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不少关于癌症患者不治自愈的例子。其中,有迹可循的,高烧就是其中之一。因此有不少学者猜测,或许是由于癌细胞无法在高温环境下生存,体温上升后,可以使得癌细胞大量死亡,残留的癌细胞繁殖能力也大幅度减弱,而出现的肿瘤自愈现象。因此,人们
作者:诗云 新药研发,瞄准的是临床需求。临床数据优异同时竞争格局良好的靶向治疗药物,更值得关注。
2021年7月1日,Novocure公司宣布,其肿瘤电场疗法(Tumor Treating Fields)联合索拉非尼,在治疗肝癌患者2期临床试验HEPANOVA中获得积极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21例可评估的预后不良患者中,疾病控制率为76%,客观缓解率为9.5%;在完成至少12周肿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是指从细胞膜上脱落或者由细胞分泌的双层膜结构的囊泡状小体,直径从40nm到1000nm不等,能将mRNAs从供体细胞转移到受体细胞,并直接调节受体细胞的蛋白表达。细胞外囊泡中mRNA的分析为肿瘤的非侵袭性快速诊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如今,肿瘤免疫疗法已进入研究爆发期,自从 ipilimumab 成为美国FDA批准的第一款免疫检查点疗法(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therapy,ICB therapy)用药后,肿瘤免疫疗法的一大重要分支 ICB疗法便进入了发展黄金期,针对PD-1、PD-L1、CTLA-4等免疫检查点的抑制剂迅速走入人们
溶瘤病毒是一类具有复制能力的肿瘤杀伤性病毒,由于其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癌的免疫反应而不会伤害正常的健康组织,逐渐成为抗肿瘤治疗领域的新星。
近日,发表在肿瘤学领域权威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的一项新研究中,提出了乳腺癌患病风险与乳房X线微钙化灶相关,微钙化灶群是乳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且绝经前
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癌症,也是导致全球男性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大多数前列腺癌患者被诊断为局部疾病并接受根治性治疗,因此生存率很高(接近100%)。然而,近10%的患者会出现癌症转移,这些患者预后不良,5年生存率约为30%。
LN-145是美国Iovance公司研发的基于自体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的疗法,属于基于T细胞的过继性细胞疗法(ACT),已于2019年5月获得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治疗化疗期间或之后进展的晚期宫颈癌患者,预期于2021年批准上市。
2021年6月28日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将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更新至2021年第5版。本次更新要点不多,主要是根据2021 ASCO临床肿瘤学会上发表的奥拉帕利OlympiA研究结果,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EGFR作为肺癌靶向中的王牌靶点,发现至今创造了太多治疗传奇,时至今日,仍是药圈孜孜不倦深耕的一大靶点。目前EGFR的细分治疗以及呼之欲出的四代EGFR-TKI,都在路上……
慢性病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简称,常见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癌症也是慢性病中的一种,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不会传染、起病缓、病程长、常反复发作。
2021年6月3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了信达生物制药和礼来制药联合开发的创新药物PD-1抑制剂达伯舒?(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吉西他滨和铂类)用于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一线治疗。
随着ASCO大会的结束,2021年上半年的三大肿瘤盛会也落下帷幕。这半年WCLC、AACR、ASCO学会都为肺癌领域带来新的突破,尤其是靶向药耐药研究也迎来了新的药物和新的治疗方案,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我国恶性肿瘤首位,其中80%-85%的患者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70%的NSCLC患者确诊时即为晚期。约30%-50% 的东亚肺腺癌患者中拥有 EGFR 基因突变,而对于那些无吸烟史的东亚人,比例更是高达 50-60%[1]。
2021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在万众瞩目中落下帷幕,作为全球首个证实新辅助免疫联合治疗能够为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病理完全缓解(pCR)带来显著改善的随机、III期临床研究,CheckMate -816在本次大会进一步公布了研究的手术治疗结局。值此手术结局发布之际,找药宝典特邀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胸外科副主任高阳教授就CheckMate-816手术治疗结局数据进行了深入探讨。 图片 高阳 教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胸外科副主任 硕士生导师,留美外科学博士,药学博士后 国际交感神经手术学会会员 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手汗症专家组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胸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湖南省医学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湖南省医学会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一马当先! “O”药引领免疫治疗关口前移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我国恶性肿瘤第一位,其中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