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复星医药发公告称,其下控股子公司重庆药友制药收到《受理通知书》,其参与研制的YP01001胶囊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肝癌、胃癌等)获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注册审评受理。 该新药为创新型小分子化学药物,拟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肝癌、胃癌等);该新药临床前开发由本集团(即本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单位,下同)与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临床及以后阶段的开发拟由本集团自主实施。截至本公告日,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下同)已上市的该新药同类型药品有甲磺酸仑伐替尼胶囊等。根据 IQVIA CHPA 数据(由 IQVIA 提供,IQVIA 是全球领先的医药健康产业专业信息和战略咨询服务提供商;IQVIA CHPA 数据代表中国境内 100 张床位以上的医院药品销售市场,不同的药品因其各自销售渠道
1月11日,恒瑞医药发公告称,近日收到NMPA签发的关于度他雄胺软胶囊的《药品注册证书》。本次上市申请于2018年8月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本品拟用于治
根据一项新的研究,作为常见的降胆固醇药物,他汀类药物可能保护女性的心脏免受早期乳腺癌化疗期间造成的损伤。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1月6日在线发表在JAHA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tatin Exposure and Risk of Heart Failure After Anthracycline‐ or Trastuzumab‐Based Chemotherapy for
1月11日,贝达药业发布公告称,收到国家药监局签发的《受理通知书》(受理号:CXSL2100011国),公司申报的MCLA-129注射液的药品临床试验(以下简称“该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指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2(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因预后较差、早期容易复发转移以及对常见的靶向治疗和内分泌治疗不敏感等特征,该疾病一直是乳腺癌基础以及临床研究的热点。对于三阴性乳腺癌
只有当癌细胞首先离开细小的血管,进入到脑组织中,才能形成脑转移。为了促进这一步,癌细胞会影响血液凝结,来自德国癌症研究中心和海德堡大学医院的研究人员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能够在小鼠身上证实这一点。癌细胞会主动促进血栓的形成,这有助于它们在脑部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指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2(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因预后较差、早期容易复发转移以及对常见的靶向治疗和内分泌治疗不敏感等特征,该疾病一直是乳腺癌基础以及临床研究的热点。对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而言,化疗是早期唯一的辅助治疗选择。低剂量高频率化疗被认为能够通过靶向
1月8日晚间,天士力发布公告称,近日其全资子公司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品种吉非替尼片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药品注册证书》,适应症:单药适用于具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
德琪医药(Antengene)近日宣布,已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提交Xpovio(selinexor, ATG-010)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试验申请(IND)。该试验是一项全球性、多中心、随机、双盲3期临床试验(SIENDO),在晚期或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开展,评估ATG-010与安慰剂在联合化疗后作为维持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目前,该试验正在北美、欧洲以及亚洲的80多个研究中心开展。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癌症之一,而对于初步化疗后仍出现疾病进展的晚期患者,治疗选择有限且预后较差。子宫内膜癌在发达国家及中国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的发病率居妇科癌首位。近年来,随着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的人数增多,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并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三年前,百时美施贵宝(BMS)申请PD-1抑制剂Opdivo(nivolumab)用于有限制性的头颈部癌症患者治疗。三年后,英国的药品成本监督机构决定彻底拒绝Opdivo。
百时美施贵宝(BMS)日前宣布,在与美国FDA沟通后,决定撤回Opdivo药物在美获批治疗小细胞肺癌(SCLC)的适应症批准。
一种癌症特异性的L型氨基酸转运蛋白(LAT1)在癌症组织中往往会高度表达,抑制LAT1的功能或会产生抗肿瘤的效应,但目前研究人员在开发靶向作用LAT1的放射性核素疗法(radionuclidetherapy)上进展非常有限。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ancerScienc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日本大阪大学
自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被发现以来,各类消息及研究报告刷新着人们的认知。最近,《BritishJournalofHaematology》(BJH)发布的一篇文章再次带来了一项关于SARS-CoV-2的出人意料的信息。 英国特鲁罗皇家康沃尔医院血液科的SarahChallenor和DavidTucker在一篇题为“SARS‐CoV‐2‐inducedremissionofHodgkinlymphoma”的文章中提到,一位61岁的癌症患者从新冠肺炎(COVID-19)中康复后,体内肿瘤竟然逐步消退了。 这名患者来自英国,此前曾因进行性淋巴结病及体重减轻而转介血液科,预示着其可能发展为恶性淋巴瘤。后来,患者因继发于IgA肾病的终末期肾衰竭而接受血液透析。在接受肾移植失败之后,他已经连续3年停止免
1月8日,恒瑞医药发公告称,近日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关于苹果酸法米替尼胶囊及 SHR-1701 注射液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并将于近期开展临床试验
1月7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最新公示,恒润达生1类生物新药抗人CD19-CD22 T细胞注射液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拟开发用于复发/难治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根据约翰·霍普金斯·金梅尔癌症中心的最新研究,结肠中发现的一种通常与结肠炎和结肠癌的发展有关的微生物也可能在某些乳腺癌的发生中起作用。暴露于这种毒素的乳房组织细胞保留了长期记忆,并且增加了患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