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治疗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障碍就是围绕肿瘤所形成的防御屏障,这种“间质促纤维增生”(desmoplastic stroma)常常会阻止化疗直抵肿瘤位点,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 Advance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特温特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间质哪一部分最容易被攻击,此外他们还发现一种特殊肽类或能充当攻击者的角色,研究者表示,将这种肽类与细胞抑制剂相结合就能明显减少肿瘤的体积。
65岁的年纪,得了十分凶险的癌症、被医生判定不能活过半年,他却靠这三种非常“怪”的抗癌方法,让肿瘤20年乖乖不复发!来一起看看癌症患者徐老的故事吧!
营养不良是癌症患者常见的营养问题。抗肿瘤治疗过程会给患者带来一些营养代谢损伤,导致消化和吸收能力的下降,最终会造成营养不良,严重者影响进一步的治疗,甚至降低生存率。
众所周知,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式之一,它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损伤大量的正常细胞,若无法通过饮食及时补充营养,极有可能面临营养不良、体重下降、恶液质出现、并发症等种种问题,这令许多患者家属揪心不已。
今天是CSCO第二天,在上午国宴1厅的晚期胃癌治疗专场,胃癌这些年的研究进展确实令人鼓掌。今天给大家分享来自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张涛主任带来的“HER2阳性胃癌治疗现状与未来”的主题,针对目前国内HER2检测以及治疗带来新的思考。
在CSCO大会第一天上午海峡厅的全体大会的论文交流专场,来自东部战区总医院的业界大咖秦叔逵教授以《呋喹替尼三线治疗中国转移性结直肠癌的III期临床研究(FRESCO)中的肝转移亚组分析》为题为我们做了精彩的报告。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防治科普专业委员会指导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与觅健联合发布的《2019中国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白皮书》中显示:36.27%的癌症患者存在睡眠障碍,28.42%的癌症患者担忧家庭压力,有13.21%的患者表示在近一周内有自杀倾向。总体来看,睡眠障碍、家庭压力和压抑是癌症患者三大最常见的心理困扰。
癌症病人在被诊断为癌症之后,之后的生存时间可能会大不相同。
在人体细胞中,蛋白质对于基因的活跃表达或关闭至关重要。如今,哥本哈根大学和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哪些蛋白质对于维持适当的基因调控是必需的。 我们体内200多种不同的细胞类型都包含相同的DNA。
肿瘤中的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产生与肿瘤转移和患者预后不良有关。这与TGF-β的促肿瘤作用和免疫抑制作用有关。然而,TGF-β的肿瘤抑制活性也已有报道。因此,尽管TGF-β是一种有希望的癌症治疗靶标,但是如果想要充分利用它的潜力,那么需要对它的细胞效应进行确切的了解。
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迅速兴起的免疫疗法,能利用患者自身的细胞治疗某些类型的癌症,而对于另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心脏病,该疗法可能是一种可行的治疗选择。近日,《自然》发表的一项基于小鼠的概念验证研究指出,这种癌症免疫疗法或能用于治疗某些心脏损伤。研究显示,靶向免疫细胞——CAR-T细胞可以恢复心脏损伤模型小鼠的心脏功能。至于这种方法能否实现临床转化,还需要开展更多研究。
本周,由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主办的第20届世界肺癌大会(World Conference on Lung Cancer,WCLC)于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豪森展示了旗下在研三代EGFR-TKI新药HS-10296的临床数据。 世界肺癌大会展示的临床数据 此次亮相WCLC的数据来自于HS-10296用于EGFR T790M突变NSCLC患者的一项Ⅱ期临床试验。该研究共计纳入244名EGFR T790M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NSCLC的患者,每日口服一次110 mg HS-10296。最终有182名患者完成治疗,所有受试者中有160例通过独立评审委员会评价确认为部分缓解,ORR为66.1%,DCR为93.4%。
靶向PD-1/PD-L1信号通路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成为治疗肺癌的有力手段。昨日,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报道了阿斯利康(AstraZeneca)的抗PD-L1抗体Imfinzi(durvalumab)与化疗联用,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3期试验详细结果。今天,我们来看一看其它几款PD-1/PD-L1抑制剂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现。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题为“Leveraging protein dynamics to identify cancer mutational hotspots using 3D structure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耶鲁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鉴别出了新型的癌症基因驱动子。 图片来源:Yale University
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是一种罕见的肝癌,其发病率仅为百万分之几,然而其却是引发婴儿和幼儿患肝癌的主要原因,大部分的患者往往会在三岁之前确诊为这类癌症。尽管手术和化疗研究的进展意味着肝母细胞瘤患者的预后总体上表现较好,但侵袭性肝母细胞瘤往往会让患者失去几乎所有治疗选择,同时患者长期的生存率也较低。
近期,疫苗界出现了一则值得关注的新闻:9月6日,在比利时葛兰素史克生物有限公司Wavre疫苗总部,养生堂厦门万泰(Innovax)与全球疫苗巨头葛兰素史克(GSK)签署了一项全球合作协议,宣布双方将基于源于厦门大学的创新抗原技术与GSK的佐剂系统联合研发新一代的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