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免疫抑制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蛋白与细胞药物研究中心研究员万晓春及其研究团队在肿瘤免疫抑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论文"TIPE2 Specifies the Functional Polarization of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during Tumorigenesis"(《TIPE2特异性调控肿瘤发生过程中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的功能性极化》)在线发表于生物医学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上(DOI:10.1084/jem.20182005)。论文第一作者是助理研究员鄢德洪。
肿瘤微环境中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的存在是形成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的主要因素和减弱肿瘤免疫治疗效果的关键机制。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是一群异质性细胞,来源于骨髓祖细胞和未成熟髓系细胞,是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粒细胞的前体。在荷瘤小鼠的血液、脾脏和肿瘤组织及肿瘤患者的外周血和肿瘤组织存在大量MDSCs的扩增。MDSCs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抑制机体的获得性和天然抗肿瘤免疫,使肿瘤细胞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和攻击,促进肿瘤发生发展。因此靶向阻断MDSCs逆转肿瘤微环境免疫抑制状态的治疗策略是增强肿瘤免疫治疗效果的关键手段。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2(TIPE2)是一类专业的磷脂酰肌醇第二信使转运蛋白,特异性地表达于白细胞并调控其迁移过程中的极化改变。TIPE2在炎症与癌症转化过程中起到了分子桥梁的作用,一方面在肿瘤细胞中过表达诱导肿瘤细胞死亡,抑制肿瘤发生;另一方面通过负调T细胞和巨噬细胞的TCR和TLR信号抑制炎症从而促进肿瘤发生。但TIPE2是否能调控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中MDSCs功能还属未知。
万晓春团队经过深入研究发现,TIPE2通过上调C/EBPβ的表达来加速MDSCs向促肿瘤表型极化,从而促进肿瘤发生。而敲除TIPE2的MDSCs失去了其免疫抑制功能,延缓了肿瘤的进展和转移。这些结果揭示了TIPE2是一个促肿瘤MDSCs和抗肿瘤MDSCs相互转换的分子开关,是肿瘤免疫治疗新的潜在靶点。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亲戚,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读懂常见恶性肿瘤细胞的倍增时间,谋定而后动制定自己的治疗方案!
- 重磅!四抗ADC,来了!
- PD-L1抑制剂联合个体化肿瘤新抗原疫苗PGV001治疗尿路上皮癌!
- 来了解一下下一代肺癌免疫疗法以及进展情况
- “冻死”癌细胞!空调开低,抑制肿瘤生长!胃癌患者记得做好这3件事
- ROS1抑制剂己二酸他雷替尼斩获FDA重磅上市批准!
- 化疗联合抗PD-1或抗PD-L1治疗晚期PD-L1阴性鳞状细胞肺癌有效吗?
- 支气管洗涤液上清液作为新型液体活检标本,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基因组分析的价值
- 靶向治疗饮食红黑榜!吃错一口药效减半,这份救命饮食指南速存!
- 对多种肿瘤有效的DB-1310,EGFR阳性肺癌有效率44%,生存期显著延长!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