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癌症药物网! 收藏本站 在线留言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癌症药物网

专一的癌症药物网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400-700-0899

  • Noona 开启肿瘤免疫长期耐受性研究 结果或将影响疗法评价

      作者:辑源  2018年7月30日,世界领先的肿瘤疗法决策平台 Noona Healthcare 宣布将与杜克大学医学部展开合作,进行肿瘤免疫(IO)疗法的长期影响评估,研究对象为经该种疗法治疗后表现出长期的、完全的疾病缓解的治疗群体。  本次的合作方杜克大学拥有出色的临床试验能力,其下属的杜克临床研究院和相关学院一直为FDA进行着真实世界数据(RWD)的评估支持。杜克大学的医学部教授Kim Lyerly表示:“我们现在已经意识到了免疫疗法可能存在的一些长期不良影响,人们在享受着这一创新疗法所带来的好处同时,也面临着这一疗法所可能带来的长期性风险。”  Noona公司的COO Claudio D'Ambrosio博士表示:“目前我们已经开始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和其它免疫疗法中的分子应答研究,在治

  • 盘点 | 最新结直肠癌疗法研发管线有哪些

      本文盘点了最新的结直肠癌临床研发管线。我们统计了在clinicaltrials.gov上注册的临床1期,2期和3期的结直肠癌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纳入统计范围的包括正在招募、招募完成和已发布招募通知的试验,没有包括已经完成、终止、未知、撤回和暂停的试验。  截止2018年7月20日,结直肠癌领域共有751项新药临床试验研究,临床早期研究占主导地位——处于1期的有297项试验,处于2期的有327项试验,处于3期的有127项试验(注:有些药物可能同时进行多个试验)。自从2018年1月以来,结直肠癌新药的临床试验新增了139项,其中,处于1期的有57项,处于2期的有61项,处于3期的有21项。  结直肠癌新药的临床试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中国大陆。按照临床试验的研究机构所在地统计,前5位的国家或地区是:美国3

  • 新型NK细胞杀伤力大 可用于肿瘤免疫治疗

      自然杀伤细胞(NK)是抗肿瘤免疫早期阶段发挥作用的效应细胞,但癌细胞能够通过产生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细胞因子TGFβ1抑制NK细胞的作用。NK细胞的发育和活性很大程度上受到Smad3依赖性肿瘤微环境的抑制。因此通过抑制SMAD3表达促进NK细胞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或可成为癌症免疫治疗的新策略。  最近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了稳定沉默SMAD3的人NK细胞系,NK-92-S3KD。实验结果表明该细胞的癌细胞杀伤活性和细胞因子合成能力都得到显著增强,即使是在富含TGFβ1的培养条件下也不会受到影响。  有趣的是,研究人员发现IFNG基因是E4BP4的直接靶基因,因此沉默SMAD3导致E4BP4表达上调随后促进了NK-92-S3KD细胞合成更多的干扰素γ(IFNγ)。更为重要的是,研究人员还发

  • 肿瘤免疫组合疗法的“三座大山”

      作者:苏扬  大概五六年前,PD-1/L1抑制剂的出现引发了肿瘤治疗领域的一阵狂热,该类药物能够通过解除肿瘤对人免疫系统的抑制,利用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症。  对于一小部分病人来说,包括PD-1/L1抑制剂在内的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极其出色。大概很多肿瘤医生会很难忘记第一次使用PD-1抑制剂成功治疗生命垂危的患者时的情形。  “我还清楚地记得那名患者的样貌,还记得首位对PD-1抑制剂响应的患者的名字,那还是六年多以前,” Kim Blackwell说到。Blackwell曾经是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的乳腺癌医生,现在在礼来从事药物早期开发和肿瘤免疫相关研究。  目前已经有6款检查点抑制剂获批上市,用于黑色素瘤以及其他多种类型癌症的治疗。对于一些患者和医生来说,该类药物的疗效确实非常好,可以使很多患者的肿瘤完全消失。

  • Science:免疫细胞失调也会引起癌症

      我们知道免疫系统和癌症息息相关。但人们通常只是认为癌症能麻痹免疫系统,逃脱后者的攻击。而本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却发现,免疫细胞的失调,竟可能会直接引起癌症。这项研究也得到了生物医药领域的广泛关注。  这项研究最初的起因,是一种叫做珀茨-杰格斯综合征的罕见疾病。这种疾病由抑癌基因STK11的突变引起,最初,患者的眼睛和嘴巴处会长出深色的雀斑,并在消化道上长出大量良性息肉。但到了65岁之后,这些患者的患癌风险会猛增——有超过90%的患者会出现胰腺癌、胃癌、卵巢癌、宫颈癌、以及乳腺癌等癌症。对于这种特殊的疾病,目前我们还无药可用。  由于STK11是一种抑癌基因,过去我们对这种疾病的研究,往往集中在其影响的细胞上。然而对于这种遗传疾病,患者体内几乎所有的细胞都带有这个突变,哪些细胞才是癌症发作的关键

  • 溶瘤病毒联合PD-L1免疫疗法 猛击实体瘤

      近日,Vyriad宣布与德国默克(Merck KGaA)和辉瑞(Pfizer)公司合作,评估其溶瘤病毒Voyager-V1,联合由德国默克和辉瑞协议共同开发的PD-L1抗体BAVENCIO?(avelumab),治疗实体肿瘤的疗效,这包括在一项1期临床研究中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安全性与疗效。  Vyriad是一家临床阶段的溶瘤病毒治疗生物技术公司。溶瘤病毒是一种癌症免疫治疗方法,它利用天然的或者是经过基因修饰的病毒制成,这类病毒可以在肿瘤细胞内选择性地复制,并杀死癌症细胞,而不伤害正常组织。与另一种基于病毒制造的药物——疫苗不同,溶瘤病毒可以直接感染并裂解肿瘤细胞。它们不需要特定的抗原,并能发出促进抗肿瘤免疫应答的信号。  Vyriad的候选药物源自公司开发的溶瘤水疱性口腔病毒(Vesicu

  • 最新胃癌疗法研发管线盘点

      本文盘点了最新的胃癌临床研发管线。我们统计了在clinicaltrials.gov上注册的临床1期,2期和3期的胃癌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纳入统计范围的包括正在招募、招募完成和已发布招募通知的试验,没有包括已经完成、终止、未知、撤回和暂停的试验。  截止2018年7月20日,胃癌领域共有332项新药临床试验研究,临床早期研究占主导地位——处于1期的有121项试验,处于2期的有143项试验,处于3期的有68项试验(注:有些药物可能同时进行多个试验)。自从2018年1月以来,胃癌新药的临床试验新增了45项,其中,处于1期的有23项,处于2期的有18项,处于3期的有4项。  胃癌新药的临床试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国,亚洲和欧洲。按照临床试验的研究机构所在地统计,前5位的国家或地区是:美国118项,中国大陆99项,韩国5

  • 贝达药业抗癌药盐酸埃克替尼再次降价

      7月25日,贝达药业宣布抗癌药盐酸埃克替尼(凯美纳)再次降价,这是继去年进入医保后,该产品的第二次降价。  ▍价格大幅下降  据了解,凯美纳是我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药,主要适用于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具有敏感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  根据贝达药业公告,凯美纳价格由66.62元/片、1399元/盒调整为64.05元/片、1345.05元/盒。  事实上,早在2017年凯美纳进入医保目录后,价格就已大幅下降54%。  而在今年,尤其是电影《我不是药神》上映以来,抗癌药价格问题备受关注,国家也正在通过抗癌药零关税、加快上市审批、国家谈判等方式,努力降低抗癌药价格。  近日,国家医保局也对媒体表示,随着抗癌药新规逐渐落地,国家医保局将通过开

  • 最新乳腺癌疗法研发管线盘点

      本文盘点了最新的乳腺癌临床研发管线。我们统计了在clinicaltrials.gov上注册的临床1期,2期和3期的乳腺癌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纳入统计范围的包括正在招募、招募完成和已发布招募通知的试验,没有包括已经完成、终止、未知、撤回和暂停的试验。  截止2018年7月20日,乳腺癌领域共有1396项新药临床试验研究,临床早期研究占主导地位——处于1期的有490项试验,处于2期的有635项试验,处于3期的有271项试验(注:有些药物可能同时进行多个试验)。自从2018年1月以来,乳腺癌新药的临床试验新增了180项,其中,处于1期的有78项,处于2期的有77项,处于3期的有25项。  乳腺癌新药的临床试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和中国大陆。按照临床试验的研究机构所在地统计,前5位的国家或地区是:美国842项,

  • 终于等到你,Keytruda来到中国了!

      2018年7月25日,默沙东的PD-1单抗Keytruda(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批准,成为Opdivo之后第2个在中国上市的PD-1/PD-L1单抗类药物。从2018年2月11日CFDA的受理申请开始(受理号JXSS1800002),仅仅过了天164天,就得到了获批,不得不说CFDA这次批准之神速。Keytruda可谓是近年来抗癌药中的一个奇迹,它彻底打破了传统的癌症治疗模式,对于肝癌,肺癌,胃癌等多种癌症都有效。  何为PD-1抑制剂?  肿瘤细胞会高表达PD-1的配体PD-L1和PD-L2,导致肿瘤微环境中PD-1通路持续激活,T细胞功能被抑制,无法杀伤肿瘤细胞。PD-1抑制剂可以阻断这一通路,部分恢复T细胞的功能,使这些细胞能够继续杀伤肿瘤细胞。PD-1抑制剂,2

  • 研究鉴定出一种新的肾癌驱动蛋白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哈佛医学院、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范德堡大学医学中心、新加坡基因组研究所、新加坡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新加坡国立癌症中心和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针对具有一种相同遗传变异的肾癌的潜在治疗靶点。科学家们已知这种遗传变化能够导致血管过多,这有助于为肿瘤提供营养。他们的最新发现展示出一种潜在的新型癌症驱动通路。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8年7月20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VHL substrate transcription factor ZHX2 as an oncogenic driver in 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90%以上的透明细胞肾细胞

  • 百济神州启动PD-1抗体联合化疗的临床3期关键性试验

      百济神州(纳斯达克代码: BGNE),是一家处于商业阶段的生物医药公司,专注于用于癌症治疗的创新型分子靶向和肿瘤免疫药物的开发和商业化。公司今天宣布其在研抗 PD-1 抗体tislelizumab 联合化疗作为潜在一线治疗针对中国 IIIb 期或 IV 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3期试验实现首例患者给药。百济神州也在开展 tislelizumab 用于治疗实体瘤包括二线非小细胞肺癌、一线肝细胞癌和二线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全球临床3期试验;针对先前接受过治疗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及复发/难治性成熟 T 细胞和天然杀伤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两项全球临床2期试验;以及治疗复发/难治性经典霍奇金淋巴瘤和二线尿路上皮癌的两项中国关键性临床2期试验。  百济神州肿瘤免疫学首席医学官 Amy Pe

  • 盘点|10大在研抗肺癌药物

    在中国,肺癌的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都位居所有癌症的前列,并且,已经上市的药物还远远不能满足病人的需求。据统计目前全球有超过200种抗肺癌药物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综合考虑治疗效果、创新程度、销售前景,新康界选取其中10个潜力最大的进行盘点,这些药物包括了新型的小分子激酶抑制剂、免疫治疗药物、抗肿瘤疫苗、新靶点的抗体偶联药物,其中也包含了一些国产药物。  Canakinumab  Canakinumab是一种人源化单克隆IL-1beta特异性抗体,对其他IL-1家族没有结合能力,IL-1?是一个重要的调节免疫系统的蛋白,活性过高可导致自身免疫紊乱,进一步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问题。此药已经被批准治疗多种自身免疫疾病,2017年8月举行的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上发布的Canakinumab抗炎血栓形成的结果研

  • 研究发现近50个新的乳腺癌癌基因

      研究表明只有一小部分乳腺癌是遗传所致,研究人员还不知道大多数与这一疾病相关的基因。而一项最新研究指出了多个可能的敏感基因。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最近发现了48个基因与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有关——其中34个已经在过去研究中有所提示,而剩下的14个则是全新的基因。这项研究由范德堡大学医学院(UWM)Lang Wu和昆士兰医学研究院(QIMR)贝格霍菲尔医学研究所的Wei Shi教授领导,参与者多达200余名研究人员。这项研究于近日发表在《Nature Genetics》上。  通过使用可以预测乳腺癌组织基因表达的数据科学模型以及来自Cancer Genome Atlas的数据,研究人员研究了229000名欧洲后裔,有些患癌症,有些不患癌症。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了涉及乳腺癌发展过程中可能出错的生物学过程

  • 广生堂:GST-HG161抗肝癌靶向药物临床试验申请获受理

      近日,广生堂药业发布公告,于7月2日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临床注册申请,于2018 年7月24日收到CFDA行政许可文书《受理通知书》,公司GST-HG161抗肝癌新药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受理。  据了解,抗肝癌新药GST-HG161是广生堂与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新型肝癌靶向药物,是目前已披露药效研究结果的同靶标在研药物中药效最好的肝癌靶向药物,具有全球知识产权。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数据显示,肝癌发病率位居我国恶性肿瘤第四位(26.67/10 万),死亡率位居第二位(23.31/10 万),我国每年肝癌发病人数达36.5万,每年死于肝癌的人数达到31.9万。目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用于治疗进展期肝细胞癌(HCC)的分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是一种口服的多靶点、多激酶抑制剂,但其

  • 两项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可降低卵巢癌风险

      阿司匹林与癌症之间似乎有着很大的关联。近期,两篇学术论文带来 “好消息”:每天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可以减少卵巢癌的风险。同时,这一经典药物或许还可以提高卵巢癌患者的生存几率。  阿司匹林被称为影响人类的世纪之药,从最初的镇痛消炎到减缓心血管疾病、对抗癌症以及降低中风风险,这一传统药物展现了多个潜能。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包括阿司匹林以及其他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在内的消炎药可以降低某些癌症的风险,尤其是结肠癌。  现在,这款“世纪之药”的功能又得到两项新的“加持”:每天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可以降低10%的卵巢癌发病率,同时也可以提高卵巢癌患者30%的生存率!  卵巢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第五大癌症,不少患者确诊时已经是晚期。“很显然,这两项研究提供了使阿司匹林有好处的证据,以及如何更好预防、治疗卵巢癌的新见

  • 记录总数:15819 | 页数:989  <...827828829830831832833834835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