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2日,《临床肿瘤学杂志》(JClinOncol)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郭军教授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证实了PD-1单抗(特瑞普利单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阿昔替尼),在晚期粘膜黑色素瘤一线治疗中,客观缓解率达到48.3%,75.8%的患者出现了肿瘤退缩,而以往粘膜黑色素瘤一线治疗的客观缓解率从未有超过20%的报道。
众所周知,外科手术是治疗实体瘤的关键。但是,根据癌症类型的不同,8-70%的病例肿瘤在经过切除后切缘仍呈阳性(手术边缘存癌细胞)。为了降低复发率和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肿瘤的精准切除已成为手术的趋势,而术中指导(guidedsurgery)对外科医生来说变得至关重要。
阿斯利康(AstraZeneca)近日公布靶向抗癌药Tagrisso(中文商品名:泰瑞沙,通用名:osimertinib,奥西替尼)肺癌III期研究FLAURA的积极总生存期(OS)结果。基于该结果,Tagrisso是唯一一种在一线治疗EGFR突变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方面显示出统计学上显著总体生存获益的药物。此外,Tagrisso也增加了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患者的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
近日,汇宇制药的多西他赛又一品规(4ml:80mg)通过一致性评价。此前,该企业的培美曲塞按新4类报产获批,成为首个注射剂过评企业。注射剂的研发生产及一致性评价相比口服固体制剂难度均更大,而汇宇制药却先后有两个重磅抗肿瘤注射剂首家过评。据米内网数据,培美曲塞、多西他赛国内市场合计超过百亿元,豪森、恒瑞分别主导市场。恰逢一致性评价及带量采购的推行给了汇宇制药等“光脚”企业扩大销量的机会。目前汇宇制药还有3个抗肿瘤注射剂的上市申请在审中。
目前胆管细胞癌(CCA)的治疗还是以手术为主,约10-40%的患者可行手术切除。60%的患者在术后2年会复发,而5年生存率仅为15%到40%。对于晚期胆管癌患者,治疗方案局限于化疗/放化疗,近些年虽然靶向药物或者PD-1单抗在胆管癌的治疗中取得不错的进展,但CCA治疗的问题是多种遗传突变,用药前还是需要进行NGS检测,来确定最佳靶向药物或者免疫药物。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例晚期胆管癌患者在既往化疗以及Keytruda(K药)治疗进展后,通过NGS检测,发现BRAFV600突变,使用dabrafenib和trametinib进行靶向治疗,获得28个月的持续缓解,甚至无瘤生存的案例,希望给晚期胆管癌患者带来获益。
喜庆!“二代PD1”震撼降临中国肺癌! 就在昨日,中国国家药监局CDE公布,默克公司(Merck)研发的M7824获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中国2期临床试验许可,也意味着国内患者有机会参加这个“2代PD1”的临床研究,接受用药。
就在刚刚,阿斯利康(AstraZeneca)官网宣布,奥拉帕利联合贝伐单抗作为一线维持治疗卵巢癌在PAOLA-1三期试验中达到了主要研究终点。这也意味着,相比贝伐单抗单药,奥拉帕利+贝伐单抗一线维持治疗的PFS(无进展生存期)得到了显著的延长,为卵巢癌一线维持增添强大利刃!
鼻咽癌可以说是最具有地方特色的病种,它又被称为“广东癌”或“广东瘤”。病如其名,全球80%的鼻咽癌发病的人群都来自中国,而中国又有60%的患者来自于广东地区,也就是说全球的鼻咽癌患者近一半都来自于广东地区。
2018年5月,我国民族创新药物安罗替尼正式获批肺癌三线治疗,这是目前唯一一款用于非小细胞肺癌三线治疗的口服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安罗替尼的获批填补了非小细胞肺癌三线治疗的空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糖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营养元素,可有说法居然表示糖会加速癌细胞的增长,引起复发和转移!一时间,糖仿佛成了人类健康的万恶之首,更加让肿瘤患者敬而远之。
谷丙转氨酶就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一种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内,主要是反映一个人肝脏是否出现损伤和损伤程度的重要指标。
大约15-40%的癌症会在中枢神经系统(CNS)中发生转移,但目前几乎没有治疗方法。基于单克隆抗体的癌症治疗广泛成功,但由于药物到达肿瘤位置的水平较低,对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疗效有限。
2014年,在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里,6名黑色素瘤患者接受了由他们自身免疫细胞构成的癌症疫苗的治疗。研究人员在2个月前从患者血液中提取了免疫细胞,在实验室中进行培养,并将这些称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的免疫细胞与基于每位患者肿瘤基因组中特定基因突变而合成的多肽混合在一起。这些细胞像在体内吞噬外来抗原一样“吃掉”了多肽片段。科学家们希望这些注回患者体内的树突状细胞能够诱导T细胞的激活和扩增,在发现和杀死癌细胞的同时,避免伤及健康组织。
昨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最新公示,德国默克(Merck KGaA)在研抗肿瘤新药(代号:M7824)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试验获得默示许可。今年2月,葛兰素史克(GSK)曾与德国默克达成该药的全球合作协议,后者可能获得总计37亿欧元的付款。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原发性脑肿瘤,生长速度快、死亡率极高。这种肿瘤来源于大脑中的星形胶质细胞,可迅速扩散到周围组织。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是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并结合放疗与化疗等手段使患者获得较长时间的缓解期,但治疗预后差、易复发。为此,人们在研发有效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药物中做出了许多努力,但近期的几例新药临床试验纷纷以失败告终。
在国产 PD-1 中,研发「一哥」恒瑞虽然没有拿下国产首个的头衔,但是作为首个拓展新适应症的的国产 PD-1,卡瑞利珠单抗拓展的第一个新适应症就瞄准肝癌,其肝癌新适应症上市申请已经纳入优先审评审批。 笔者先阐述一下,为什么肝癌是国产 PD-1 的必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