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癌症药物网! 收藏本站 在线留言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癌症药物网

专一的癌症药物网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400-700-0899

  • 杨森创新疗法获批一线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今日,强生(Johnson & Johnson)集团旗下的杨森(Janssen)公司宣布,美国FDA批准该公司和Genmab公司联合开发的Darzalex(daratumumab),与来那度胺(lenalidomide)和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联用,治疗不适于使用自体干细胞移植疗法(ASCT)的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这一组合疗法,与由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构成的标准疗法(Rd)相比,能够将患者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44%。

  • 耶鲁学者发现ECM是触发癌症转移的分子关键

    癌症发生转移的一种方式是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即上皮细胞通过特定程序转化为具有间质表型细胞的生物学过程。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细胞中的化学信号或基因突变会触发EMT。

  • FOX转录因子突变方式诠释前列腺癌治疗新靶点

    基因突变是物种不断进化的动力泉源,与此同时基因突变也可能导致癌症。人体中基因变异的方式各有不同,如今密歇根大学罗盖尔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基因突变的三种方式。该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杂志上。

  • 最新亚裔美国人群临床实践数据再次证实纳武利尤单抗二线治疗在真...

    基于CheckMate 078研究,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获批在中国上市用于EGFR/ALK野生型经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疗, 开启了中国肿瘤免疫治疗篇章。然而,目前中国经治晚期NSCLC的免疫治疗真实世界疗效数据仍缺乏,临床一直期待有更多的数据可供分享。近期,5月下旬在ISPOR大会上发表了一项研究,利用Flatiron健康数据库数据分析真实世界亚裔美国人群,主要是美籍中国人群接受纳武利尤单抗的疗效数据。本研究论文作者之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常建华教授对该研究结果进行解读点评。

  • 第4款PARP抑制剂Talazoparib同情用药申请项目开...

    对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患者朋友们来说,BRCA的突变检测阳性意味着有很好的一类药物可以使用----PARP抑制剂。目前FDA批准的PARP抑制剂有4种,分别为阿斯利康公司的Olaparib(奥拉帕利)、Clovis公司的Rubraca(卢卡帕利)、TESARO和Zejula(尼拉帕利)、Pfize的talazoparib(TALZENNA)。分别作为维持或者解救治疗。但是这些药物的价格都比较昂贵。也使很多患者望而却步。

  • 把PD1用到恰到好处!张力教授深度分析临床使用几大技巧

    6月21-22日,全国肺癌大会在沪召开。当天,找药宝典记者也赶赴现场,就PD1在临床上使用的几个热点,对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的张力教授进行了采访。采访中,张教授对PD1的临床实战使用策略,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与PD1的再挑战,以及靶向耐药后使用PD1的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让我们看看张教授的精辟见解。

  • 加剧间质性肺炎,肝癌乐伐替尼这一AE要注意!

    目前有三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被批准用于治疗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HCC)患者,分别是索拉非尼,瑞戈非尼和乐伐替尼。索拉非尼是肝癌史上第一个靶向药物,被批准一线治疗肝细胞癌患者(HCC)。紧跟其后的就是瑞戈非尼,根据RESORCE研究,2017年瑞戈非尼十年破冰成为肝癌史上第二个靶向药物。2018年,乐伐替尼又凭着REFLECT试验,被FDA批准治疗索拉非尼不耐受的肝癌患者。因为乐伐替尼在亚洲人群的结果更是优于索拉非尼,所以CFDA批准其一线治疗无法手术切除的HCC患者。众所周知的TKI不良事件包括手足综合征,腹泻,食欲不振,高血压,疲劳和蛋白尿等。然而,关于TKI引起间质性肺炎的报道并不详细。今天,我们给大家分享一例59岁男性HCC患者,使用瑞戈非尼治疗期间被怀疑,随后用乐伐替尼治疗加据间质性肺炎的案例。该病例强调在使用TKI期间有必要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并进行影像学检查以监测不良事件

  • 医保+慈善援助药品为患者长期生存减负,坚持用药带来切实获益

    2018年5月31日,国内首个用于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二代小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来自诺华的口服小分子ALK抑制剂塞瑞替尼胶囊(商品名:赞可达?),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局批准在华上市,适用于此前接受过克唑替尼治疗后进展、或对克唑替尼不耐受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填补这一肺癌治疗领域的临床空白,为患者带来切实获益。

  • 印度抗癌药,真的要进入中国了?

    2018年,中国电影圈子里最成功的影片莫过于电影《我不是药神》。

  • 为什么同样的肿瘤同样的药,有的人化疗反应大,有的人却很小

    同一个病房同时化疗的几个人,有的逍遥自在,能吃能喝能睡,有的却吐得昏天黑地,看见食物就恶心。为什么化疗反应差别如此巨大呢?

  • 肺癌患者的自我拯救:如何安度两个死亡高峰期?

    心理免疫学理论认为,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与患者的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当一个人长期处于焦虑、紧张、抑郁和绝望的负性情绪状态时,就会导致神经内分泌紊乱,大大降低抗病免疫监控能力,进而影响免疫系统识别和消灭癌细胞的监视作用,易导致细胞转化和突变。如果再加上对疾病的极度恐惧和巨大的精神压力,往往会对癌症病情的发展乃至复发转移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因此,对肿瘤患者来说,治“心”比治“癌”更重要。

  • Inovio完成VGX-3100治疗HPV相关宫颈癌前病变三...

    Inovio Pharmaceuticals, Inc.昨日宣布,该公司已完成VGX-3100关键三期试验(“REVEAL 1”)招募198名参与者的目标。VGX-3100是一种基于DNA的新型免疫疗法,用于治疗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宫颈非典型增生。若不加以治疗,宫颈非典型增生可能会发展成宫颈癌。如果获得批准,VGX-3100将成为较早的用于治疗女性宫颈非典型增生的免疫疗法和非手术替代方案。

  • 肺癌晚期“腹水”难收?3大治疗方案教你解决

    肺癌之所以难以根治,主要还是在于没有找出肺癌的发病机制,不能及早的发现肺癌,导致很多肺癌在诊断时就已经属于晚期,而且晚期患者体内癌细胞发展迅速,常会出现肺癌肝转移导致患者出现腹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 杨森创新疗法获批一线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今日,强生(Johnson & Johnson)集团旗下的杨森(Janssen)公司宣布,美国FDA批准该公司和Genmab公司联合开发的Darzalex(daratumumab),与来那度胺(lenalidomide)和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联用,治疗不适于使用自体干细胞移植疗法(ASCT)的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这一组合疗法,与由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构成的标准疗法(Rd)相比,能够将患者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44%。

  • 阿斯利康PD-L1疗法组合达到3期临床终点

    今日,阿斯利康(AstraZeneca)公司宣布,该公司开发的PD-L1单克隆抗体Imfinzi(durvalumab),在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xtensive-stage small cell lung cancer,ES-SCLC)的3期临床试验中,显著提高患者总生存期,达到了试验的主要终点。这款癌症免疫疗法,有望继罗氏(Roche)的PD-L1抑制剂Tecentriq之后,成为第二款获批一线治疗SCLC的PD-L1抑制剂。

  • 100年来人类如何改变了肺癌的治疗?

    今年6月,FDA加速批准PD-1抑制剂Keytruda治疗小细胞肺癌(SCLC),标志着这款重磅免疫疗法朝着造福全球更多肺癌患者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以此为契机,在今天的这篇文章中,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也将梳理历史,回顾在过去的100年里,人类如何改变了肺癌的治疗。   百年前的罕见病

  • 记录总数:15650 | 页数:979  <...666667668669670671672673674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