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底,业界早已广泛流传的恒瑞PD-1"卡瑞利珠单抗"拿到药品注册批件的消息终于尘埃落定,从开始进行审批到5月29日获得批件,历时24天。 卡瑞利珠单抗(研发代号SHR-1210,商品名:艾立妥)此次获批用于复发/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R/R-cHL)的三线治疗,这也是继信达生物的达伯舒(信迪利单抗,于2018年12月27日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至少经过二线系统化疗的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后,第二个获批该适应症的国产PD-1单抗药物,同时也是中国市场第5个获批上市的PD-1单抗药物。至此,在复发/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治疗领域又多了一项新选择。
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研究人员找到一种治疗晚期黑色素瘤的综合疗法——将检查点抑制剂和两种靶向疗法相结合,以延长患者的生命。 研究人员将默沙东的Keytruda与dabrafenib和trametinib(两种BRAF抑制剂)结合,作为该疾病的一线治疗药。UCLA报道,这种联合疗法有望使一种黑色素瘤患者获得无进展生存,这种黑色素瘤包含一种强大的基因突变BRAF V600E。除疗效外,这三种药物的联合使用不会导致任何令人衰弱的副作用。研究小组在《自然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期和二期试验的结果。
如果有一种血液检测能够准确检测出乳腺癌、大肠癌、肺癌、卵巢癌、胰腺癌、胃癌或胆管癌等七大癌症,并且方法更简单,价格更便宜,你愿意试一试吗? 近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简单的新型血液检测方法(DELFI测试),通过发现癌细胞脱落的DNA碎片在血液中循环的独特模式,可以检测七种不同类型癌症。这项研究发表在《Nature》杂志网络版上。 DELFI测试追踪癌细胞
早期肺癌生存率是90%,晚期肺癌生存率只有16%,为何推行癌症早筛那么难? 经历了长达两年的化疗与诊治,几度命悬一线,69岁的晚期肺癌患者老郑又活了回来。 CT显示他的肺部依然有肿块和积液,时常咳嗽,但原发肺癌和一些转移性病灶已被控制住,他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 老郑是广州市某政府机关的退休干部,教师出身。中年以后就有慢性咽炎,起初不以为意。2016年年底因为久咳数月不止,常常咳得直不起腰,到医院照CT,被告知“肺癌晚期”。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ce Advance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有望利用遗传修饰的果蝇来为某些患者寻找最佳的癌症治疗方法,文章中,研究者描述了如何利用携带人类癌症突变的遗传修饰化果蝇来作为一种检测候选疗法的新方法。
目前已上市的PD-1/PD-L1抗体的已被批准用于治疗多种肿瘤,但全部都是静脉注射(IV)给药,也就是打点滴的方式给药,没有任何一种药物通过皮下或者肌肉注射。大家也知道免疫治疗起效慢,但是一旦起效,疗效持续时间久,为了获得持久的效应和长期的生存,患者需要每次去医院输液,这样一来总要花费大量时间且不方便。为了缩短治疗时间、节省医疗保健资源、方便患者且让患者更容易接受,于是产生了皮下注射(SV)PD1/PDL1单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JAMA重磅介绍的PD1/PDL1抗体通过皮下注射(SC),治疗实体肿瘤的试验。
万众瞩目的2019ASCO大会已经落下帷幕,各癌种专家带给肿瘤医学界满满的收获,也带给肿瘤患者新的希望,今天给大家总结本次大会中胃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包括进口的帕博丽珠单抗(K药)、纳武单抗(O药)、德瓦鲁单抗(I药),还有国产的众多PD-1单抗信迪利单抗、卡瑞利珠单抗、特瑞普利单抗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方案也涉及单药治疗、联合治疗等,供大家参考学习。
万众瞩目的2019ASCO大会已经落下帷幕,各癌种专家带给肿瘤医学界满满的收获,也带给肿瘤患者新的希望,今天给大家总结本次大会中胃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包括进口的帕博丽珠单抗(K药)、纳武单抗(O药)、德瓦鲁单抗(I药),还有国产的众多PD-1单抗信迪利单抗、卡瑞利珠单抗、特瑞普利单抗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方案也涉及单药治疗、联合治疗等,供大家参考学习。
在转移性非鳞状细胞NSCLC受试者中进行的关于培美曲塞+铂类化疗联合或不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TKI耐药EGFR突变型肿瘤III期研究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肿瘤的治疗除了传统放疗、化疗以外,又出现了以小分子靶向药物以及大分子单克隆抗体类药物为代表的针对分子异常特征的药物——即靶向药物,统称为现代抗肿瘤药物。此类药物由于高效、低毒等特点,成为临床增长最快的抗肿瘤药物种类,并且历经十几年的发展已成为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的主导品种。
骨是肺癌转移常见好发部位,肺癌骨转移的发生率为30%~40%。未经治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期4-5月,经过治疗的患者1年存活率为40%~50%。
上周我们介绍了30种食物,主要是肉类为主。那关于海鲜要不要忌口,许多患者似乎也存在很多困惑。今天为大家汇总了海鲜类、蔬菜类以及蛋奶类的食物。
大多数肺癌患者提起化疗,都十分抗拒,一想到化疗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作用机制及其给觅友带来强烈的副作用反应,难免不哆嗦打颤,认为能不化疗就不化疗。而且这两年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发展,也带给觅友们很强烈的期望,希望可以不再化疗了。
关于“大米能不能放进冰箱里保存”这种事,一直都存在争议。有些人说大米要放进冰箱里,低温更利于保存。也有些人说大米不能放进冰箱里,因为低温更容易导致大米出现霉变,从而产生一种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人吃了这种米,就会增加患上食道癌和肝癌的风险。 那么这两种说法哪种是对的呢?大米到底应不应该放进冰箱里保存呢?爆炸营养课堂的营养师和大家好好说一下:
早期肠癌通常没有明显症状,与检测方式尴尬有关,很多患者感到不适就诊时,已经发展到中晚期 在基因检测领域,用粪便DNA进行肠癌早筛这一检测市场升温,近期三家公司融资,从几千万元人民币至6600万美元不等。这类检测可以填补肠镜未能满足的临床需求,但并不能取代肠镜。原因在于肠镜是肠癌检测的金标准,同时肠镜是诊疗一体的检测手段,可在检测中切除息肉等。
第 55 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在芝加哥隆重举行,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如约而至,分享近一年来肿瘤学领域的最新进展。 我国肿瘤领域超百位专家入选大会,其中江泽飞、马骏、徐瑞华、陈明远、张莉、陶荣六位中国学者在会上作了精彩的口头报告。 今天是大会举办的第四天,我们来关注一下胃肠道肿瘤在会议上的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