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癌症药物网! 收藏本站 在线留言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癌症药物网

专一的癌症药物网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400-700-0899

  • 75岁以上老年NSCLC患者一线免疫疗法如何选

    恶性肿瘤尤其是肺癌在老年人群中高发,但目前针对老年晚期肺癌患者治疗的前瞻性研究数据有限。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2001年-2011年期间开展的II-III期研究显示,临床研究纳入65-74岁患者占比仅约25%,75岁以上患者占比不足10%。另有研究显示,约40%以上患者因状态较差(ECOG PS≥2)(真实世界中)或老年有严重并发症被认为不适合接受一线含铂化疗而常被排除在临床研究之外。

  • 肿瘤患者甲流三天后还有黄痰怎么办

    甲流不发烧后咳嗽,喉咙有黄痰,这个也是属于正常的一个表现症状的,这个提示,目前,还没有完全康复,还有炎症存在的病毒还没有完全好,需要继续进行抗病毒治疗,需要多喝温开水和吃一些镇咳祛痰的药物。甲流是由于感染甲型h1n1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这个明显的就会出现有发烧,并且会伴有咳嗽和呼吸窘迫等症状扁桃体发言。建议您注意保暖,然后多吃一些滋润性的食物。要进行抗病毒治疗,提高机体免疫力。

  • 长三角肺癌围术期免疫治疗多学科诊疗论坛精彩荟萃

    随着探索的深入,免疫治疗不断在肺癌领域开疆拓土,在围术期阶段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临床实践中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答。由长三角肺癌协作组主办、浙江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协办、君实生物独家承办的长三角肺癌围术期免疫治疗多学科诊疗论坛于3月11日在西子湖畔盛大召开。本次会议以“Ⅲ期可愈,拓启新生”为主题,汇聚领域内多学科专家,聚焦肺癌围术期热点话题,通过多维度视角探寻肺癌围术期治疗更优之道。

  • “甲流”来袭,肿瘤患者该如何应对?

    甲流指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发生在冬春季主要是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患者多表现出普通流行性感冒的症状,但也有可能出现肺炎或者其他并发症发展成重症病例。

  • 肺癌患者如何应对下一波疫情?新冠防治有何新选择?

    新冠病毒感染可能导致肺癌患者延迟甚至失去抗肿瘤治疗的机会。多数肺癌患者是老年人,并且恶性肿瘤原发于肺部,部分患者重度吸烟,基础肺功能进一步受损,一旦合并新冠感染,可能加重其原有的肺部症状和出现肺部炎性改变,导致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抗肿瘤治疗延期。严重者甚至体力状况评分下降,不得不中止抗肿瘤治疗。

  • 朱正飞教授:精准医学时代之下少见靶点的检测与LDT的现状与发...

    精准医学的概念是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2015年一次国会上提出的。“精准”是要基于肿瘤患者的总体情况和个性化的分子特征,从而更精准地诊断和治疗。要做到精准的治疗,毫无疑问精准的检测非常重要。

  • 老年乳腺癌保乳术后能否免放疗?PRIME II研究10年随访...

    乳腺癌的发病率居国内外女性恶性肿瘤之首,在美国,26%的乳腺癌患者年龄为65~74岁。保乳治疗目前已是国际公认的早期乳腺癌的首选治疗方式,乳腺癌保乳手术后行放射治疗能进一步提高局部控制率、降低术后复发风险。

  • 许青教授解读结直肠癌研究进展:免疫治疗势不可挡,围手术期治疗...

    新辅助治疗已经成为结直肠癌特别是直肠癌的重要治疗策略,新辅助联合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等策略也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在结肠癌中,新辅助治疗的应用可能与可切除结肠癌的预后改善密切相关,FOxTROT研究提示,新辅助治疗联合辅助治疗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佳的生存和获益,这为指南更新和临床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未来临床中结肠癌患者的新辅助治疗选择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 肺癌领域泛癌种标志物的现状与发展

    “tissue agnostic”是指特定靶点的检测不依赖于组织,例如该靶点可在肺、肠、胃等组织以及在其他癌种中有表达,而且通过“篮子试验”——不同癌种中有相同靶点的患者纳入同一研究,并验证了对应靶向疗法的疗效。基于此,药物监管部门才能批准“tissue agnostic”的药物适应证,药物监管部门批准“tissue agnostic”的初衷是可以外推至其他癌种。但是在临床实践中,如果临床试验时没有纳入某癌种,临床使用时临床医生可能会有所顾忌。真实世界中是否存在着对应靶向疗法对最初临床研究未纳入癌种无效的情况,也值得探索。

  • TMB阈值175助力免疫获益,放射学模型可选PD-L1高表达...

    PD-L1表达水平是免疫治疗公认预测生物标志物,临床中,不同表达水平可指导晚期NSCLC患者中免疫单药和免疫联合疗法的使用。近期,国际著名期刊发表的两项研究对免疫治疗“精准”获益人群和识别免疫治疗应答的其他生物标志物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探索。

  • 恩美曲妥珠单抗纳入医保

    现代乳腺癌的治疗模式综合了手术、系统治疗和放疗等多种治疗方式。其中,根据肿瘤分期、分子分型等因素制定的个体化新辅助化疗方案使乳腺癌的疗效逐渐提高,使更多患者获得满意的疗效。此外,近年来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异军突起,作为将细胞毒性分子/药物通过连接子(Linker)连接到靶向肿瘤的单克隆抗体而构成的复合体,兼具小分子与抗体药物的双重优势,为HER-2 表达乳腺癌的治疗带来令人欣喜的前景。 今年1月18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公告将抗HER2生物制剂恩美曲妥珠单抗(赫赛莱?),又叫T-DM1,作为中国首个乳腺癌ADC药物纳入医保,拉开我国乳腺癌治疗ADC时代的帷幕。

  • 琥珀酸莫博赛替尼胶囊,冲破20年研发困境,中国获批上市!

    EGFR 20号外显子插入(EGFR ex20ins)突变发生率约占中国所有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2.3%,是EGFR第三大突变。然而,与EGFR常见突变相比,该突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并且这种困境持续了近20年。2023年1月10日,琥珀酸莫博赛替尼胶囊(以下简称“莫博赛替尼”)在国内获批用于治疗含铂化疗期间或之后进展且携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

  • 中国特色肿瘤研究之路道阻且长,多方合作共促进步

    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不断攀升,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在过去的10余年里,肿瘤治疗方案不断推陈出新,其中免疫治疗更是获得了革命性的突破,成为了癌症治疗的“第五大支柱”,为广大肿瘤患者带来新生希望。

  • 当年轻女性遇上乳腺癌,如何诊治

    年轻乳腺癌患者具有相对高风险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较差的预后,存在独特的医疗和心理社会需求,需要在临床上特别关注。近年来,年轻乳腺癌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增多,已有多个国际组织针对其管理形成一定共识。中国年轻乳腺癌比例更高、发病年龄更低,面临的临床问题也有所不同,不少问题尚缺乏明确的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

  • 解码极年轻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基因组特征

    早期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R+HER2-)年轻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具有相对高风险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较差的预后,其基因组特征可能有助于揭示根源,并为筛药物分子靶点提供线索。近日,Annals of Oncology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阐述了HR+/HER2-极年轻乳腺癌患者的基因组特征。

  • 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会给患者带去多少负担

    近期,美国肿瘤网络(The US oncology network)的学者在Future Oncology 上发表了一项关于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CIM)带来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患者负担的真实世界研究。研究显示,由于CIM的发生,患者在生存质量和经济上都存在着极大的压力。如何应对CIM以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负担,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 记录总数:15804 | 页数:988  <...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