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中之王-胰腺癌 长期存活率在所有实体瘤中持续最低 40年来所有实体瘤中生存率提升最慢 预计至2030年居癌症死亡原因第二位
何裕民教授根据上万例肿瘤患者经验得失,为大家总结了10大影响肿瘤患者生存时长的决定因素,希望能给您来带启发。
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与麻省理工学院(MIT)布罗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 of MIT)和哈佛大学(Harvard)合作的科学家们报告称,使用检查点抑制剂药物nivolumab治疗后,一些癌症患者的代谢失衡与免疫治疗药物的耐药性和较短的生存期有关。
在这个谈癌色变的时代,每一个相关领域的医学进展都会让人无比激动。 这不,最近又传出一个好消息:
说到正在开发中的癌症免疫疗法,一定有属于“巨噬细胞”的一席之地。通常的观点认为,巨噬细胞就好像是免疫系统里的“大胃王”,能把癌细胞给“吃掉”。为此,不少生物技术公司也在不断开发创新疗法,想要打开巨噬细胞的胃口,让它们吃个痛快。
罗氏(Roche)宣布,重磅PD-L1抑制剂Tecentriq(atezolizumab,阿特珠单抗)与VEGF抗体Avastin(bevacizumab,贝伐珠单抗)联用,在治疗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HCC)患者的3期临床试验中达到两个共同主要终点。与标准疗法索拉非尼(sorafenib)相比,为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带来统计显著且具有临床意义的改善。这一进展是肝癌一线治疗方面的重大突破,也展现了抗血管生成药物与免疫疗法联用的广阔前景。
今日,Seattle Genetics公司宣布,其HER特异性口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ucatinib,在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关键性3期试验HER2CLIMB中,达到试验的主要和关键性次要终点。Seattle Genetics公司计划于2020年第一季度向美国FDA递交新药申
2019年10月17日至19日,第十四届上海国际乳腺癌论坛(SIBCS)在上海世博中心隆重召开。本次大会聚集了乳腺领域的众多顶级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乳腺领域研究新进展,为广大医生传递临床最新前沿资讯。
2018年,被认为是中国癌症治疗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两个进口PD-1药物O药和K药获批上市,国产PD-1也开始加入角逐,免疫治疗从此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纳武利尤单抗,商品名欧狄沃,俗称“O药”,于2018年6月在国内获批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这是第一个在中国获批上市的PD-1癌症免疫治疗药物,从此开启了中国癌症病人免疫治疗的大门。
根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的数据显示,中国2016年的失眠现患率为15%,按照中国人口来计算那就是2亿多。在癌症人群中,失眠更加显著,据统计发生率高达52.6%~67.4%,是普通人群的3-4倍。
我们经常会听到医生说到一个词“五年生存率”,很多觅友都误认为是“只能生存五年”的意思。其实这是不对的,“5年生存率”是指癌症患者经过各种治疗措施后,生存时间达到5年以上的比例。它并不意味着只能活5年,而只是从临床的角度,说明已经治愈了。
秋冬季节,天气逐渐转凉,癌症患者的抵抗能力下降,很容易导致疾病的复发和转移。那么肺癌患者应该怎样健康安全的渡过这个季节呢?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寻找杀灭癌细胞的新方法,鉴别出了一种能破坏癌细胞的新型通路,相关研究发现有望为目前市场上已有的抗癌药物更广泛的使用铺平道路。这些名为PARP的抑制剂目前已被FDA批准用来治疗携带BRCA基因突变的乳腺癌和卵巢癌患者。
理解介导癌症基因组中广泛DNA损伤的机制一直以来都是癌症研究人员非常感兴趣的研究领域,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Genome 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贝勒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基因组结构的变异或许能作为人类癌症中DNA甲基化改变(基因控制的一种形式)的一种特殊机制。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EbioMedicine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麻省总医院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表示,一种通过使肿瘤细胞发荧光来改善脑癌手术的化学物质或能帮助临床医生安全诊断疾病并监测患者对这种化学物质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