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二十余年,由于新型治疗策略的引入,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生存期得到显著延长。但MM是一组生物学和临床高度异质性的肿瘤,仍有15%~20%的患者从目前的治疗模式中获益较小。这部分患者临床特征往往为侵袭性,表现为早期复发或原发难治,称之为高危MM。其中,1q21+是MM中常见的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会导致患者耐药、疾病进展以及死亡风险增加,且相较于其他地区,1q21+在中国MM患者中的占比更高。因此,在临床实践中,优化这部分预后不良患者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1月,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全新CD38单抗艾沙妥昔单抗与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Isa-VRd)联合用药,治疗不适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的新诊断MM(NDMM)成人患者;以及艾沙妥昔单抗与泊马度胺
最近这几年,疾病带走了很多人的生命,特别是癌症这种病,很多人发现的时候已经是晚期。据报道数据,全球每年约1000万人因癌症去世,中国占了将近三分之一,也就是说,每分钟都有6个人因癌症离世。因此关注预防这个疾病是每个人应该做的事情。癌症到现在为止还是一个人类无法攻克的难题,号称死亡之症。早期的癌症还可以治疗,晚期的一般治疗效果不怎么样了。
河南一男子家族九口人竟全部确诊癌症,背后原因令人震惊。2025年3月6日,河南郑州的秦先生因频繁咳嗽且痰中带血前往医院检查,确诊肺癌。治疗期间,他的弟弟也被确诊为肺癌和肝癌,但已不幸离世。
谷氨酰胺依赖性已被证明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一个代谢弱点。此前多个使用体内AML模型的研究表明,长效crisantaspase(pegcrisantaspase [PegC])诱导的血浆谷氨酰胺耗竭与BCL-2抑制剂维奈克拉(Ven)之间存在协同效应,可显著降低白血病负荷,提高生存率。
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人被这一“沉默的杀手”所困扰。然而,癌症的发生并非毫无预兆,它往往与我们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许多肿瘤科医生指出,大多数癌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都有一些不良习惯,若长期不改,最终可能诱发癌症。
美国疫苗厂商Moderna在投资者会议上表示,该公司有望于2027年推出首个肿瘤疫苗。当天收盘,Moderna股价大涨近16%。
近期,一篇综述文章系统地总结了在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中,不同临床/肿瘤生物标志物在预后和疗效预测方面的作用。文章还提出了针对CDK4/6抑制剂耐药患者的治疗方案,并概述了新型生物标志物。
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癌症研究论文称,阿司匹林或可在小鼠中增强针对癌症转移的免疫响应,这一显示出阿司匹林限制癌症转移潜力的实验研究发现,可能有助于开发有效的抗转移免疫疗法。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在多种类型癌症的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在MAPK通路中,MEK(MEK1/2)途径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通路之一,也被被称为ERK1/2的“守门人”,负责传导来自许多上游激酶的信号。因此,抑制MEK在乳腺癌治疗中展现出广阔前景,有望为乳腺癌的靶向治疗带来新的希望。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MEK的生物学功能及其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快和居民疾病谱变化,癌症已成为我国人口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为了降低癌症对人类造成的伤害,开发出新的治疗药物成为医药界共同的价值追求。
癌症的发生往往是由多种因素积累所致,而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慢性炎症。长时间吸烟和酗酒,会导致身体各个器官的炎症状态保持在持续激活的状态。你看不到,摸不着,却让你全身的细胞处在一种潜在的危险状态。
根据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官网及公开信息,在刚刚过去的2025年2月,至少有8款新药*在中国获批上市。这些新药涵盖了单抗、双抗、小分子等药物类型,为肺癌、头颈癌、多发性骨髓瘤、丙肝、肾病等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是一种罕见的髓系肿瘤,其临床表现从局部病变到多系统受累不等,预后差异显著。肝脏、脾脏和造血系统被定义为高危器官(RO),其受累与较差预后相关。成人LCH的一线治疗策略尚无标准治疗方案,主要基于回顾性研究,常用的方案包括甲氨蝶呤(MTX)、阿糖胞苷(Ara-C)或克拉屈滨单药治疗。
口腔溃疡,医学上称为“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是一种口腔黏膜疾病,通常表现为口腔或舌头部位出现小的溃疡面,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大多数情况下,口腔溃疡会在一到两周内自行愈合,不会留下任何后遗症。
众所周知,肥胖是引发癌症的重要因素,但确诊癌症后,或许还是胖一点更好。根据多项研究显示,体重指数BMI较高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死亡率也更低。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因为癌症患者在治疗中会加剧营养消耗,瘦弱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甚至恶病质,而营养状态较好的患者,能够维持或增加体重,可以改善预后。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HER2阳性乳腺癌侵袭性强,晚期肿瘤容易转移至中枢神经系统(CNS)。德曲妥珠单抗(T-DXd)作为一种新型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已在多项临床试验中显示出显著的颅内疗效。然而,关于其在真实世界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仍较为缺乏。一项意大利的真实世界研究通过多中心回顾性分析,评估了T-DXd在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患者中的真实世界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更多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