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食与癌症关系揭秘!这三种主食换着吃,或可降低癌症风险
主食真的和癌症之间有关系吗?换个吃法,真的能影响生死?我一辈子在医院从事内科和慢性病管理工作,接触最多的就是高血压、糖尿病和癌症患者。常说癌症是吃出来的,更准确来讲,是吃得不对、吃得太久才出问题。很多人中年后才注意饮食,早年白米白面、精制主食吃个不停,身体早被高糖、高升糖的结构拖累。那主食怎么吃更好?有没有能减少癌症风险又对身体有益的替代品?
有位退休大爷,曾患肠息肉,术后改掉吃细粮习惯,早晚吃一两个玉米面窝头。一年后复查肠镜,肠道状态比手术前稳定许多。玉米面窝头结构特殊,并非空有热量。玉米面富含不溶性膳食纤维,进入肠道不被吸收、不参与升血糖,作用是“打扫”,像刷子一样带走肠道残留的胆汁酸、脂肪代谢产物、致突变物质。研究发现这类纤维对预防结直肠癌效果显著,能降低风险、减少慢性炎症反应,而慢性炎症是癌变早期的重要“火种”。米面窝头升糖慢,不刺激胰岛素剧烈波动,能让肠道通畅,减少毒物停留,避免肠道成“垃圾中转站”。大爷后来把窝头做出花样,吃得香且未复发。
有个文案工作的年轻人,常久坐、加班、吃外卖,胃肠不适、体重猛增、肝功能不正常。虽没得病,但指标全线预警。我建议他把主食从白米饭换成燕麦为主的杂粮粥。三个月后,代谢数据明显改善,脂肪肝趋势也逆转。很多人以为燕麦只是“减肥专用”,其实它关键作用是帮身体“调节状态”。燕麦中的β -葡聚糖是可溶性膳食纤维,在肠道形成胶状物质,延缓糖分吸收、稳定胆固醇水平。肠道健康,毒素代谢顺畅,全身炎症反应减少,癌症风险降低。研究表明,慢性炎症和胰岛素抵抗是许多癌症的背景环境,吃太多精细主食,血糖、胰岛素频繁波动,刺激异常细胞生长。而燕麦低升糖、慢吸收,打破这个循环,温和、稳定、长期供能。年轻人后来早餐改成加坚果和牛奶的燕麦粥,精神好且胃口规律。
一位退休老厨师,常年吸油烟,体检查出肺部小结节,无奈改口味。他以前瞧不上红薯,吃后发现肚子舒服、便也通畅,状态不同了。红薯虽是碳水,但不是普通淀粉堆,富含多酚类物质,如花青素、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天然抗氧化剂。抗氧化影响身体细胞面对自由基攻击时的修复能力,癌细胞产生多源于氧化损伤、基因突变、炎症反应。若身体有足够抗氧化保护,早期病变难以出现。红薯膳食纤维含量高,还有“抗性淀粉”,不像普通米饭在小肠被吸收,而是到大肠被益生菌当“食物”。肠道菌群释放短链脂肪酸,能保护肠道黏膜、抑制致癌物活性。研究表明,高抗性淀粉饮食人群结肠癌发病率显著低于普通碳水摄入人群。老厨师坚持一周吃三四次红薯,血糖没升,肠道通了,人也精神了。
很多人想降低癌症风险,总盯着戒烟戒酒、吃保健品、查肿瘤标志物,其实日常主食才是关键入口。主食是每天摄入量最大、最频繁的碳水来源,对身体节律的干扰或滋养是长期累积的。选对主食,代谢系统更平稳,肿瘤喜欢代谢紊乱、循环慢、内环境混乱的身体。换主食不是完全不吃白米饭,也不是不沾细粮,而是调整比例和思路。玉米面窝头、燕麦、红薯,分别负责清肠、控糖、抗氧化,轮着吃、搭配吃,比吃十种药、查十次体还踏实。癌症不怕大风大浪,就怕这种不声不响的“慢好”,这三种主食就是“慢”的基础,坚持吃,身体会感恩。
同类文章排行
- 读懂常见恶性肿瘤细胞的倍增时间,谋定而后动制定自己的治疗方案!
- 重磅!四抗ADC,来了!
- PD-L1抑制剂联合个体化肿瘤新抗原疫苗PGV001治疗尿路上皮癌!
- 来了解一下下一代肺癌免疫疗法以及进展情况
- “冻死”癌细胞!空调开低,抑制肿瘤生长!胃癌患者记得做好这3件事
- ROS1抑制剂己二酸他雷替尼斩获FDA重磅上市批准!
- 化疗联合抗PD-1或抗PD-L1治疗晚期PD-L1阴性鳞状细胞肺癌有效吗?
- 支气管洗涤液上清液作为新型液体活检标本,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基因组分析的价值
- 靶向治疗饮食红黑榜!吃错一口药效减半,这份救命饮食指南速存!
- 对多种肿瘤有效的DB-1310,EGFR阳性肺癌有效率44%,生存期显著延长!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