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性抗体的包封和分子靶向或能治疗癌症脑转移
大约15-40%的癌症会在中枢神经系统(CNS)中发生转移,但目前几乎没有治疗方法。基于单克隆抗体的癌症治疗广泛成功,但由于药物到达肿瘤位置的水平较低,对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疗效有限。
为了增强当克隆抗体治疗脑转移的疗效,近日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Yunfeng Lu、Irvin S. Y. Chen和Masakazu Kamata教授课题组合作,开发了一种高分子包封抗体的新方法实现了脑转移灶的药物持续释放,从而增强了抗体治疗脑转移灶的疗效,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上,题为"Sustained delivery and molecular targeting of a therapeutic monoclonal antibody to metastases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of mice"。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在交联的两性离子聚合物层中包裹利妥昔单抗,随着交联剂逐渐水解,导致利妥昔单抗的持续释放,相对于游离的利妥昔单抗,抗体在CNS中的水平提高了约10倍。研究人员发现将这种纳米胶囊修饰CXCL13(CXCR5趋化因子受体配体,经常在B细胞淋巴瘤表面发现)后,一次注射就可以导致改善对非霍奇金淋巴瘤CVXR5阳性转移灶的控制,并清除异种移植的人骨髓-肝-胸腺小鼠模型的淋巴瘤。
该研究表明治疗性抗体的包封和分子靶向可能成为治疗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癌的一种选择。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这款EGFR靶向药「换个用法」就能破解「肺控脑不控」难题?控制率100%,中位PFS已超20个月!
- 8月重磅!药监局批准3款NK细胞,为肝癌、胃癌、肺癌等带来生命火种,最长无病生存近4年
- 在肝癌治疗中添加细胞疫苗可减缓癌症进展,病情无进展生存时间大幅度提升80%!
- 质子与光子全脑全脊髓照射治疗软脑膜病变的真实世界经验
- 年轻人胃癌发病率30年翻一番
- 聚焦生存差异|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短期与长期生存的相关因素分析
- 女演员片场呕血确诊癌症!本人崩溃发声
- 柳叶刀惊曝:AI让医生“自废武功” 癌症检出率崩盘
- 全球首个HER2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口服靶向药圣赫途在华获批
- 宗艾替尼在华获批,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