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癌症药物网! 收藏本站 在线留言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癌症药物网

专一的癌症药物网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400-700-0899

  • 外媒:科学家找到癌细胞转移扩散原因

    参考消息网1月18日报道 外媒称,纽约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科研人员在西班牙肿瘤学家霍安·马斯奎的领导下,发现癌症的转移能力取决于其能否获得人体伤口自然愈合的能力,这或将为癌症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 沃森生物二价HPV疫苗III期临床试验数据揭盲完成

    1月17日,沃森生物发布公告称其子公司上海泽润自主研发的重组人乳头瘤病毒双价(16/18 型)疫苗(酵母)(二价HPV疫苗)临床研究完成III期临床试验数据揭盲工作,并进入临床试验数据统计分析与临床研究总结阶段。

  • PARP抑制剂奥拉帕利前列腺癌适应症上市申请获优先审评

    1月20日,阿斯利康和默沙东宣布,Lynparza(olaparib)的补充新药申请已获美国受理并授予优先审查资格,用于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携带有害或疑似有害生殖系或同源重组修复基因突变(HRRm)患者,这些患者既往接受新型激素药物治疗后发生疾病进展。PDUFA日期设定为2020年第二季度。

  • Cancer Res:理解肿瘤休眠机制有望开发出新型抗癌疗法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ancer Research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检测体内癌细胞的新方法,相关研究或有望帮助开发靶向并破坏休眠状态癌细胞的新型疗法。癌细胞通常会从其起源的器官迁移并隐藏在机体其它部位处于不活跃状态,这些细胞能够随时激活并且会早场癌症复发和转移性疾病的风险,一旦疾病开始扩散,治愈癌症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  肿瘤的休眠依然是当前科学家们从事癌症研究的一大挑战和难题,而鉴别和杀灭休眠状态的肿瘤细胞也是开发新型癌症疗法的一大障碍。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靶向作用处于休眠状态的癌细胞,或有望开发出一种新型的抗癌疗法。研究者David Gewirtz说道,目前我们并不清楚肿瘤细胞在体内存活数月乃至数年的分子机制,本文研究表明,肿瘤休眠的一种形

  • Science子刊:揭示凝血酶和血小板促进癌症免疫逃避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综合癌症中心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揭示了一种称为凝血酶(thrombin)的凝血蛋白和血小板如何促进癌症进展和抑制抗癌免疫反应。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0年1月8日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Thrombin contributes to cancer immune evasion via proteolysis of platelet-bound GARP to activate LTGF-β”。

  • 液体活检:新一代癌症早筛手段

    Kathy Lim怀孕11周,一次例行的血液样本检查显示,她体内存在多个DNA片段异常。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些异常并非来自胎儿,而是来自于她自身的白细胞——两年半前被她战胜的滤泡性淋巴瘤的癌细胞,已悄然卷土重来。在众多癌症患者中,Kathy是幸运的。一次阴差阳错的检查,帮助她在疾病复发的早期就发现了

  • 新成果!两种促癌基因或能互相协作促进癌症转移进展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eLif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斯坦福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名为MYC和TWIST1的促癌基因或能“拉拢”机体免疫细胞促进癌细胞扩散,阻断这一关键步骤或能有效抑制癌症进展,相关研究结果或能帮助临床研究者识别出患者发生癌症转移的风险,从而就有望帮助开发抑制癌症转移的新型疗法。

  • 鉴别出一种有效抑制黑色素瘤生长和扩散的关键分子

    最近,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Genetic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巴斯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特殊分子,其或能有效抑制黑色素瘤的生长;尽管该项研究尚处于早期阶段,但相关研究结

  • 新发现!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或能利用维生素B6来增殖扩散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ancer 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冷泉港实验室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急性髓性白血病(AML,Acute Myeloid Leukemia)或能利用维生素B6来加速细胞分裂从而生长,因此,通过限制

  • 与卵巢癌发病相关的特殊蛋白或会恶化阿尔兹海默病患者的神经变性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Ebio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休斯顿卫理公会癌症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卵巢癌中鉴别出了一种特殊蛋白,其或能促进大脑功能下降及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生。

  • 科学家有望开发出治疗恶性进行性胆管癌的新型靶向性疗法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Cancer Therapeutic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俄亥俄州立大学医学中心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患者如何对潜在的靶向性药物产生耐受性;在癌症进展过程中加入另外一种名为FGFR抑制剂的药物或能有效使得癌细胞对最开始的药物变得敏感。

  • 新成果!两种促癌基因或能互相协作促进癌症转移进展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eLif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斯坦福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名为MYC和TWIST1的促癌基因或能“拉拢”机体免疫细胞促进癌细胞扩散,阻断这一关键步骤或能有效抑制癌症进展,相关研究结果或能帮助临床研究者识别出患者发生癌症转移的风险,从而就有望帮助开发抑制癌症转移的新型疗法。

  • 研究提出电化学法癌症活体氢气治疗策略

    时至今日,癌症依然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难题。除了现有的手术治疗、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外,科学家们在不断尝试各种新的策略,比如:光热治疗、光动力治疗以及各种联合疗法。这些方法虽然已取得很大的进展,但其往往需要借助于各种纳米材料;材料在体内长期积累产生的各种副作用以及靶向性等问题大大限制了其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基因疗法和免疫疗法虽然能够解决纳米材料在临床应用的局限性,但是其技术操作复杂以及治疗成本昂贵,依然使大

  • eLife:长期的皮肤刺激或会增加机体肿瘤生长风险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eLif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帝国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帮助机体皮肤抵御有害物质或感染的特殊抗体或在慢性组织炎症期间会促进肿瘤的生长,当皮肤暴露于慢性炎症中时,皮肤抵御环境攻击的一种防御性机制或能促进肿瘤不断进展。

  • 有突变就不能用PD1?非也,免疫治疗成功让这例EGFR患者肿...

    EGFR突变一直是免疫治疗的禁地,这些肺癌患者用PD1/PDL1治疗除了疗效差,还容易出现超进展、毒性加重等负面情况,迫使EGFR患者无缘使用备受青睐的免疫新疗法。但,凡是都无绝对,近期外网报道了一例EGFR患者用PD1治疗后竟然神奇逆转病情,肿瘤明显缩小。究竟该患者有什么特别之处?PD1与EGFR之间又有何蹊跷可言?一起看看。

  • 治愈可期!2020中国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多学科论坛重磅来袭

    新年伊始,为推动肺癌多学科交流与进步,中国医药教育学会邀请了50位肺癌领域内不同学科的领军人物和中青年意见领袖,于2020年1月11日在福州市成功举办了“2020中国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多学科论坛”,这是2020年开年以来的第一个全国III期肺癌高峰论,也是规模最大、学术影响力最广的III期肺癌学术盛会。本次大会就免疫(联合)治疗在局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应用的现状、进展、争议等开展讨论,注重研究与临床实践并重,协各方之力为患者带来长期生存,共同推动II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精准化诊疗发展。

  • 记录总数:15631 | 页数:977  <...517518519520521522523524525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