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饮食干预在癌症治疗中一直占据重要位置。我们知道肿瘤的生长和生存依赖于宿主提供的营养。那么,反过来,我们能不能通过改善宿主的饮食、改变肿瘤微环境中的营养供应,进而抑制肿瘤生长呢?
9月26日,康宁杰瑞生物制药宣布,由其全资子公司江苏康宁杰瑞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康宁杰瑞”)自主研发的KN046(重组人源化PD-L1/CTLA-4双特异性单域抗体Fc融合蛋白注射液)III期临床研究(研究编号:ENREACH-LUNG-01)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免疫治疗是通过调动癌症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来消除癌症的治疗方法,被称为癌症治疗的“第三次革命”。但问题在于,仅部分患者能够从免疫疗法中受益,大部分患者对该疗法没有反应。因此,找到癌细胞的免疫逃逸机制将促使免疫疗法的进一步普及,为更多癌症患者带来生存的希望。
默沙东(Merck & Co)近日在2020年欧洲医学肿瘤学会(ESMO)虚拟大会上公布了抗PD-1疗法Keytruda(可瑞达,通用名:pembrolizumab,帕博利珠单抗)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关键III期KEYNOTE-024试验的5年生存数据。值得一提的是,来自KEYNOTE-024研究的结果,代表了NSCLC一线治疗随机3期研究中免疫治疗最长的随访和首次5年生存率数据。
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ESMO年会采用线上虚拟会议的形式召开。不出所料,肺癌领域又迎来一波新进展,今天特整理了肺癌领域的部分重要研究进展,以飨大家。
肢端黑色素瘤是亚洲黑色素瘤的主要发病亚型,常见于足底、手掌和甲下。相较于皮肤黑色素瘤,肢端黑色素瘤有着相对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基因突变特点,预后更差、死亡风险更高,其免疫治疗有效率较低,尚无良好的治疗策略。
9月26日,康宁杰瑞生物制药宣布,由其全资子公司江苏康宁杰瑞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康宁杰瑞”)自主研发的KN046(重组人源化PD-L1/CTLA-4双特异性单域抗体Fc融合蛋白注射液)III期临床研究(研究编号:ENREACH-LUNG-01)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默沙东(Merck&Co)近日在2020年欧洲医学肿瘤学会(ESMO)虚拟大会上公布了抗PD-1疗法Keytruda(可瑞达,通用名:pembrolizumab,帕博利珠单抗)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关键III期KEYNOTE-024试验的5年生存数据。值得一提的是,来自KEYNOTE-024研究的结果,代表了NSCLC一线治疗随机3期研究中免疫治疗最长的随访和首次5年生存率数据。
在肿瘤治疗当中,免疫治疗是其中一大热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免疫治疗当中的一类用药,其引起的毒性反应虽多数较轻微,但可累及多个系统,且其中的致死毒性问题仍需警惕。
CSCO大会转眼就进入尾声了,今天上午是肺癌的靶向治疗专场,可以说是干货满满。正如程颖教授的开场致辞所说,本届大会的主题是“精准诊疗,携手共赢”,肺癌精准治疗的发展让过去10年的肺癌治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觅健社区上,不少患者表示在肺癌术后很多年,伤口依然会痛,伤口一痛就觉得很焦虑——难道是复发了吗?
转移是肿瘤疾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肺是实体瘤最常见的转移器官之一。对于肿瘤细胞来说,必须要克服重重阻力才能成功在肺部立足脚跟,发展壮大。新转移到肺部的肿瘤细胞面临很多生存压力,例如如何逃避免疫细胞的追杀和如何在陌生环境下摄取能量存活下来。 一般认为,肿瘤组织在转移到肺部之前,会对肺部环境进行改造,削弱杀伤性T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的活性,形成一个免疫抑制的微环境,从而使转移过去的肿瘤细胞免于被杀伤。而目前对肿瘤细胞摄取能量的问题还所知甚少,那么,千里迢迢到达肺部的肿瘤细胞是如何解决吃饭问题呢?
我国每年新发食管癌约24.6万例,死亡18.8万例,为促进我国食管癌领域权威专家与多学科医生合作交流,引领我国食管癌综合诊疗水平进入新阶段,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北京癌症防治学会轮值理事长沈琳教授担任主任委员的“北京癌症防治学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9月6日在北京正式成立。专委会成员单位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等全国70多所医院,覆盖了内科、外科、放疗科、影像、病理科等学科的临床医生和从事基础医学研究的学者。
西雅图遗传学公司(Seattle Genetics)与Genmab A/S近日在2020年欧洲医学肿瘤学会(ESMO)虚拟大会上公布了抗体药物偶联物(ADC)tisotumab vedotin治疗宫颈癌关键II期innovaTV 204研究的阳性结果。一线化疗后病情进展的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女性患者,可用的治疗方法有限,对新的治疗选择存在重大未满足需求。会上公布的结果显示,tisotumab vedotin作为一种单药疗法具有显著疗效,可提供具有临床意义和持久的客观缓解:总缓解率(ORR)为24%、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8.3个月,且安全性可控。
ADC Therapeutics SA是一家处于后期临床阶段的瑞士生物技术公司,致力于开发和商业化治疗血液恶性肿瘤和实体瘤的高效靶向抗体药物偶联物(ADC)。近日,该公司宣布,已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提交了loncastuximab tesirine(Lonca,前称ADCT-402)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该药用于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辉瑞(Pfizer)近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受理靶向抗癌药Xalkori(crizotinib,克唑替尼)的一份补充新药申请(sNDA)并授予了优先审查。该sNDA寻求批准Xalkori一个新的适应症,用于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复发或难治性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儿科患者。FDA已指定处方药用户收费法(PDUFA)目标日期为202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