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医生,做好榜样真的很重要,比如吸烟,如果一个医生,烟不离手,穿着工装依然不注意自己的形象,这样的医生,不仅不会让患者信服,如果还去说让患者戒烟的事,那就更搞笑了。
忙碌的工作和生活常常让我们腰酸背痛,什么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等,一痛起来更是夜以继日、没完没了! 然而并非所有的骨痛都是关节病,这就有一种十分可怕的骨痛,极易与关节病混淆,但却是癌症的表现…… 50岁的黄先生,肩膀已经痛了两个月,一直觉得是肩周炎,就没有重视,最近更是连背部也开始痛了,不得不到医院检查。然而结果却令他吃惊:引起疼痛的不是肩周炎,而是一侧肺部的恶性肿瘤!
如果体内有癌,究竟会有哪些特殊的标志呢? 医生说,很多人并不在意身体所发出的异常信号,经常一拖再拖,结果可想而知。 第一,免疫力下降,常常是体内有癌的表现,免疫力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一个人,如果身体的免疫力一直很正常,罹患癌症的风险也会降低,如果身体免疫力下降,会给癌症可乘之机,反过来,如果癌肿不断生长,又会导致免疫力更低。 第二,疼痛,疼痛是进展期癌症的一种表现,因为大多数时候,早期癌症是不会痛的,所以如果出现剧烈的疼痛时,请一定及时到医院检查。
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的准妈妈进入备孕状态,备孕要服用叶酸几乎成了一种常识,但叶酸是什么?为什么要补充?怎么补充? 叶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绿色蔬菜中的B族维生素,能协助合成DNA,维持大脑的正常功能,也是脊髓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发现,孕妇体内缺乏叶酸是导致胎儿神经管畸形发生的主要原因。此外,还可能导致眼、口唇、腭、胃肠道、主动脉、肾、骨骼等器官的畸形发生率增加。另外还发现,孕妇缺乏叶酸与胎盘早剥、自发性流产、先兆子痫、胎儿发育不良和低出生体重等疾病有关。
近些年来肺癌已经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癌症之一,不管男性还是女性,发病率与死亡率都在持续升高。 我国由于人口基数较大,肺癌的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数远超其他国家,每年有接近70万例发病人群,因此肺癌的疾病负担十分为沉重。 很多人一说到肺癌想到就是戒烟,抽烟确实是引起包括肺癌在内,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吸烟超30年,每天吸烟超20支的高危人群至少每年做一次胸部CT检查,但如果说抽烟是引起肺癌的唯一原因,那就错了。
提到肺癌人们的大脑中下意识的反应便是“吸烟”。的确,吸烟容易引发肺癌。但是,从不吸烟的人也会得肺癌!令人震惊的是,非吸烟肺癌已经被认为是美国癌症死亡的第六大原因。
近日,日本明星级抗癌药——欧迪沃(Opdivo)出现严重副作用的新闻,在坊间引起巨大轰动。此次涉事的PD-1抑制剂,在中国商品名为欧迪沃,由百时美施贵宝与小野制药联合研发。2018年6月在我国获得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上市,这也是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PD-1抑制剂。目前,Opdivo已在全球超过65个国家及地区获得批准,使用患者超过30万。作为现今在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研究中随访时间最长的PD-1抑制剂,Opdivo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由过去的不到5%提高到了16%,是近年来不折不扣的“网红”抗癌药。 欧迪沃竟会致死
今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ASCO肿瘤会议上,有一个研究预测了EGFR三代靶向药奥希替尼(泰瑞沙)的总生存数据。 携带EGFR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经过泰瑞沙一线治疗后,五年生存率预测为31.1%, 中位数总生存预测为41.4个月。 相比之下,一代靶向药5年生存率为15.5%,中位数总生存预测为30.6个月。
神经系统肿瘤指位于颅内和椎管内及颅内外沟通的肿瘤性病变,包括原发性颅内肿瘤(来源于神经系统实质细胞、脑膜、血管及胚胎残余组织等)、椎管内肿瘤(发生于脊髓本身及椎管内与脊髓临近的组织)、转移性肿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病因复杂,种类繁多,临床表现多样,预后差别较大。
一年四季的更迭伴随的是新一年美国临床肿瘤学年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il Oncology, ASCO)的召开。源自大洋彼岸吹来的不仅是和煦的暖风,是对生活的向往,是对未来的希望,更是对生命的礼赞。
毫无疑问,免疫治疗,尤其是PD-1抗体类药物,是抗癌药物的革命性突破。目前,从中受益最大,数据最多的是晚期患者,不少人使用后获得了良好效果,实现了长期生存,甚至临床治愈。 那早期患者能不能也从免疫治疗获益呢?
我国是胃癌高发病率国家,外科治疗扮演着重要角色。近 10 年来,随着胃肠微创理念与技术的快速发展,胃癌腹腔镜手术逐渐走到临床实践前沿,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学术关注与科学争议。
胰腺癌是消化道系统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逐年上升趋势。据我国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胰腺癌的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8位,5年生存率仅为7.7%,之所以胰腺癌的生存率这么低,是由于此病起病隐匿、发展迅速、恶性程度高,多年来其诊断和治疗始终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与难点。
默沙东 K 药在胃癌适应症拓展上接连折戟,继 2017 年胃癌二线单药对照化疗(代号:KEYNOTE-061)失败后,今年 4月份胃癌一线联合化疗对照化疗单药(代号:KEYNOTE-062)又失败了,近日的 ASCO 大会上,给出了具体的结果。 胃癌,是恶性程度比较高的肿瘤,2018 年全球癌症数据统计显示,胃癌的发病率全球排第 5,死亡率排第 3。而作为舌尖上的中国,全球 50% 的胃癌患者都在中国。近年来,对胃癌进行的药物研究,多以失败告终。而今年,大名鼎鼎的 K 药(帕博利珠单抗)也加入了失败者的行列,这真是非常遗憾啊。
一年前,电影“我不是药神”将格列卫推上风口浪尖,但在业内人士普遍看来,格列卫实属无辜躺枪。因为在众多的抗癌药品中,能够像伊马替尼这样帮助患者极大延长生存期的药品犹如凤毛麟角。
当细胞摆脱束缚开始失控地繁殖时,就会产生肿瘤。但是一项新的研究发现,肿瘤的生长速度并不仅仅取决于癌细胞分裂的速度。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对老鼠的脑瘤进行研究,发现原本可以保护身体抵御疾病的免疫细胞有时也会被诱导为肿瘤细胞提供帮助。研究人员发现,肿瘤吸引的免疫细胞越多,其生长速度就越快。 这项研究结果于近日发表在《Neuro-Oncology》杂志上。研究表明,针对免疫系统细胞的治疗可能会减缓患有1型神经纤维瘤病(NF1)遗传疾病的人的脑瘤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