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三特异性抗体加入赛道,治疗前景如何?
2024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于9月13日-17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这是一场汇聚全球智慧的学术盛宴,是医学研究者们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探讨前沿诊疗策略、交流经验的高质量舞台。
在本届ESMO中,来自广东省人民医院杨衿记教授团队的一项研究评估了一种新型EGFR/cMET/cMET三特异性抗体GB263T在晚期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人类I/II期研究的新结果。
研究背景
GB263T是一种新型三特异性抗体,靶向EGFR和cMET,采用了两种可识别cMET不同表位的人源化VHH抗体设计。研究者在本次大会上报告了GB263T在晚期EGFR突变NSCLC患者中的I期临床研究结果(NCT05332574)。
研究方法
这项多中心的I/II期研究旨在评估GB263T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初步疗效,并确定推荐的II期剂量(RP2D)。I期研究包括剂量递增和剂量扩展阶段。入组患者为接受过EGFR-TKI和铂类化疗的EGFR突变NSCLC患者。GB263T在前两个28天周期内每周静脉注射140-1680 mg的GB263T,随后每两周一次,直至患者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
研究结果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共有15例患者接受了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过第三代EGFR-TKI和铂类化疗。在14例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观察到2例部分缓解(PR)和6例疾病稳定(SD)。在第三代EGFR-TKI治疗后进展的EGFR敏感突变患者亚组中,接受有效治疗剂量为1260/1680 mg的7例患者中,确认的客观缓解率(ORR)为28.6%(2/7)。此外,3例在第三代EGFR-TKI治疗后出现cMET改变的患者表现出显著的临床获益,其中2例达到PR,1例维持了持久的SD。截至数据截止时,840 mg剂量组的最长治疗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
安全性方面,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为皮疹(60.0%)、疲劳(40.0%)、甲沟炎(40.0%)和输液相关反应(33.3%),且均为1-2级。仅有1例患者出现了≥3级的TRAE,即3级口腔黏膜炎,这是在1680 mg剂量下报告的剂量限制性毒性(DLT),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此外,1例患者因1级间质性肺病(ILD)停止治疗,该患者此前接受过HER3 ADC治疗,并已表现出ILD样的轻微影像学改变。未发生因AE导致的死亡。
研究结论
治疗剂量为1260-1680mg的GB263T在经治的EGFR突变NSCLC患者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
同类文章排行
- 这款EGFR靶向药「换个用法」就能破解「肺控脑不控」难题?控制率100%,中位PFS已超20个月!
- 8月重磅!药监局批准3款NK细胞,为肝癌、胃癌、肺癌等带来生命火种,最长无病生存近4年
- 在肝癌治疗中添加细胞疫苗可减缓癌症进展,病情无进展生存时间大幅度提升80%!
- 质子与光子全脑全脊髓照射治疗软脑膜病变的真实世界经验
- 年轻人胃癌发病率30年翻一番
- 聚焦生存差异|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短期与长期生存的相关因素分析
- 女演员片场呕血确诊癌症!本人崩溃发声
- 柳叶刀惊曝:AI让医生“自废武功” 癌症检出率崩盘
- 全球首个HER2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口服靶向药圣赫途在华获批
- 宗艾替尼在华获批,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