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癌症药物网! 收藏本站 在线留言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癌症药物网

专一的癌症药物网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400-700-0899

  • 加一味稀土钆 靶向药实现可视化

    传统临床药物进入人体,靶向效果如何监测评判?如今,这一难题有望得到解决。记者2日获悉,天津大学科学家借助纳米技术,通过添加稀土材料钆,开发出新型纳米颗粒,有望解决传统药物制剂缺陷,实现了靶向药物可视化引导观测,相关多篇研究成果在纳米技术领域顶级期刊ACS Nano发表。

  • 台湾研究人员发现癌细胞恶化转移主导基因

    台湾“中研院”生物医学研究所2日发布最新研究成果,称发现癌细胞中过度表现的致癌基因paraspeckle Component 1(PSPC1)会促使癌细胞增生、侵袭、转移。未来若能抑制这一基因的表现,便能减低癌细胞生长、扩散,有助于研发新治癌药物。

  • 大麻可以用于治疗卵巢癌

    根据最近一些研究,一类叫做"Hemp"的大麻类植物具有抵抗癌症的能力,而且它与大麻不同,并不具有上瘾性或神经兴奋性。

  • 全球首个CAR-T细胞治疗药物Kymriah第二个适应症获批

    刚刚,美国FDA批准了诺华的CAR-T细胞治疗药物Kymriah(tisagenlecleucel,CTL019),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成人患者(先前接受过两次或以上的系统治疗),其中包括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形式—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以及起因于滤泡性淋巴瘤(FL)的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和DLBCL。

  • CAR-T疗法再下一城 Kymriah获批治疗淋巴瘤

    近日,美国FDA批准tisagenlecleucel(Kymriah)用于治疗患有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LBCL)的成年患者,其中包括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高度B细胞淋巴瘤和滤泡性淋巴瘤(FL)引起的DLBCL,这些患者经历过2种或更多的系统治疗。

  • 防癌从日常习惯开始 这些习惯帮你赶走癌症

      每个人都有可能患癌症,导致癌症的原因多与我们的生活和饮食有密切关系,想要防癌不妨养成下面这些生活习惯,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1.吃点泡菜。  研究发现,泡菜在发酵过程能够产生一些抗癌成分,包括ITCs、吲哚类及莱菔硫烷。不过为了减少钠含量,食用前可先用清水漂洗一下。  2.做烧烤食品抹上厚厚的调味酱。  烤肉能够产生很多种致癌物质。给烤肉覆盖一层厚厚的调味品,能够减少火焰与食品的直接接触,减少致癌物质的产生。  3.少吃高脂肪的动物蛋白。  耶鲁大学一项研究发现,食用大量动物蛋白的女性,淋巴瘤的发生风险增加70%。建议用家禽或鱼类取代牛肉或猪肉,以橄榄油取代黄油。  4.吃点哈密瓜。  将哈密瓜切成片状,储存到冰箱中,每天早上食用数片。其富含类胡萝卜素和植物抗癌成分,能够显著降低肺癌风险。  5.每天晒15

  • 首个抗癌注射液进三期临床 抗癌中药获FDA通过

    浙江中医药大学日前宣布,我国中药科研取得重大进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癌中药康莱特注射液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认可通过,进入三期临床,在美癌症患者中扩大使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表示,这是我国中药创研的重大突破,也是中药走向世界的新里程碑。  在药物市场中,由于美国、欧洲和日本互相认可对方的获批药物,加上很多发展中国家只认可美国批准的药物,要面向世界,申请美国FDA认可是重要的入场券。  中医药虽在国内应用广泛,但走向国际化的路却面对不少困难,除了要通过外国严谨的认证外,还有要得到外国人的信心并消除其对中药的误解。  抗癌中药获美国FDA通过  进入III期临床试验  浙江中医药大学6月27日宣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癌中药——康莱特注射液在美国完成治疗胰腺癌的II期临床试验,并经FDA

  • Nat Med:携带BRCA1/2突变的恶性乳腺癌患者对铂类...

    BRCA1/2的胚系突变使携带者患乳腺癌(germline-mutated BRCA1/2 breast cancer, gBRCA-BC)的风险增加,主要是由于破坏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的能力,引起了基因不稳定性。HR还会修复铂类药物和PARP抑制剂引起的基因损伤。由于三阴性乳腺癌(TNBCs)中有一个亚群的病人携带BRCA1/2突变,因此科学家们推测这类患者的肿瘤可能对铂类药物非常敏感,同时BRCA1甲基化、BACR1 mRNA表达水平低下、有HR缺陷相关的突变信号以及基本表型的肿瘤(统称为BRCAness)也可能对铂类药物很敏感。

  • Nat Genet:“冗余”DNA对于癌细胞演化以及耐受性产...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恶性脑癌之一,常规疗法的治疗效果甚微,患者的两年存活率仅有15%左右。而最近一项研究发现神经胶质瘤内部不同细胞的个体差异,这些差异或许导致了治疗耐受性的产生。

  • Genome Res:科学家们深入阐明诱发癌症突变的起源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Genome Research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欧洲生物信息研究所、邓迪大学和威康基金会桑格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利用人类和蠕虫的数据深入阐明了诱发癌症的突变原因,研究者表示,对秀丽隐杆线虫动物模型的对照试验结果或与人类有关,这或能帮助研究人员更加完善对癌症发病机制的理解。

  • 市场上常见的十大抗癌药

      1、奥沙利铂(Oxaliplatin)  由瑞士Debiopharm公司研究开发,法国Sanofi公司生产销售,1999年10月在法国率先上市,随后在欧洲、南美等地上市。我国于1999年批准进口奥沙利铂注射剂。此品对大肠癌、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等多种动物和人类肿瘤细胞株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  2、异长春花碱(Vinorebine)  又名长春瑞滨、去甲长春碱,由法国PierreFabre公司开发,1989年法国上市,1992年在国内上市。此品是一种半合成的第四代长春花属生物碱,上市剂型为静脉注射剂,规格为10毫克誜10毫升,是广谱抗肿瘤药。  3、紫杉醇(Paclitaxel)  美国百时美-施贵宝公司开发的一个全新植物抗癌药,1993年10月首次在美国上市,国内首次上市的时间为1995年。该产品主要以抑制

  • Nat Genet:“冗余”DNA对于癌细胞演化以及耐受性产...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恶性脑癌之一,常规疗法的治疗效果甚微,患者的两年存活率仅有15%左右。而最近一项研究发现神经胶质瘤内部不同细胞的个体差异,这些差异或许导致了治疗耐受性的产生。  该研究的终极目标是寻找能够阻断胶质瘤恶化的通路。  为此,来自jackson lab的研究者们对小鼠肿瘤移植模型以及接受治疗前后的患者样本进行分析,探究了演化过程中基因组的变化趋势,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Nature Genetics》杂志上。在这一研究中,作者发现肿瘤的恶化往往是由染色体上的"冗余"DNA片段中的促癌基因介导。  通过对小鼠以及患者样本中的肿瘤细胞进行分析,作者发现发展阶段的同一细胞中一些基因的拷贝数存在明显差异。具体地,当癌基因的数量增加,即发生扩增,会导致癌化的发生或者维持癌化的

  • 区块链技术在制药行业中的5大应用

      根据新浪医药之前的《区块链技术进军大健康领域第一站在何方?》,区块链是指用分布式数据库识别、传播和记载信息的智能化对等网络, 也称为价值互联网。简而言之,区块链就是一群认同并遵守这一规则的人群共同记录连续信息的过程。由于这一特性,区块链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区块链技术能使交易信息完全透明并可提供完整的信息流;二是区块链的数据无法篡改。  区块链技术已经在金融领域呈现出了爆发式发展和应用。那么,区块链在大健康领域能否有可发挥的空间?  近日,专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的SaaS(软件即服务)初创企业Innoplexus公司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Gunjan Bhardwaj发文,列举了区块链在制药行业中的5大应用。Gunjan Bhardwaj指出,目前区块链的一些最重要的特征在医药行业中还远未得到开发和实

  • eLife:淋巴管内皮细胞或能有效促进黑色素瘤扩散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eLif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淋巴管内皮细胞(lymphatic endothelial cells,LEC)或会促进黑色素瘤扩散。

  • eLife:不可思议!乳腺癌药物拉帕替尼或会加速癌细胞生长!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eLif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英国Francis Crick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一种能缩小肿瘤的乳腺癌药物拉帕替尼(Lapatinib)有时在实验室或会促进癌细胞生长,通过阐明其中所涉及的分子机制,研究人员希望相关研究结果未来或能帮助他们开发出治疗乳腺癌的新型药物疗法。

  • 更安全有效的CAR-T 2.0疗法要来了?

    2017年是CAR-T疗法的元年,两款重磅CAR-T疗法先后获批。虽然这一革命性疗法为患者带来了曾经难以企及的治疗希望,但它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比如疾病复发、治疗毒性和特异性杀伤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波士顿大学(Boston University)的Wilson Wong博士和他的团队设计了一种他们称之为“瑞士军刀”的新型CAR-T疗法,有望成为CAR-T疗法的2.0版。这一结果近日发表在世界顶级期刊《细胞》上。

  • 记录总数:15629 | 页数:977  <...830831832833834835836837838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