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肿瘤发生的解剖部位起源,胆道恶性肿瘤(BTC)可分为胆管癌(包括肝内胆管癌、肝门部胆管癌、肝外胆管癌)和胆囊癌。既往临床学界对其规范化诊疗模式仍存有分歧,近年来,伴随着新型治疗手段的涌现、治疗理念的革新以及相关中外权威指南共识的制定,BTC诊疗模式已从非专科模式转变到专科化模式,并且正在从单学科治疗模式转变为MDT治疗模式,BTC的全程规范化诊疗模式的推动已是大势所趋。
17日,妻子“小雨点妈妈”发布讣告称,爱人“陈班长”去世。妻子称陈班长18岁当兵,34岁退役后查出淋巴癌晚期,因病不幸逝世,年仅36岁,女儿两周前刚满3岁。
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持续提升,已由2015年的40.5%上升至2022年的43.7%。但同时,癌症总体防控形势仍然严峻。
亚盛医药APG-2575上市申请获受理 “叫板”艾伯维血液肿瘤明星药物
科技日报讯(记者刘霞)瑞典皇家理工学院、乌普萨拉大学科学家合作研制出一种新型精准抗体药物。这种抗体结合了3种不同功能,能增强T细胞对癌瘤的影响,有望治疗多种类型的癌症。相关论文发表于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
第66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定于2024年12月7日-10日在美国圣迭戈召开。本届ASH年会提交的摘要数量再创历史新高,多达7950余篇佳作被接收,充分彰显了全球血液学研究领域的蓬勃生机与无限潜力。靶向CD19 CAR-T细胞疗法是治疗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R/R MCL)的有效方法。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疾病可能会持续复发。
2017年,通过上海交通大学对18,000多名志愿者,长达20多年的随访研究发现,血型与各种癌症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复杂关联。具体来说,A型血人群的整体癌症风险比非A型血高出12%,而这一趋势在A型血女性中更为明显。
癌症,这个令人闻之色变的词汇,一直是医学界和公众关注的焦点。其发生和发展与众多因素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HER2阳性晚期胃癌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重点。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全程管理策略在HER2阳性晚期胃癌的治疗中愈发重要,该策略贯穿于晚期一线治疗到后线治疗的各个环节,旨在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综合性的治疗方案。
近日,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王忠良教授团队和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叶冬熳合作,在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Science》(中国科学院I区TOP期刊,IF=14.3)发表题为“Injectable Autocatalytic Hydrogel Triggers Pyroptosis to Stimulate Anticancer Immune Response for Preventing Postoperative Tumor Recurrence”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第一通讯单位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青年教师饶志萍、博士后陈壮以及西安外事学院青年教师朱钰彤为共同一作,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王忠良教授、青年教师杨鹏和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叶冬熳为共同通讯作者。
24年10月,英国医学期刊《BMJ》上一项研究也发现,与没有突然消瘦的人相比,突然消瘦的人在3~6个月内被诊断为癌症的可能性增加。
Blenrep是一种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BCMA)的抗体偶联药物,由人源化抗BCMA单克隆抗体与细胞毒性载荷auristatin F通过不可切割的连接子结合而成。
在自然界的广阔舞台上,细菌以其独特的异质性和免疫刺激性特质,悄然扮演着激活先天与适应性免疫的双重角色。这些微生物界的小精灵,不仅在维护生态平衡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更在医学领域展现出了它们非凡的潜力。通过合成生物学的巧手,细菌被赋予了新的任务——安全地传递免疫调节化合物,成为增强和指导抗肿瘤免疫反应的理想载体。
能够执行多种任务,识别19种癌症类型,预测患者生存率……近日,来自哈佛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名为CHIEF(Clinical Histopathology Imaging Evaluation Foundation,临床组织病理学成像评估基础)的多功能AI癌症诊断模型,表现出类似于ChatGPT的灵活性,远超其他现有的癌症诊断模型。
近年来随着肺癌精准诊疗的快速发展,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已成为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标准治疗选择,但靶向耐药是EGFR-TKI难以避免的临床和科学难题,尤其以第三代EGFR-TKI耐药最被临床所关注。如何有效克服耐药,是第三代EGFR-TKI在临床进一步发挥作用、延长患者生存的关键问题,已成为当前肺癌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据国家癌症中心统计,2022年我国女性乳腺癌死亡率位居前列,严重威胁女性健康。除了遗传、生理以及环境等因素外,社会心理压力也可能是促进乳腺癌发生和进展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