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外科手术是治疗实体瘤的关键。但是,根据癌症类型的不同,8-70%的病例肿瘤在经过切除后切缘仍呈阳性(手术边缘存癌细胞)。为了降低复发率和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肿瘤的精准切除已成为手术的趋势,而术中指导(guided surgery)对外科医生来说变得至关重要。 目前,外科医生在术中主要依赖视觉(普通白光)和触觉反馈。X射线、PET/CT或MRI等成像方式,主要用于术前诊断、手术计划或中期评估,但他们却很难整合至手术室场景中。术中则有可能因为过度切除而伤害周围组织或由于切除不彻底而影响病人预后。 荧光引导手术
近年来随着靶向药及免疫治疗的出现,很多人认为化疗在癌症治疗中的地位已大不如前,甚至一些观点认为化疗已过时。对化疗的偏见,让很多原本有需求的肿瘤患者陷入到坚决排斥化疗的困境中。化疗真的无用?肿瘤治疗已经进入去化疗时代了吗? 然而发表在权威期刊Lancet Oncolgy(柳叶刀·肿瘤学)的一项研究带来了令人震惊的观点:尽管未来会出现很多新兴的治疗方式,但到2040年全球对化疗的需求将增加一倍,并且中国是需求量最高的国家。 研究背景
阿斯利康(AstraZeneca)近日公布靶向抗癌药Tagrisso(中文商品名:泰瑞沙,通用名:osimertinib,奥西替尼)肺癌III期研究FLAURA的积极总生存期(OS)结果。基于该结果,Tagrisso是唯一一种在一线治疗EGFR突变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方面显示出统计学上显著总体生存获益的药物。此外,Tagrisso也增加了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患者的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某些类型的细菌能够导致结直肠癌,这表明其中一部分癌症可能是传染病的结果。 但是,由于"好"菌和"坏"菌的复杂微生物混合物,了解细菌在人体肠道微生物(我们的微生物群落)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一直是个挑战。 十多年前,法国科学家在大肠杆菌的某些菌株中发现了一种"基因毒性"的途径,这种细菌通常存在于90%的人类体内,对DNA具有毒性,会引起肿肿瘤和小鼠结直肠癌。
今日,美国FDA批准罗氏(Roche)公司开发的NTRK,ROS1和ALK抑制剂Rozlytrek(entrectinib)上市,治疗携带NTRK基因融合的实体瘤患者,以及携带ROS1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这也是美国FDA批准的第三款“不限癌种”的抗癌疗法。自从去年Loxo Oncology/拜耳(Bayer)公司联合开发的TRK抑制剂Vitrakvi(larotrectinib)获批以来。“不限癌种”抗癌疗法得到了广大业界人士和患者的关注。还有哪些“不限癌种“疗法即将问世?“不限癌种“的抗癌疗法发展的前景如何?今天的这篇文章里,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将结合公开资料,与读者分享这些问题的答案。 “不限癌种“疗法的理论基础和面对的挑战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中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一些经过筛选、比如PD-L1高表达的患者人群中,这些药物也正在从二线治疗走向一线治疗。与此同时,长期获益也是人们越发关心的问题。 纳武利尤单抗(商品名Opdivo,俗称“O药”)用于晚期NSCLC患者的四项临床试验的汇总分析,再次显示了对患者疾病控制、生存期等方面的长期影响。因患者量超过1000人、随访时间长,相关结果在
大约15%到40%的癌症会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发生转移,目前基于单克隆抗体的癌症疗法取得了广泛地成功,但由于药物到达肿瘤部位受限制,所以对于已经扩散到中枢神经系统的癌症疗效甚微。
并不像其它多种癌症类型,胰腺癌肿瘤非常难以应付,近日,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哥伦比亚大学欧文医学中心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指出,利用低毒且持久性的药物疗法或能改善胰腺癌患者的治疗。
大约15%到40%的癌症会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发生转移,目前基于单克隆抗体的癌症疗法取得了广泛地成功,但由于药物到达肿瘤部位受限制,所以对于已经扩散到中枢神经系统的癌症疗效甚微。 造成这一切背后的“元凶”之一就是血脑屏障。不怕神对手,就怕猪队友。血脑屏障是一种阻止有害物质进入大脑的天然防御系统,但它同时也阻止了许多药物“收拾”已经扩散到中枢神经系统的癌症。
提到生酮饮食,你的第一反应是不是:“这不是当下最火热的减肥方法吗?”或许你还会想到:“这不是治疗糖尿病和癫痫的有效疗法吗?”没错,高脂肪低碳水生酮饮食在这三个领域都有卓越的表现。 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但近日,发表在《Cell Reports》杂志上的一项关于生酮饮食的研究结果更让人惊喜!得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生酮饮食,可以预防癌症。 生酮饮食的抗癌作用
哥本哈根大学利奥基金会皮肤免疫学研究中心的一项新研究显示,令人惊讶的是,抗生素可以抑制罕见淋巴瘤患者皮肤中的癌症。 许多患有罕见淋巴瘤CTCL的患者的皮肤感染了葡萄球菌。CTCL是一种所谓的免疫系统T细胞的癌症,它表现在皮肤上。因此,病人的免疫系统被削弱,皮肤对细菌的抵抗力降低。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少数长期存活的胰腺癌患者与许多对所有治疗方案都无效的胰腺癌患者之间的一个关键区别在于他们的肿瘤中的细菌群落刺激或抑制免疫反应。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9年8月8日的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Tumor Microbiome Diversity and Composition Influence Pancreatic Cancer Outcomes”。 这些研究人员还发现来自长期存活者的粪便菌群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 FMT)通过改变肿瘤
恶性肿瘤所致贫血是指造血组织以外的各种恶性肿瘤所引起的贫血。其贫血表现类型和程度因恶性肿瘤种类、病程、治疗方法不同而各异。临床表现随肿瘤种类、发生部位及转移扩散程度不同而异。消化道肿瘤贫血发现较早,症状重,常与其易引起出血和合并营养吸收障碍有关。
我国香港中文大学MartinWong等进行的一项meta分析显示,定期运动的人患结直肠癌前病变或瘤样病变(colorectalneoplasia,CN)的可能性小[1-2]。
美国FDA批准Entrectinib(中文名暂定恩曲替尼)上市,用于NTRK和ROS1阳性患者,有效率为57%和77%,脑转移患者疗效特别好
CDK4/6抑制剂目前已经改变了HR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标准治疗。PALOMA-2、MONARCH-3和MONALEESA-2等试验显示,palbociclib(帕博西尼)、abemaciclib和Ribociclib(瑞博西尼)联合内分泌一线治疗明显延长HR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PFS、甚至是OS。在晚期患者的二线治疗中,也显示了类似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