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癌症药物网! 收藏本站 在线留言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癌症药物网

专一的癌症药物网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400-700-0899

当前位置:首页 » 癌症药物资讯 » 陈万涛教授:防癌要趁早,口腔癌领域新技术、新药物百花齐放

陈万涛教授:防癌要趁早,口腔癌领域新技术、新药物百花齐放

文章出处:癌症药物网 人气:-发表时间:2023-12-07 11:10:00

  口腔癌机制探索是精准治疗的前提


  陈万涛教授:口腔癌在全球的发病率较高,但在中国的发病率并不高,约3.7/10万。口腔癌的发病部位比较特殊,邻近的器官组织均非常重要,发生肿瘤后可以实施手术切除的范围非常有限,导致口腔肿瘤的治疗十分棘手。根据我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报道,中晚期患者生存率约为61%。近些年,国际上陆续发表了很多遗传、表观遗传学、肿瘤微环境等领域、可以阐释口腔肿瘤发病机制的文章,而机制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索新的诊断方法、治疗技术和药物。所以,口腔癌标志物也成为本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一项精准医学领域的分子分型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重点研究口腔癌诊治相关基因,如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EZH2),属于表观遗传调控蛋白,当口腔癌前病变(如白斑等)发展时,此癌基因会高表达,就容易癌变,反之则不容易癌变。它就可以作为预测或预警癌变的标志物,指导医生进行精准预防和治疗。EZH2蛋白是一个癌蛋白,其高表达可以导致肿瘤的发生发展,如果敲除掉此蛋白,肿瘤有可能实现治疗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我们和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合作,以EZH2作为靶点设计了一类化合物,特异性地降解EZH2以达到治疗作用。该药物目前获得包括中国在内五个国家的发明专利,临床前研究已经基本完成,准备和公司合作进行临床研究阶段。

口腔癌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从口腔癌的三级预防知识到专题会,科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陈万涛教授:科普工作非常重要,可以使我们的研究成果更快、更有效落地,保护社会和大众健康。当大众了解了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治疗和预后,才能更好地进行预防。医生、患者及家属、社会对于疾病的治疗其实是一个共同体,几方密切配合才能实现好的治疗效果,提高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并且可以大限度地降低医疗费用,对于恶性肿瘤、特别是口腔肿瘤来说更是如此。


  口腔肿瘤的手术切除范围非常小,一旦进入中晚期,根治性切除将非常困难,且对功能影响也非常大,例如,切除范围涉及舌头,切除后患者的语言、吞咽等功能都受到影响,而切除下颌骨会导致无法咀嚼和进食。尽管目前可以通过手术修复,但患者无法完全恢复原本的器官功能,从而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口腔癌的诊疗需要关口前移,预防口腔癌的发生非常重要。具体来说,口腔癌分为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口腔癌,特别是口腔鳞状细胞癌,即上皮细胞恶性肿瘤,其病因分为外在和内在因素:内在因素包括遗传、心理因素等,一般可以通过多锻炼、心情放松等调节。 而外在因素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等,是预防疾病发生的重点。物理因素主要是刺激,举例来说,老年人常见的牙齿断裂却没有做拔牙处理,很容易形成慢性炎症,进而发展导致肿瘤。另外,还有吸烟、饮酒,也是口腔黏膜癌变的重要因素。生物因素主要指细菌、病毒,如HPV 病毒、EB 病毒、HP等。所以,保持口腔健康和卫生,定期进行口腔牙周洁治(1次/3-12个月),及时清洗牙菌斑,减少牙龈刺激,可以预防肿瘤的发生。


  二级预防是早期识别和治疗癌前病变和癌。有些肿瘤早期在病理学检查时,可以观察到一些形态学变化,当发现这些癌前病变时,要密切关注,并尽早进行处理。当发现白斑、红斑等癌前病变时,患者应定期观察有无溃破、糜烂、局部淋巴结肿大、疼痛、下唇麻木等症状,出现症状后及时就诊,这样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提高治疗效果。


  三级预防是对口腔癌进行合理的临床治疗和康复的预防。


  科普内容丰富而意义重大,助力推动口腔恶性肿瘤早诊早治


  陈万涛教授:本次大会中,11月17日的(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科普训练营主题专场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做科普的主力是医护人员,需要掌握相关的理论、基础和临床相关知识,通过必要的科普培训,可以使用通俗的语言,将疾病和健康科学数据和知识传递给大众。


  而在11月18日的预防和早筛专题、19日的肿瘤患者科普专场(科普专委会癌症预防与筛查科普专场),针对的是前面提到的癌症的预防和早筛问题。我也在上述2个专题会议上做了“口腔癌预防与早诊早治”和“如何做好口腔癌的精准预防”2个专题报告。恶性肿瘤的预防或早筛非常重要,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可以降低整体成本。早期恶性肿瘤和晚期恶性肿瘤的预后、治疗费用差别非常大,所以,我们要关注口腔肿瘤和其他恶性肿瘤的早期预防和诊断治疗。


  新技术、新方法,助力口腔癌的早诊早治


  陈万涛教授:除了提高大众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重视,早诊、早治还依赖医生进行检查,检查技术和方法也非常重要。不同瘤肿,如食道癌、胃癌、乳腺癌、甲状腺癌等,都有相关的有效检测方法,这些检测方法是落实早筛、早治的关键。最近美国的一篇报道显示,低剂量CT对诊断肺癌早期结节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一个新的技术方法需要研究和探索,也需要临床的验证来观察能否使患者获益。口腔肿瘤的高危人群包括黏膜病变、吸烟、饮酒史,慢性炎症等,对这些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是一种经济、可行的手段。常用的筛查方法是常规切取一块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观察形态病理是否癌变。但口腔癌前病变表现形式多样,是多灶性,可分布在整个口腔(舌、腭、口底、颊部、牙龈等),切取病理组织有一定困难,这时就需要使用新技术、新方法明确正确的病变部位。


  我们研究团队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的支持下,早在20多年前就开始研究可以应用到口腔癌早筛的技术方法,我们发现,通过基因组合检测可以进行肿瘤的诊断。这种基因扩增技术的优势在于使用少量细胞就可进行定量诊断,只是使用棉签搔刮口腔内可能存在癌前病变的区域,便可以提示可能的癌变。之后再针对癌变可能性大的部位,进行病理诊断这一金标准来确定是否癌变。


  另外,肿瘤的预后评估也很重要,肿瘤晚期容易导致淋巴结转移和复发,同一化疗方案对相同病理类型、分期和肿瘤大小的不同患者的治疗效果也不一样,治疗前应预测治疗方案对患者是否敏感,进行个体化治疗,也就是精准治疗。我们学科和团队前期也开展了化疗预测、转移预测等标志物研究,实现标志物的临床应用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在进行几个标志物试剂盒的申报,得到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证后,再推广应用临床。同时,希望年轻医生可以加入到分子分型支持的精准医疗,一起为提高该类疾病的诊断治疗技术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文章摘自网络,侵删


此文关键字:防癌,口腔癌,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