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饮酒是导致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酒精代谢过程中,乙醛脱氢酶2 (ALDH2)是代谢乙醛的关键酶,而大约30%~40%的亚洲人群存在该酶的基因缺陷。
有人调侃说:“生活水平低,肿瘤长上面;生活水平高,肿瘤长下面。”此处上、下是指消化道。说法虽稍显粗俗,却是科学的总结。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与饮食习惯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逐年升高的趋势十分明显。50余年前,笔者在外科当了3个多月实习大夫,难得见一例结直肠癌,今天,3个月恐怕要管两位数的患者了!可惜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处于进展期,治疗方法、手段有限,疗效也不理想。 “糖尿病是富贵病”的说法,虽然对少数患者可能有点冤枉,终究也与结直肠癌一样,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糖尿病
“NEJM:含糖饮料确实会导致肥胖” “Circulation:每日喝两杯以上含糖饮料或会增加早死风险,尤其是女性。” “Science:一项针对小鼠的研究表明,即使是适量的含糖饮料也会促进结肠癌的生长。” …… 过去几十年间,含糖饮料在世界范围内的消费蹭蹭蹭的上涨。对国人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大概就是随处可见的饮品店。但是,大家发现自己越来越胖了怎么回事儿?科学家们经过分析实锤了含糖饮料与肥胖风险相关,而肥胖风险又被认为是许多癌症的强风险因素。 那,含糖饮料和癌症风险有关吗?
医学界:腹膜转移是结直肠癌常见转移部位之一,近些年来人们对其认识正在不断深入和变化。目前腹膜转移癌有哪些影响预后的因素?这些因素对腹膜转移癌的预后有何具体影响?
相信很多人都认为,癌细胞转移是发生在癌症中晚期的,一旦转移,患者的预后往往很差。 然而,近期发表在Nature遗传学子刊上的一项美国研究提示,在结直肠癌被确诊前,可能就有癌细胞定植在原发肿瘤以外的其他部位了,说明癌细胞在癌症早期就可能发生转移了。 研究者通过基因组学分析发现,在80%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
饮酒与结直肠癌 有一些流行病学研究认为,饮啤酒与结直肠癌有显著正相关。但丹麦一啤酒厂的调查分析表明,该厂工人虽然每人每天可免费饮啤酒6瓶,其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并不高于普通人群。最近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在动物实验中却发现,啤酒能减少肠道肿瘤的发生。可见饮啤酒与结直肠癌的关系并不明确。另外,对果子酒、高度蒸馏酒与结直肠癌的关系,至今亦无定论。总之,饮酒与结直肠肿瘤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 维生素与结直肠癌
目前抗肿瘤药物的研发热点主要还是集中在肿瘤的原发部位,而多数实体瘤患者在诊断时候已经处于晚期且最终死于转移性的癌症,如果能将靶向原发肿瘤和控制转移双管齐下,是否能让患者实现真正的生存获益。 转移性肿瘤的形成
咳嗽在癌症患者中非常常见,但也常常是治疗不足的症状。肺癌患者咳嗽与其他症状有着复杂的交互关系,如身体疲劳、呼吸困难等,这些症状彼此关联易形成「 咳嗽症状群 」。 肺癌患者一直咳嗽怎么处理 ? 一般措施: 复方甘草合剂、阿斯美、复方右美沙芬 !
Puma Biotechnology是一家专注于开发和商业化创新产品以加强癌症护理的生物制药公司。近日,该公司宣布,其授权合作伙伴Knight Therapeutics公司(Knight)已收到来自加拿大卫生部(Health Canada)关于靶向抗癌药Nerlynx(neratinib)在加拿大的营销授权,用于早期激素受体阳性(HR+)、HER2过表达/扩增乳腺癌女性患者完成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后的延长辅助治疗。这也是Nerlynx今年以来收获的第二个监管批准。
AUM生物科技,一家备受赞誉的专注于为解决亚洲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而开发创新且价格合理的抗肿瘤药物公司,即日宣布与Inflection生物科技公司签订一项全球许可协议。AUM生物科技对该公司一款first-in-class PIM/PI3K/mTOR 抑制剂拥有开发、生产及商业化的独家全球权益。
卫材今天宣布,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批准其内部开发的新型抗癌药Halaven(eribulin mesylate,甲磺酸艾瑞布林),用于既往已接受过至少两种化疗方案(包括蒽环素和紫杉烷)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 此次批准基于Study 304研究的结果。这是一项在中国开展的多中心、开放标签
瑞士制药巨头诺华(Novartis)靶向抗癌药Kisqali(ribociclib)在英国监管方面近日迎来转机。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已推荐Kisqali用于国家卫生服务系统(NHS),联合氟维司群(fulvestrant),用于既往已接受内分泌疗法的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R+/HER2-)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女性患者治疗。晚期乳腺癌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癌症,85%的患者生存期不超过5年。
Elios Therapeutics是一家致力于开发创新型自体、颗粒递送、树突状细胞癌症疫苗的生物制药公司。近日,该公司公布了评估TLPLDC(肿瘤裂解物、颗粒加载、树突状细胞)疫苗治疗黑色素瘤IIb期临床试验的积极顶线数据。 这是一项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在III期(晚期)或IV期(转移性)黑色素瘤已切除的患者中开展,评估了TLPLDC疫苗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的主要终点是两年无病生存(DFS),次要终点包括36个月的DFS和总生存期(OS),将在TLPLDC疫苗组和安慰剂组之间进行比较。该研究中,144例患者随机接受TLPLDC或安慰剂,以防止疾病复发。TLPLDC疫苗或安慰剂疫苗在完成标准护理(SoC)治疗后的3个月内开始接种,分别在0、1、2、6、12、18个月接种。患
一项新研究显示,一种已经保存了4亿多年的表观遗传变化,可以使人类发育后期与癌症相关的一些基因失去活性。表观遗传变化是由DNA控制的一种形式。相关论文近日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人类某些癌症的基因也存在于斑马鱼体内,但在受精后几小时内就会“沉默”下来。这项研究为人们了解表观遗传学如何在进化历史上调控基因提供了新线索。它还揭示了斑马鱼和人类胚胎中表观基因组“自我重置”的显着差异,并将指导未来表观遗传研究。
本期为大家整理了关于癌症转移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帮助大家了解导致癌症转移的罪魁祸首。 【1】iScience:新的细胞生长补偿途径可以帮助更好地治疗转移性癌症 DOI: 10.1016/j.isci.2019.06.029 虽然研究人员对原发癌细胞的生长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但对癌症扩散的致命过程转移却知之甚少。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牙科学院院长、牙周病教授Paul Krebsbach博士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
拜耳(Bayer)、百时美施贵宝(BMS)、小野制药(ONO)近日联合宣布,三家公司已经签署了一项临床合作协议,评估拜耳多激酶抑制剂Stivarga(regorafenib,瑞戈非尼)与百时美施贵宝/小野制药PD-1肿瘤免疫疗法Opdivo(欧狄沃,通用名:nivolumab,纳武单抗)组合疗法用于微卫星稳定性转移性结直肠癌(MSS mCRC)患者的治疗,这是最常见的mCRC类型。此次临床合作的进一步条款没有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