未发现代谢亢进病变,表明LCNEC自然完全消退。
乳腺癌是全球范围内妇女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对女性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尽管乳腺癌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的妇女中,但绝经前妇女患乳腺癌的情况具有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挑战。绝经前妇女的激素水平与绝经后妇女不同,这直接影响到乳腺癌的治疗方案和效果。
2024年1月2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王峰、周志伟、袁庶强团队牵头开展的II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NEOSUMMIT-01最终结果于国际权威医学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在线发表。该研究将为建立局部进展期胃癌围术期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新策略提供重要循证医学证据。
脑膜瘤是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CNS)肿瘤,占成人脑肿瘤的35%以上。目前,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将这些肿瘤分为三级:世卫组织1级(良性,代表所有脑膜瘤的大多数)、世卫组织2级(非典型)和世卫组织3级(恶性)。虽然低级别肿瘤被认为是良性的,但这些病变在临床上可以表现为侵袭性。在一部分个体中,尽管进行了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全身治疗在内的多模式治疗,低世卫组织分级脑膜瘤仍会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