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癌症研究所曾经发表了26种可抗癌的食物,莴笋在其中排行第二名,但单纯依靠吃莴笋来抗癌并不切实际。一方面是因为莴笋中抗氧化物的含量有限,想要达到实验中抗癌的效果,需要一次吃几十斤才可以,这样的吃法并不现实。而且莴笋进入人体之后,营养物质经过消化酶分解之后,可能会出现损失失去某些功效。
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在法国巴黎召开,会议以口头报告的形式公布了呋喹替尼的最新试验结果:在pMMR/MSS型难治性mCRC患者治疗中,呋喹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疗效良好,且安全性可控。
其实电离辐射才是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研究发现,接受过大量电离辐射的人,患甲状腺癌、甲状腺结节的风险要比一般人更高。
由于腹痛多与胃肠道疾病有关,因此超过60%的胰腺癌会被误诊为胃病、慢性胆囊炎,其实胰腺癌也可能会造成餐后腹痛——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张太平表示,就餐以后,胰液开始分泌,当肿瘤刚好压迫胰管,就可能造成胰管引流不畅,同时胰管压力升高,就会造成腹痛加重。
已婚的女性确实更容易患妇科病,世界卫生组织曾进行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40%的女性都患有程度不同的妇科疾病,已婚女性占70%以上。其中,我国女性宫颈癌的发病率占全球的1/3,每年新发的宫颈癌病例大约有46万,死亡病例达25万例。
临床上约9成的肺癌是由吸烟引起,吸烟者罹患肺癌的风险比吸烟人群增加了18倍。除肺癌外,吸烟还会增加口腔癌、食管癌、喉癌、胃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病风险。
美国杜克大学癌症生物学博士李治中提到,有的癌症和先天基因有密切的关系,随着医疗水平越来越好,一部分致癌基因有机会传递给后代,所以和基因有关的癌症有所增加。
一项发表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的新研究,通过进行长达10.9年的随访调查,总共有378位参与者确诊患上了子宫癌。研究人员发现,使用化学直发剂后与女性罹患子宫癌风险升高有相关性,特别是直发剂使用越频繁,患癌风险就越高。
莴笋的确对身体有多好处,不管是防癌抗癌,还是缓解放化疗的副作用,单靠饮食是不科学的,均衡且合理搭配饮食才是最关键的。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王昆表示,当体内存在炎症时,体内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 -1 和C反应蛋白(CRP)等会持续分泌,这些物质均是促炎细胞因子。长期超标分泌,会让身体免疫应激反应弱化,容易提高心血管疾病、癌症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如慢性炎症会导致DNA损伤,诱发DNA突变,继而导致癌症发生。
肺癌常见咳嗽、咯血、胸痛、皮肤变化、关节肿痛、内分泌紊乱等表现,针对肺癌高危人群,包括吸烟、二手烟暴露、慢性肺阻、石棉烟尘暴露、一级家属中有肺癌史者,一旦发现身体有类似症状,还是建议尽早进行肺癌筛查。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脏外科郭荣平、韦玮团队牵头,联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共5家中心,共同完成了一项针对存在微血管侵犯(MVI)的肝癌患者术后给予辅助性FOLFOX方案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对比常规随访的前瞻性III期临床研究。
肠道微生物群参与免疫调节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功效。单臂 II 期 CAVE-mCRC 和 CAVE-LUNG 临床试验分别研究了西妥昔单抗 + avelumab 联合治疗 RAS 野生型(WT)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和化疗难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
在 CDKN2A 中 PV 携带者中 PDAC 的发生率很高。这提供了证据表明,在这样一个高风险人群中进行监测可以发现早期 PDAC,并提高可切除性和存活率。
曲妥珠单抗的耐药机制主要包括 HER2 基因突变、PI3K/AKT 信号通路异常激活、肿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宿主免疫调控、上皮-间质转化、表观遗传学影响等。
曲妥珠单抗的耐药机制主要包括 HER2 基因突变、PI3K/AKT 信号通路异常激活、肿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宿主免疫调控、上皮-间质转化、表观遗传学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