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人需要更多的是常识与关爱
有时人们相信一件事,只是因为愿意相信。比如,“饿死”癌细胞,如果是真的,癌症这个“万病之王”就被人类攻克了。现代医学显然还做不到这一点,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去过度解读。一个月前,媒体报道了我国两位医学专家发现的新疗法——小苏打在“饿死”部分肿瘤细胞过程中具有一定作用。很快就被解读为喝碱性水可以防癌抗癌,也让《重大突破!癌细胞,竟被中国医生用小苏打“饿”死了》的文章也火遍了朋友圈。
相信谎言的代价,也许会是生命。去年年底,61岁的张女士被诊断患上卵巢癌晚期,已无法再进行手术治疗。出于求生的本能,她相信了一个所谓的气功大师,对方自称不打针,不吃药,最多5个疗程,也就是35天,可以包治好,治疗费30万元。大师要求张女士连续辟谷6天,每天不得吃任何东西,只能喝大量的浓姜汤,以“饿死”癌细胞。然而,张女士的病情非但没有缓解,反而因病情持续恶化最终病故。
指责她缺乏医疗常识,显然是残忍的,因为对于身处癌症晚期的病人而言,没有什么比希望更重要。正规医疗机构不可能给出不切实际的承诺,所以骗子们就有了市场——借绝症病人的最后一搏来赚钱。骗术谈不上有多高明,能否得逞的关键在于,患者是否意志薄弱到愿意给这个机会。
决定这一切的有两点,一是占有医学常识的多寡,二是对生命的理解和认知。在疾病确诊、接受现实、治疗无效的过程中,很多患者其实都得不到应有的医学科普,即如何理解这种疾病各个阶段的杀伤力?不同治疗手段的成功率与可能带来的痛苦有多大?当现代医学已经无能为力时,病人的生存状态是什么样的?如何保持尊严、克服恐惧?
决定接受怎样的治疗,以及选择以哪种方式走完生命最后一程,更多依靠的是这些具体问题的答案,而不是人人都有的求生本能。国内外很多医生在癌症晚期之所以都选择在家宁养,并非他们求生的欲望不强烈,而是他们深知插管、化疗等种种抢救手段都属于不必要的痛苦。在他们看来,求生本能的滥用只会人财两空,而放弃过度治疗的结果是“病人善终,家属善别”。
既然生命都会结束,那么如何结束就是人能够为自己负责的最后一件事。打击骗子固然重要,但如何避免走到人生边上的人再遭遇最后一击,显然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向他们普及更多的医学常识,让他们拥有选择的能力;建设更多专业的宁养机构,给他们免于恐惧的关怀……相比于“饿死”癌细胞,这些同样意义重大,也更加现实。
同类文章排行
- 重磅!四抗ADC,来了!
- PD-L1抑制剂联合个体化肿瘤新抗原疫苗PGV001治疗尿路上皮癌!
- 来了解一下下一代肺癌免疫疗法以及进展情况
- “冻死”癌细胞!空调开低,抑制肿瘤生长!胃癌患者记得做好这3件事
- ROS1抑制剂己二酸他雷替尼斩获FDA重磅上市批准!
- 化疗联合抗PD-1或抗PD-L1治疗晚期PD-L1阴性鳞状细胞肺癌有效吗?
- 支气管洗涤液上清液作为新型液体活检标本,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基因组分析的价值
- 靶向治疗饮食红黑榜!吃错一口药效减半,这份救命饮食指南速存!
- 对多种肿瘤有效的DB-1310,EGFR阳性肺癌有效率44%,生存期显著延长!
- 安进公司Imdelltra三期试验大捷,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位总生存期延长5个月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