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癌症药物网! 收藏本站 在线留言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癌症药物网

专一的癌症药物网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400-700-0899

  • LAG3 能否掀起免疫治疗下一波热潮?

    今年3月,BMS靶向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CD223)的单抗药物Relatlimab联合Nivolumab(O药)获批用于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作为首款获得FDA批准的LAG3单抗组合疗法,LAG3或将成为继PD-1和CTLA-4之后第三个应用于临床的热门流量免疫检查点!

  • 努力使精准诊疗前移,让更多ALK阳性肺癌患者尽早受益

    作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两大经典突变之一,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NSCLC患者的诊疗模式,近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一刀切”的化疗已经让位于精准靶向治疗药物,以克唑替尼为代表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类靶向药,在临床实践中已体现了明确的生存获益,能够帮助更多患者实现长达五年、七年乃至更久的长期生存。

  • 这些肺癌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治疗效果反而更好!

    肺癌患者在免疫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常见的有甲状腺炎、皮疹、腹泻等;严重的有免疫性心肌炎、间质性肺炎,可能危及生命,需要停药或者应用激素治疗。

  • 呋喹替尼+免疫治疗为MSS型直肠癌患者带来长期生存

    结直肠癌(CRC)约25%的患者在初诊时已经发生了转移,基本丧失了手术的机会[1]。随着医学诊疗水平的不断进步,针对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的治疗手段也更加多样。除传统的放疗、化疗模式外,靶向与免疫治疗也为mCRC患者迎来了更多、更好的治疗选择。免疫治疗进展尚集中于微卫星高度不稳定/错配修复缺陷(MSI-H/dMMR)CRC,而对于微卫星稳定(MSS)型CRC,免疫单药治疗疗效有限。目前研究的热点在于能否联合免疫与抗血管生成药物,从而提高治疗疗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林晓琳医生分享了一例MSS型直肠癌患者的诊疗经过,在呋喹替尼+PD-1的三线治疗后,无进展生存期(PFS)>24个月,总生存期(OS)超过49个月。

  •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对转移性肝外胆管癌产生持久反应

    胆管癌(CCA)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恶性肿瘤,总生存期较差。尽管一线标准化疗(吉西他滨加顺铂)联合免疫治疗已取得积极疗效,可延长生存期,但疗效仍不尽如人意需要探索新的治疗方式。近期一篇来自华西医院的研究报告了一名转移性肝外CCA患者的病例,该患者在吉西他滨加卡培他滨化疗进展后,对帕博利珠单抗和nab-紫杉醇的联合治疗取得了持久的反应和良好的耐受性。

  • 双特异性肿瘤转化纳米颗粒,让实体瘤治疗不再难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类对癌症以及自身免疫系统的认知愈渐加深,科学家们也意识到免疫系统才是对抗肿瘤和癌症最锋利的武器。得益于此,近年来,肿瘤免疫疗法蓬勃发展,为广大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 两篇论文利用三维生物打印的肿瘤模型测试化疗药物和CAR-T细...

    研究人员成功地三维生物打印出乳腺癌肿瘤,并在一项突破性的研究中对它们进行了治疗,以更好地了解这种作为全球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的疾病。这一科学上的首次创举为肿瘤模型的精确制作奠定了基础。

  • MSKCC发布肺癌液体活检重磅成果!大型国际队列证实,ctD...

    肺癌液体活检 | ctDNA

  • 南医大团队发表胃癌研究最新成果,揭示病理学特征在胃癌中的预后...

    当前的肿瘤淋巴结转移 (TNM) 分期系统无法为胃癌患者的预后和辅助化疗获益提供足够的信息。病理组学是建立在数字病理学基础上的一个新兴领域,可能会改善临床管理。因此,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病理学特征 (PS GC ),它源自苏木精和伊红染色载玻片的多种病理组学特征。

  • “粉红杀手”乳腺癌攻克有望?这款疫苗使乳腺癌十年生存率达80...

    目前,乳腺癌是全球及中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226万,超越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整体乳腺癌防治形势都更为严峻,每年新发病例数量约40-42万,发病率以2%-4%的幅度增长。当下,积极探索乳腺癌的有效治疗方案是控制这一形势的重中之重。

  • 代谢酶搞副业,癌王狂喜!

    该团队的研究工作揭示了代谢酶GOT2的非经典非代谢功能,证明GOT2还可以通过结合核内脂肪酸配体调控PPARδ转录活性,从而干预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并对肿瘤生长免疫环境产生影响。

  • 让最毒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病风险翻倍,BRCA1的这个变化要警...

    抑癌基因BRCA1胚系致病性基因突变会显著增加女性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1]。机制上,BRCA1胚系突变引起BRCA1表达或功能受损,从而削弱同源重组修复系统,导致DNA损伤累积,甚至三阴性乳腺癌(TNBC)和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GSOC)的发生。

  • 一种特殊的干细胞蛋白或会促进髓母细胞瘤患儿疾病的复发

    复发特异性靶向治疗联合DNA修复抑制或许有望作为一种潜在的治疗性策略来治疗受髓母细胞瘤复发影响的患者。

  • 伊鲁阿克有望成为ROS1阳性NSCLC治疗新选择 为更多患者...

    伊鲁阿克是齐鲁制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高选择性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临床前研究数据显示,伊鲁阿克对不同融合类型及耐药突变的ALK和ROS1阳性的肿瘤细胞均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在动物实验中也显示出优秀的抗肿瘤作用。

  • 首次使用CRISPR向T细胞插入新抗原治疗癌症,为个性化癌症...

    CAR-T细胞疗法已经在血液类肿瘤中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治疗效果,FDA也已经批准了多款CAR-T疗法上市。然而,CAR-T在治疗实体瘤方面仍然存在挑战。其中一个原因是CAR-T细胞附着于肿瘤外部,不易向肿瘤内渗透,因此对实体瘤效果不佳。而TCR-T细胞疗法成为攻克实体瘤的一种有潜力的方法。

  • 揭开癌细胞长生不死之谜,TPP1和TERT启动子突变,协同延...

    真核生物细胞的每条染色体末端都包含着一种被称为端粒(Telomere)的结构,它是一段 TTAGGG 高度重复系列与蛋白质组成的复合体。端粒的存在有两个作用:一是保护染色体上的基因编码区并防止它们被破坏。二是作为一个生命时钟,控制着细胞可以分裂的次数。

  • 记录总数:7090 | 页数:444  <...6667686970717273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