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发现癌细胞生成机制 应用于癌症免疫治疗
文章出处:癌症药物网 人气:-发表时间:2017-11-29 15:19:00
癌症研究出现重大突破。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陈律佑助研究员率领团队,近期透过研究发现,在癌细胞生成过程中,人体内的「染色体外端粒DNA」,能诱发细胞后天免疫反应,进而抑制ALT癌细胞生长,有助发展针对特定癌细胞的免疫治疗,研究成果则于本月初发表于《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期刊。
中研院今(28)日召开记者会,陈律佑表示,癌细胞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有「端粒酶」的癌细胞,另一种则为没有「端粒酶」的替代性延长端粒(ALT)癌细胞,而ALT癌细胞占所有肿瘤的10%至15%,并常见于儿童脑瘤、软组织瘤及骨癌等癌症方面,同时有着富含ECTR的特徵。
陈律佑表示,正常的人体细胞在ECTR累积时,会活化「cGas-STING蛋白的感知路径」,进而释放能够抑制病毒功能的干扰素,并能抑制病毒生长,不过在ALT癌细胞累积ECTR,并不会释放出干扰素,导致癌细胞不断增生,进一步研究发现,是因STING蛋白受到抑制才使路径中断,导致无法释出干扰素。
论及研究未来的发展,陈律佑说,若ALT癌细胞能避免STING蛋白受到抑制,就能让抑制病毒功能的干扰素被释放,将会成为癌症治疗的新契机,未来也将会进一步推广到动物上验证。
此文关键字:中研院发现癌细胞生成机制 应用于癌症免疫治疗
同类文章排行
- 读懂常见恶性肿瘤细胞的倍增时间,谋定而后动制定自己的治疗方案!
- 重磅!四抗ADC,来了!
- PD-L1抑制剂联合个体化肿瘤新抗原疫苗PGV001治疗尿路上皮癌!
- 来了解一下下一代肺癌免疫疗法以及进展情况
- “冻死”癌细胞!空调开低,抑制肿瘤生长!胃癌患者记得做好这3件事
- ROS1抑制剂己二酸他雷替尼斩获FDA重磅上市批准!
- 化疗联合抗PD-1或抗PD-L1治疗晚期PD-L1阴性鳞状细胞肺癌有效吗?
- 支气管洗涤液上清液作为新型液体活检标本,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基因组分析的价值
- 靶向治疗饮食红黑榜!吃错一口药效减半,这份救命饮食指南速存!
- 对多种肿瘤有效的DB-1310,EGFR阳性肺癌有效率44%,生存期显著延长!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