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ranostics:肿瘤细胞如何在机体血液中伪装自己来避免被宿主所发现?
血小板在肿瘤发生过程中扮演着积极参与者的角色,尽管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其确切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对肿瘤细胞的直接影响效应;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Theranostics上题为“Exchange of cellular components between platelets and tumor cells: impact on tumor cells behavior”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肿瘤细胞或许会冒充血小板,从而使其在宿主机体血液中并不会被检测到。
这一研究发现或许有望帮助研究人员阐明癌细胞发生转移的机制,其不仅能更好地帮助研究人员理解肿瘤发生的过程,还能帮助开发拦截肿瘤扩散传播过程的新型疗法。转移是癌症相关死亡发生的主要原因,由于来自原发性肿瘤位点的肿瘤细胞会释放到血液中,并在血液中转移到宿主机体其它器官且创建一种次级肿瘤,这些细胞被称之为循环肿瘤细胞(CTCs,Circulating Tumor Cells),尽管其作为癌症生物标志物具有一定的预后和预测价值,但科学家们对其生物学特性知之甚少,循环肿瘤细胞不仅能从肿瘤部位脱离,其还能抵御来自宿主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并在远端器官处定植。
这篇研究报告中,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首次阐明,血小板或许能将注入脂质、蛋白质和核糖核酸等特殊的生物分子转移到循环肿瘤细胞中,从而帮助这些细胞在血液中不会宿主机体所识别,话句话说,肿瘤细胞能获得血小板的部分配置,从而诱骗机体以为其是血小板,从而就能促进癌细胞迅速扩散到机体其它器官中。
本文研究揭示了血小板如何在表型上、遗传特性上以及在功能上修饰肿瘤细胞,这或许能帮助揭示哪些血小板能通过与循环肿瘤细胞相互作用并对其进行修饰来在癌症转移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
综上,本文研究结果首次阐明,血小板能通过不同的机制来高效转移脂质、蛋白质和RNA来“教育”肿瘤细胞,此外,研究者还发现,肿瘤细胞和循环肿瘤细胞或许会获得高度动态特性和侵袭性的表型,这或许是因为血小板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所致,包括EMT、干性表型和高增殖率等。(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处:
Alba Rodriguez-Martinez, Iris Simon-Saez, Sonia Perales, et al. Exchange of cellular components between platelets and tumor cells: impact on tumor cells behavior, Theranostics (2022). DOI: 10.7150/thno.64252
文章摘自网络,侵删
同类文章排行
- 读懂常见恶性肿瘤细胞的倍增时间,谋定而后动制定自己的治疗方案!
- 重磅!四抗ADC,来了!
- PD-L1抑制剂联合个体化肿瘤新抗原疫苗PGV001治疗尿路上皮癌!
- 来了解一下下一代肺癌免疫疗法以及进展情况
- “冻死”癌细胞!空调开低,抑制肿瘤生长!胃癌患者记得做好这3件事
- ROS1抑制剂己二酸他雷替尼斩获FDA重磅上市批准!
- 化疗联合抗PD-1或抗PD-L1治疗晚期PD-L1阴性鳞状细胞肺癌有效吗?
- 支气管洗涤液上清液作为新型液体活检标本,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基因组分析的价值
- 靶向治疗饮食红黑榜!吃错一口药效减半,这份救命饮食指南速存!
- 对多种肿瘤有效的DB-1310,EGFR阳性肺癌有效率44%,生存期显著延长!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