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乳腺癌肺转移调控新机制
2021年1月14日,Cancer Cel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胡国宏研究组题为Cathepsin C Promotes Breast Cancer Lung Metastasis by Modulating Neutrophil Infiltration and 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 Formation的最新研究成果,阐明了组织蛋白酶C(CTSC)在乳腺癌肺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及临床意义。
乳腺癌是发病率、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在包括乳腺癌在内的肿瘤类型中,转移是造成病人死亡的主要诱因。2017年,研究组在Nature Cell Biology上发表的研究成果表明,中性粒细胞在乳腺癌肺转移微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具体调控机制尚未清晰,阻碍了相关治疗策略的开发和应用。
研究组博士研究生肖炎森、李佳涛、丛敏、何大洒等在胡国宏的指导下,发现肿瘤分泌的CTSC可作为乳腺癌肺转移风险的一个血清学标记和治疗乳腺癌肺转移的新靶点。机制研究表明,CTSC通过调控转移微环境中中性粒细胞的浸润和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Ts)的形成,促进乳腺癌细胞发生肺转移。肿瘤分泌的CTSC通过酶切激活中性粒细胞膜定位PR3促进中性粒细胞中IL-1β的成熟和释放,从而上调中性粒细胞NF-κB信号通路和IL-6、CCL3等细胞因子的分泌,进而增加肺转移微环境中中性粒细胞的累积。同时,肿瘤分泌的CTSC通过PR3-IL-1β-p38/MAPK上调中性粒细胞ROS水平,诱导中性粒细胞产生中NETs进而降解肺转移微环境中抗肿瘤因子TSP-1。对自发肺转移的原位移植模型小鼠施用特异性抑制CTSC的临床二期小分子化合物AZD7986后,显着抑制乳腺癌肺转移的发生。
研究发现,CTSC是乳腺癌肺转移中具有标记作用和功能的分子,说明了微环境对癌细胞转移的重要调控作用,为治疗乳腺癌病人的肺转移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生物谷Bioon.com)
文章摘自网络,侵删
同类文章排行
- 读懂常见恶性肿瘤细胞的倍增时间,谋定而后动制定自己的治疗方案!
- 重磅!四抗ADC,来了!
- PD-L1抑制剂联合个体化肿瘤新抗原疫苗PGV001治疗尿路上皮癌!
- 来了解一下下一代肺癌免疫疗法以及进展情况
- “冻死”癌细胞!空调开低,抑制肿瘤生长!胃癌患者记得做好这3件事
- ROS1抑制剂己二酸他雷替尼斩获FDA重磅上市批准!
- 化疗联合抗PD-1或抗PD-L1治疗晚期PD-L1阴性鳞状细胞肺癌有效吗?
- 支气管洗涤液上清液作为新型液体活检标本,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基因组分析的价值
- 靶向治疗饮食红黑榜!吃错一口药效减半,这份救命饮食指南速存!
- 对多种肿瘤有效的DB-1310,EGFR阳性肺癌有效率44%,生存期显著延长!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