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研究表明,腰围每增加11厘米,与肥胖相关的十种癌症总体发病风险增加13%,其中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高达22%。
心理免疫学理论认为,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与患者的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当一个人长期处于焦虑、紧张、抑郁和绝望的负性情绪状态时,就会导致神经内分泌紊乱,大大降低抗病免疫监控能力,进而影响免疫系统识别和消灭癌细胞的监视作用,易导致细胞转化和突变。
根据正大天晴此前新闻稿,这项临床已经在8月16日启动全国招募,国内计划入组375人。其试验主要终点为按照RECIST1.1标准由IRC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期(OS)、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疾病缓解期(DOR)等。
《自然-癌症》的一项新研究通过改造CAR-T细胞,成功地在小鼠中阻止了神经母细胞瘤的生长。这意味着通常来说只对血液肿瘤有较好疗效的CAR-T细胞,也能在实体瘤中发挥作用了。
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最新公示,罗氏(Roche)公司1类新药RO7030816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拟开发用于:复发/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公开资料显示,这是一款名为mosunetuzumab的双特异性抗体,可同时靶向CD20和CD3,能够起到T细胞连接器(T-cellengager)的作用。
今日(9月26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公示显示,药明巨诺的JWCAR129(靶向BCMA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获得一项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拟开发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公开资料显示,这是药明巨诺在中国申报的第二款CAR-T产品,该公司的首款CAR-T产品瑞基奥仑赛已于9月初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特定的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
而对于肺癌患者来说,蛋白质在治疗期间更是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保证蛋白质的摄入一方面有利于减少肺癌患者肌肉丢失,另一方面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及为白细胞再生提供原料。今天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蛋白质的自我介绍吧。
心理免疫学理论认为,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与患者的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当一个人长期处于焦虑、紧张、抑郁和绝望的负性情绪状态时,就会导致神经内分泌紊乱,大大降低抗病免疫监控能力,进而影响免疫系统识别和消灭癌细胞的监视作用,易导致细胞转化和突变。
晚期HCC的复发或转移通常包括肝内和肝外病变,肺是晚期HCC最常见的肝外转移部位。肝癌出现肺转移常会造成咳嗽、咳血、气急、胸闷、发热等症状。而发生肺转移时还可能出现肿瘤压迫的症状。肝癌转移到肺部后,患者身体更差,且病情较重,已经失去手术的治疗最佳时机。而随着精准治疗的盛行,靶向免疫治疗也开始再肝癌肺转移治疗中崭露头角。
免疫疗法已经证实可以显著改善特定癌症患者的预后,但仍有许多患者对治疗没有反应。CAR-T在血液肿瘤领域中强有力的治疗能力有目共睹,但对实体瘤效果有限。根据2019年全球数据指出:约90%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是由实体瘤引起,血液肿瘤仅仅是众多恶性肿瘤之中较小的一部分。在2019年,更是开发出了全球首个上市CAR-T产品Kymriah的诺华宣布,放弃对实体瘤领域CAR-T的研究计划,业界一片哗然。就连制药巨头都难以应对CAR-T在实体瘤研究方面的挑战。为此,CAR-M技术应运而生,突破壁垒!攻克实体瘤的城池堡垒,CT-0508有了一席之地!
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近日召开,作为全球最盛大的肿瘤学盛会之一,一众重磅研究纷纷亮相。其中重磅抗体药物偶联物(ADC)——Enhertu(DS8201)多项研究结果亮相,横扫四大癌种神药本色不减。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DS8201的最新进展。
“中国式抗癌”,可解读为癌症患者在中国癌症治疗体系下,对癌症认识存在的致命偏差,或接受错误的治疗观念而造成的过度治疗,以及为了长生存而盲目追求毫无依据的神药。
随着FDA批准的几款CAR-T细胞药品上市,CAR-T细胞疗法对于治疗实体肿瘤的研究也在火热开展中,甚至有研究表明CAR-T细胞疗法在治疗晚期肝癌患者上取得了良好的初期治疗效果[1-3],那么CAR-T是否也能成为肺癌治疗的一名虎将?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今年5月26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我国吸烟人数超3亿,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6.6%。当下,我国每年已有约100万人因吸烟失去生命。
9月23日,亚盛医药(6855.HK)宣布,公司在研原创新药MDM2-p53抑制剂alrizomadlin(APG-115)获得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的快速通道资格(FTD),用于经肿瘤免疫治疗后的复发/难治性不可切除/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此前,APG-115已获得FDA授予的五项孤儿药资格认证(ODD),其中一项适应症为IIB-IV期黑色素瘤。
9月23日,CDE官网显示,和记黄埔HMPL-760胶囊临床试验申请获得药监局的批准,用于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