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疗再挑战的生存预后如何?
2024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于9月13日-17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这是一场汇聚全球智慧的学术盛宴,是医学研究者们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探讨前沿诊疗策略、交流经验的高质量舞台。
在本届ESMO的壁报专场中,一项研究回顾性分析了真实世界中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再挑战治疗晚期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基于此,研究团队构建了一个列线图模型,用于预测患者的生存情况。
研究探讨了交叉线免疫治疗在晚期原发性肺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构建和验证了一个预后列线图模型。
研究方法
该研究对2018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中国九家癌症中心接受免疫治疗再挑战的晚期肺癌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影响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构建了一个列线图模型,用于预测接受免疫治疗再挑战患者的总生存期(OS)。
研究结果
研究共纳入263例符合条件的肺癌患者。中位随访29.2个月,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3.7个月(95% CI:3.0-4.4),中位OS为21.1个月(95% CI:18.5-23.7),客观缓解率(ORR)为14.1%,疾病控制率(DCR)为68.5%。
在初次免疫治疗中,PFS≥6个月的患者在再次挑战免疫治疗时的PFS显著优于PFS<6个月的患者(4.7 vs. 3.4,HR=0.738,95% CI:0.574–0.948,P=0.017)。此外,初次免疫治疗的最佳反应为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的患者,其OS显著长于疾病稳定(SD)或疾病进展(PD)的患者(25.1 vs. 19.1个月,HR=0.663,95% CI:0.480–0.916,P=0.013)。进一步分析显示,初始临床分期为IIIB/C、转移病灶数<2、初次免疫治疗线数≤2、初次免疫治疗的最佳反应为CR/PR,以及因免疫相关毒性中断治疗,可能是患者在重新接受免疫治疗时获益的潜在因素。研究团队建立的列线图模型能够高精度预测患者生存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该研究表明,免疫治疗再挑战在肿瘤复发后的应用是一种安全且可行的治疗策略,尤其适用于肿瘤负荷较低、初次免疫治疗PFS较长,以及肿瘤缩小效果显著的患者群体。
文章摘自网络,侵删
同类文章排行
- 读懂常见恶性肿瘤细胞的倍增时间,谋定而后动制定自己的治疗方案!
- 重磅!四抗ADC,来了!
- PD-L1抑制剂联合个体化肿瘤新抗原疫苗PGV001治疗尿路上皮癌!
- 来了解一下下一代肺癌免疫疗法以及进展情况
- “冻死”癌细胞!空调开低,抑制肿瘤生长!胃癌患者记得做好这3件事
- ROS1抑制剂己二酸他雷替尼斩获FDA重磅上市批准!
- 化疗联合抗PD-1或抗PD-L1治疗晚期PD-L1阴性鳞状细胞肺癌有效吗?
- 支气管洗涤液上清液作为新型液体活检标本,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基因组分析的价值
- 靶向治疗饮食红黑榜!吃错一口药效减半,这份救命饮食指南速存!
- 对多种肿瘤有效的DB-1310,EGFR阳性肺癌有效率44%,生存期显著延长!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