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体细胞中,蛋白质对于基因的活跃表达或关闭至关重要。如今,哥本哈根大学和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哪些蛋白质对于维持适当的基因调控是必需的。 我们体内200多种不同的细胞类型都包含相同的DNA。
肿瘤中的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产生与肿瘤转移和患者预后不良有关。这与TGF-β的促肿瘤作用和免疫抑制作用有关。然而,TGF-β的肿瘤抑制活性也已有报道。因此,尽管TGF-β是一种有希望的癌症治疗靶标,但是如果想要充分利用它的潜力,那么需要对它的细胞效应进行确切的了解。
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迅速兴起的免疫疗法,能利用患者自身的细胞治疗某些类型的癌症,而对于另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心脏病,该疗法可能是一种可行的治疗选择。近日,《自然》发表的一项基于小鼠的概念验证研究指出,这种癌症免疫疗法或能用于治疗某些心脏损伤。研究显示,靶向免疫细胞——CAR-T细胞可以恢复心脏损伤模型小鼠的心脏功能。至于这种方法能否实现临床转化,还需要开展更多研究。
本周,由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主办的第20届世界肺癌大会(World Conference on Lung Cancer,WCLC)于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豪森展示了旗下在研三代EGFR-TKI新药HS-10296的临床数据。 世界肺癌大会展示的临床数据 此次亮相WCLC的数据来自于HS-10296用于EGFR T790M突变NSCLC患者的一项Ⅱ期临床试验。该研究共计纳入244名EGFR T790M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NSCLC的患者,每日口服一次110 mg HS-10296。最终有182名患者完成治疗,所有受试者中有160例通过独立评审委员会评价确认为部分缓解,ORR为66.1%,DCR为93.4%。
靶向PD-1/PD-L1信号通路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成为治疗肺癌的有力手段。昨日,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报道了阿斯利康(AstraZeneca)的抗PD-L1抗体Imfinzi(durvalumab)与化疗联用,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3期试验详细结果。今天,我们来看一看其它几款PD-1/PD-L1抑制剂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现。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题为“Leveraging protein dynamics to identify cancer mutational hotspots using 3D structure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耶鲁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鉴别出了新型的癌症基因驱动子。 图片来源:Yale University
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是一种罕见的肝癌,其发病率仅为百万分之几,然而其却是引发婴儿和幼儿患肝癌的主要原因,大部分的患者往往会在三岁之前确诊为这类癌症。尽管手术和化疗研究的进展意味着肝母细胞瘤患者的预后总体上表现较好,但侵袭性肝母细胞瘤往往会让患者失去几乎所有治疗选择,同时患者长期的生存率也较低。
近期,疫苗界出现了一则值得关注的新闻:9月6日,在比利时葛兰素史克生物有限公司Wavre疫苗总部,养生堂厦门万泰(Innovax)与全球疫苗巨头葛兰素史克(GSK)签署了一项全球合作协议,宣布双方将基于源于厦门大学的创新抗原技术与GSK的佐剂系统联合研发新一代的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
靶向PD-1/PD-L1的癌症免疫疗法已经成为多种癌症的标准疗法。但只有约20%-30%的患者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反应,如果在患者用药之前就可以通过生物标志物来识别合适的患者,那么对临床医生和患者的决定都将起到重要的帮助。 于本月发表在Clinical CancerResearch期刊上的一篇文章显示,一项液体活检可以检测微卫星不稳定
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是全世界“数一数二”的健康杀手。如果有一种疗法可以同时剑指两大杀手,无疑将造福无数患者。 顶尖学术期刊《自然》今天上线了一篇重磅研究,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学家们展示了一种癌症免疫疗法治疗心脏病的巨大潜力。利用经基因改造的免疫细胞,研究人员帮助高血压性心脏病小鼠恢复心脏功能。这项结果为开发心脏病免疫疗法提供了概念验证。
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一个从非编码基因表达的中间分子对关键细胞的发育分化和肿瘤细胞的增殖至关重要。 这项研究近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揭示了RPSAP52 RNA分子如何触发细胞的增殖,并消除它们的分化,使肿瘤细胞更容易繁殖和扩散。
随着癌症诊疗的发展创新,过去20年来,癌症患者的生存率不断提高,部分癌症正在逐渐成为可以控制的慢性疾病。为了全面了解癌症控制的最新趋势,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领导的一项研究统计了1995年-2014年期间高收入国家7种常见癌症的生存情况进展,近日在《柳叶刀·肿瘤学》正式在线发表。
癌症是一种非常无情且有“韧性”的疾病,当一种药物阻断癌细胞的主要生存途径时,癌细胞就会通过不同的途径或绕道而行来避免药物的作用,这种策略被称为癌细胞发展出的耐药性,同时这也是研究人员寻找有效疗法来抵御胰腺导管腺癌(PDA,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的主要挑战之一。
“创新癌症科学改变患者人生”,这是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昨日发布的2019年抗癌进展报告(Cancer Progress Report 2019)的主旨。伴随着这份报告,AACR还发布了多个癌症幸存者(cancer survivor)的故事。他们中有的获益于FDA使用真实世界数据,批准辉瑞(Pfizer)的Ibrance治疗男性乳腺癌患者的突破性举措,有的在接受“不限癌种”疗法larotrectinib治疗之后得到完全缓解。
FDA认为,在多个国家同步提交和审评癌症用药的新框架,将能够加快患者获得新疗法的速度,简化药品开发。 9月17日,FDA公布名为"ORBIS项目"的框架计划。FDA同时宣布,Keytruda和Lenvima联用治疗子宫内膜癌的组合疗法,成为通过该框架流程获批的首个疗法。通过这项国际间药品监管机构合作审批计划,FDA与澳大利亚药品管理局(Therapeutic Goods Administration,TGA)和加拿大卫生部(Health Canada),同时批准Keytruda和Lenvima的补充生物制品许可申请和补充新药申请(sBLA/sNDA),这一批准比PDUFA法案规定的日期提前了三个月。FDA加速批准Keytruda与Lenvima联用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加拿大卫生部给予有条件批准。澳大利亚TGA给予临时批准。 FDA代理局长Ned Sharpless医生在一份声明中表
近来,靶向先前认为“不可成药”靶标的KRAS以及KRAS-G12C突变体抑制剂掀起一片研发热潮。然而,KRAS抑制剂并不是一劳永逸的“灵丹妙药”。癌症的耐药性是癌症治疗的一大难题。临床中经常可以遇到肿瘤组织在靶向疗法后明显变小,但不久又重新恶化的现象。安进最新的临床试验结果也表明接受KRAS-G12C抑制剂AMG 510治疗的有些患者在缓解后疾病继续出现进展。能不能在肿瘤对该类在研药物产生抗药性之前,就未雨绸缪地研发出多机制的组合疗法一举歼灭病灶,以解决潜在耐药性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