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PT)是一种罕见的乳腺肿瘤,表现出从良性到恶性的可变生物行为。
11月23日,在当日举行的中国癌症基金会成立40周年纪念暨首届全国肿瘤公益慈善大会上,默沙东与中国癌症基金会签署中国低卫生资源地区宫颈癌综合防控项目捐赠协议。
结合人工智能,复旦科学家发现26个疾病相关药物治疗新靶点,成果刊《细胞》
Nat Genet:新型药物组合疗法或能让胶质母细胞瘤对攻击性免疫细胞更加可见
每日邮报近日报道,英国数百名女性准备对强生公司发起集体诉讼,她们指控其生产的爽身粉导致她们患上卵巢癌。
11月23日消息,据媒体报道,抗癌网红“湘妹子”因胃癌去世,其儿子悲痛更新了账号告知:妈妈是11月22日下午去世的。公开报道显示,湘妹子出生于1971年,她在去年4月份被确诊胃癌晚期,确诊的时候癌细胞就已经全身转移,没有手术机会,此后湘妹子一直保守治疗,她从最初的120斤瘦到70斤,短短一年多的时间瘦了50多斤。
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化疗与生物治疗分会年会暨宿迁市医学会肿瘤分会年会于11月8-9日在宿迁市举办。作为本次大会主会场和肺癌学组专场的大会主席,诚邀江苏省肿瘤医院沈波教授分享大会的精彩亮点,探讨肺癌靶向治疗的最新进展与面临的挑战,并交流在精准个体化诊疗方面的宝贵经验。
医生的建议非常清楚:长在头皮、脚底和指甲下的痣,特别容易被忽视,但它们却可能与皮肤癌密切相关。为了确保健康,定期体检和自我观察是非常必要的。毕竟,早发现早治疗,才是对自己身体最好的保护。
结直肠癌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癌症,且发病率逐年上升。我们通常将癌症归因于遗传和生活方式因素,但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肠道菌群在癌症形成中也起到重要作用。在这些致癌菌中,带有pks基因的大肠杆菌尤其引人注目。近期的一项研究深入揭示了pks+大肠杆菌11G5菌株在结直肠癌发展中的独特致癌机制,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癌症预防思路。
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化疗与生物治疗分会年会暨宿迁市医学会肿瘤分会年会于2024年11月8日至9日召开,会议特设主会场、姑息治疗专场、肿瘤规范诊疗暨青委会专场、肺癌学组专场、宿迁市医学会肿瘤年会专场,聚焦肿瘤诊疗,共同推动规范化诊疗。值此会议之际,特邀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韩正祥教授分享胃癌免疫治疗的诊疗经验。
日常生活中,放屁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生理反应,几乎随处可见,不足为奇。然而,当放屁变得异常频繁时,你是否会心生疑虑,担心这是否是身体发出的某种预警信号?特别是关于癌症的传言,更是让人心生恐慌。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谜团,探讨放屁多背后的真相,以及它可能与哪四种疾病有关。
聚焦肿瘤群体“中国经验”,整合医学思维成诊疗新方向
瑞海特药|索托雷塞(Sotorasib),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近日,刘谦出现在第十三届上海国际魔术周活动上,并表示:“我身体情况非常好,现在已经完全康复,跟没事一样”,同时他还透露称,明年3月至5月将再次启动个人魔术巡演。
在中国,热水被视为养生的圣品,无论寒暑,一杯热腾腾的水总能带来温暖与舒适。然而,近年来网络上却流传着一种声音,将中国癌症高发归咎于喝热水。这一言论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让无数人心生恐慌。但真相究竟如何?让我们深入探究,揭开迷雾,发现真正的致癌元凶。
大B细胞淋巴瘤(LBCL)是一种起源于B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具有高度异质性。尽管免疫化疗的引入显著提高了治疗成功率,但仍有近半数患者在初始治疗后面临疾病难治或复发的挑战,最终进展为复发/难治性(R/R)LBCL1。近年来,随着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等新型治疗方式的相继获批,LBCL的治疗模式正在经历重大变革,为R/R LBCL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和治愈希望。在第五届协和国际淋巴肿瘤研讨会上,淋巴瘤领域的专家齐聚一堂,深入探讨淋巴瘤诊疗的最新进展。值此之际,特邀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分享CAR-T疗法在中国LBCL治疗领域的现状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