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疗再挑战的生存预后如何?
2024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于9月13日-17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这是一场汇聚全球智慧的学术盛宴,是医学研究者们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探讨前沿诊疗策略、交流经验的高质量舞台。
在本届ESMO的壁报专场中,一项研究回顾性分析了真实世界中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再挑战治疗晚期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基于此,研究团队构建了一个列线图模型,用于预测患者的生存情况。
研究探讨了交叉线免疫治疗在晚期原发性肺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构建和验证了一个预后列线图模型。
研究方法
该研究对2018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中国九家癌症中心接受免疫治疗再挑战的晚期肺癌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影响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构建了一个列线图模型,用于预测接受免疫治疗再挑战患者的总生存期(OS)。
研究结果
研究共纳入263例符合条件的肺癌患者。中位随访29.2个月,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3.7个月(95% CI:3.0-4.4),中位OS为21.1个月(95% CI:18.5-23.7),客观缓解率(ORR)为14.1%,疾病控制率(DCR)为68.5%。
在初次免疫治疗中,PFS≥6个月的患者在再次挑战免疫治疗时的PFS显著优于PFS<6个月的患者(4.7 vs. 3.4,HR=0.738,95% CI:0.574–0.948,P=0.017)。此外,初次免疫治疗的最佳反应为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的患者,其OS显著长于疾病稳定(SD)或疾病进展(PD)的患者(25.1 vs. 19.1个月,HR=0.663,95% CI:0.480–0.916,P=0.013)。进一步分析显示,初始临床分期为IIIB/C、转移病灶数<2、初次免疫治疗线数≤2、初次免疫治疗的最佳反应为CR/PR,以及因免疫相关毒性中断治疗,可能是患者在重新接受免疫治疗时获益的潜在因素。研究团队建立的列线图模型能够高精度预测患者生存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该研究表明,免疫治疗再挑战在肿瘤复发后的应用是一种安全且可行的治疗策略,尤其适用于肿瘤负荷较低、初次免疫治疗PFS较长,以及肿瘤缩小效果显著的患者群体。
文章摘自网络,侵删
同类文章排行
- 这款EGFR靶向药「换个用法」就能破解「肺控脑不控」难题?控制率100%,中位PFS已超20个月!
- 8月重磅!药监局批准3款NK细胞,为肝癌、胃癌、肺癌等带来生命火种,最长无病生存近4年
- 在肝癌治疗中添加细胞疫苗可减缓癌症进展,病情无进展生存时间大幅度提升80%!
- 质子与光子全脑全脊髓照射治疗软脑膜病变的真实世界经验
- 年轻人胃癌发病率30年翻一番
- 聚焦生存差异|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短期与长期生存的相关因素分析
- 女演员片场呕血确诊癌症!本人崩溃发声
- 柳叶刀惊曝:AI让医生“自废武功” 癌症检出率崩盘
- 全球首个HER2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口服靶向药圣赫途在华获批
- 宗艾替尼在华获批,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