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指南的最大亮点在于,基于药物的循证医学证据、兼顾药物可及性和医保因素,结合中国专家意见的原则,为我国乳腺癌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汝小爱将按乳腺癌分型整理,连续3天为大家报道今年指南的更新重点~友友们可按需阅读哦~
近日,FDA已授予奥司他单抗(TST001)用于治疗胰腺癌患者的孤儿药认定(ODD),这是该药物继2021年首次被认定用于治疗胃癌和胃食管结合部(GEJ)癌后的第二个ODD。Osemitamab是全球正在开发的第二先代Claudin18.2靶向抗体。作为一种高亲和力人源化抗claudin18.2单克隆抗体,具有增强的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和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性(CDC)。研究者相信,对于缺乏有效治疗方案的晚期胰腺癌,它也有可能带来变革。
首先,一定要按照医生指导的剂量服用肺癌靶向药。可能有人会有疑问,不是说按照说明书的用量吗,怎么改成按照医生指导剂量服药了?临床大部分情况下是按说明书推荐剂量用药的,但特殊情况下一些肺癌靶向药需要个体化调整,增加或减少用药剂量,这时就要以医生指导为准。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肿瘤也有了更多深入的认识。肿瘤免疫药物的应用,就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因其疗效较好在临床上备受关注。
GLOBOCAN2020数据显示[1],女性乳腺癌首次超过肺癌成为全球最常见的癌症。在中国,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第一大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相较于美国乳腺癌患者中位诊断年龄64岁,中国乳腺癌患者则更加年轻。“年轻化”也成为乳腺癌治疗中不可忽视的一大问题。
意外发现!慢性炎症是癌症转移的帮凶!换句话说,我们努力“赶跑”慢性炎症,有望降低癌症复发转移概率!
对于中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无疑是最常见的局部治疗方案。TACE被推荐用于BCLCB期的HCC患者,以及无法接受手术或消融等根治疗法的患者。据悉,TACE可诱导至少6个月的客观持续反应,并提高不可切除HCC患者的生存率[1]。在用载药微球(TACE-DEB)递送TACE后,局部疾病控制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疾病稳定)达到了6个月的63%,1年的54%和60%[2]。
今年指南的最大亮点在于,基于药物的循证医学证据、兼顾药物可及性和医保因素,结合中国专家意见的原则,为我国乳腺癌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汝小爱将按乳腺癌分型整理,连续3天为大家报道今年指南的更新重点~友友们可按需阅读哦~
骨髓纤维化是一种骨髓增殖性肿瘤,以脾肿大、全身症状、骨髓纤维化和向急性白血病的转化倾向为特征。
人乳头瘤病毒(HPV)DNA和p16INK4a阳性在外阴癌和外阴上皮内瘤变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旨在检测全球外阴癌和外阴上皮内瘤变中HPVDNA和p16INK4a阳性的汇总患病率。
拜耳近日宣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口服雄激素受体抑制剂(ARi)诺倍戈?(达罗他胺)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的成年患者。此前,达罗他胺已获批用于治疗有高危转移风险的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nmCRPC),此次获批进一步拓宽了达罗他胺的前列腺癌适应症范围。
今天(4月9日),是第18个“国际护胃日”。据统计,中国胃病患者高达1.2亿,是当之无愧的“胃病大国”。调研报告显示,超九成的职场人有过胃部不适的症状,胃病、胃癌等疾病年轻化趋势愈发明显。相关话题冲上热搜,超2.5亿人围观!
针对肺癌的KRAS基因突变的靶向治疗,如同一盏明灯,为许多肺癌患者带来了希望。目前,针对KRAS基因的G12C位点已经逐渐有几款靶向药获批,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AMG510(Sotorasib,中文名索拖拉西布)。尽管这款药尚未获批用于一线治疗,也尚未在国内上市,但各种媒体已经宣传它可以治愈肺癌,让人们充满期待。
软脑膜病是癌症的一种并发症。当原发性肿瘤的癌细胞转移到脑脊液和软脑膜时,就有可能发生脑膜转移。癌细胞会快速扩散到整个脑脊液,并引起各种神经系统症状。
2021年年底,关于硼药的新讯息传来,有公司宣称已成功开发出首款针对黑色素瘤、脑瘤、神经胶质瘤等恶性肿瘤,可用于肿瘤中子精准治疗的硼药GJB01,此款硼药最快可在30分钟内清除癌细胞,达到治愈癌症的效果。
NeuroBoPharmaceuticals近日宣布已向FDA提交了一份研究性新药(IND)申请。该IND申请支持DA-1241的2a期临床试验,DA-1241是一种新型g蛋白偶联受体119(GPR119)激动剂,正在开发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