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免疫疗法首次证明对中国人具长期生存获益优势
4月17日,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会(AACR)传来信息称: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及广东省人民医院终身主任、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主席吴一龙教授公布了一项以中国患者为主的关键、随机III期临床研究(CheckMate-078)结果,首次证实了PD-1抑制剂在中国人群中的长期生存获益优势。该研究成果对于我国肺癌临床治疗意义重大,使更多中国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受益于免疫肿瘤治疗这一创新疗法成为可能。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8年全国最新癌症报告》显示,全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380.4万例,死亡229.6万例,平均每分钟就有7人被确诊为癌症。在众多的肿瘤中,肺癌每年新发病例约78.1万,高居全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首位,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
作为癌症防治中的重要一环,肺癌抗肿瘤治疗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然而,传统治疗因毒副作用强以及耐药性等问题,患者往往预后较差,生存期较短,而近几年免疫肿瘤治疗显示出令人鼓舞的应用前景。
“与传统治疗方式不同,免疫肿瘤治疗并不是作用于肿瘤本身,而是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肿瘤。”吴一龙介绍说,目前,肺癌的免疫肿瘤(I-O)治疗特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近几年备受关注的PD-1/PD-L1抑制剂均属此类。
作为一种创新治疗方式,I-O治疗已成为临床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在国际上已用于多个癌种,如肺癌、肝癌、胃癌、肾癌、结直肠癌、尿路上皮癌、头颈癌、霍奇金淋巴瘤、黑色素瘤等。
记者获悉,以前公布的免疫治疗临床研究数据都是在欧美等其他地区开展的,这是第一个以中国人群为主的PD-1抑制剂临床研究。而且,该研究结果的公布也将意味着免疫肿瘤治疗药物在中国上市的脚步越来越近,中国患者今后不用花重金到国外购买。
“CheckMate-078是第一个在中国启动的PD-1抑制剂的临床研究,入组人群以中国患者为主。”身为首要研究者吴一龙表示,与化疗相比,免疫肿瘤治疗药物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显着延长二线治疗患者的生存期,降低32%的死亡风险,同时有效率提高了约4倍。这一研究结果首次证实了PD-1抑制剂在中国人群中的长期生存获益优势,使我们进一步探寻适合中国肺癌患者的肿瘤免疫治疗之路成为现实,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具有重大意义!“我们期待未来通过免疫肿瘤治疗在中国的进一步实践,探寻中国肺癌患者的免疫治疗精准之路,使肺癌真正成为慢性病。”
据悉,首个免疫肿瘤治疗药物已在中国递交上市申请,有望在今年为中国经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生物谷Bioon.com)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30岁戒烟成功,因肺癌死亡的概率不到2%:有5种症状的人,快戒烟
- 国家癌症中心首次公布各省癌症高发地图
- 乳腺癌的治疗模式与发展
- 跨国药企牵手本土医药融合加速,礼来本土化创新之路行深致远
- 肿瘤患者如何降低感染风险?
- 肺癌放疗进展盘点
- PE-cfDNA检测EGFR敏感突变适用于临床实践
- 食管癌全程优化管理迎接免疫2.0时代!
- PSMA PET成像让前列腺癌无处遁形
- KEYNOTE-394:让最大限度延长中晚期肝癌的OS成为可能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