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细胞外囊泡DNA分子逻辑运算与乳腺癌分子分型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孙佳姝课题组与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韩达课题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教授张少华合作,在肿瘤细胞外囊泡DNA分子逻辑运算与乳腺癌分子分型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 Tumor-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Using Thermophoresis-Mediated DNA Computation为题,在线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上。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由细胞分泌的含有蛋白质与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纳米尺度(30-1000 nm)脂质囊泡,通过运输活性分子参与细胞通讯,是肿瘤液体活检的重要靶标之一。孙佳姝课题组致力于高灵敏、高特异的EV分子标志物检测研究,提出了微流控热泳EV测量新理念。针对EV尺寸小、分离难、分子识别效率低等问题,构建了微流控热泳适体检测平台,实现了均相介质中EV的快速高效(>1400倍)富集与表面蛋白图谱高灵敏测量,并用于癌症早期诊断和分类(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2019, 3, 183-193)。针对EV内microRNA含量少,检测灵敏度低等问题,构建了球形核酸分子探针(nanoflare),结合微流控热泳测量平台,实现了0.5微升血清样本中EV microRNA的高灵敏检测,并用于ER+乳腺癌的早期诊断(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20, 142, 4996-5001)。
分子逻辑运算的快速发展为单生物颗粒水平多种标志物同时测量提供了新思路。该研究选取泛肿瘤蛋白标志物EpCAM和乳腺癌标志物HER2作为输入信号(Input),构建DNA分子逻辑门(AND),利用杂交链式反应(hybridization chain reaction,HCR)和微流控热泳汇聚放大输出信号(Output),实现了乳腺癌肿瘤EV(HER2+,EpCAM+)的高灵敏精准检测。临床乳腺癌病人血清样本检测结果显示,HER2+,EpCAM+ EV可以提供更丰富准确的肿瘤信息,并用于乳腺癌精准诊断与HER2分子分型。该方法为基于EV的肿瘤液体活检提供了新工具。(生物谷Bioon.com)
文章摘自网络,侵删
同类文章排行
- 读懂常见恶性肿瘤细胞的倍增时间,谋定而后动制定自己的治疗方案!
- 重磅!四抗ADC,来了!
- PD-L1抑制剂联合个体化肿瘤新抗原疫苗PGV001治疗尿路上皮癌!
- 来了解一下下一代肺癌免疫疗法以及进展情况
- “冻死”癌细胞!空调开低,抑制肿瘤生长!胃癌患者记得做好这3件事
- ROS1抑制剂己二酸他雷替尼斩获FDA重磅上市批准!
- 化疗联合抗PD-1或抗PD-L1治疗晚期PD-L1阴性鳞状细胞肺癌有效吗?
- 支气管洗涤液上清液作为新型液体活检标本,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基因组分析的价值
- 靶向治疗饮食红黑榜!吃错一口药效减半,这份救命饮食指南速存!
- 对多种肿瘤有效的DB-1310,EGFR阳性肺癌有效率44%,生存期显著延长!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