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咯替尼是恒瑞研发的一种口服、不可逆、泛-ErbB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同时具有抗EGFR/HER1、HER2 以及HER4活性,也被称作口服赫赛汀,是恒瑞寄予厚望的一个新药。
近日,一则关于癌症治疗的新闻上了热搜:英国癌症研究所(简称ICR)宣称,通过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和人工智能等新方法,有望使癌症成为长期可控制的疾病,甚至能够治愈。一时间,有人为之兴奋,也有人斥之为炒作。
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的一个研究小组提出了一种针对癌细胞的新方法,该方法可以避开现有癌症药物所面临的挑战。 最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了一些针对半胱氨酸的新型抗癌药物。癌症研究人员面临的挑战是癌症靶点的结合位点很少发现半胱氨酸,限制了这种方法仅应用于少数药物靶点。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研究团队现在通过探索针对其他潜在反应性氨基酸(如赖氨酸,酪氨酸或组氨酸)的药物的开发来应对这一挑战,这些氨基酸更多地发生在靶标的结合位点内。
德国生物制药公司MorphoSys近日发布了新型人源化Fc结构域优化免疫增强单克隆抗体tafasitamab(MOR208)II期临床研究L-MIND(NCT02399085)的最终分析结果。
欧盟委员会批准Revlimid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成人患者一线治疗整整四年后,英国国家健康和护理卓越研究所(NICE)于上周五正式做出决定,推荐Revlimid作为多发性骨髓瘤的替代方案,并将该药纳入英国国家健康服务保障系统(NHS)。
每年的6月初,很多肿瘤医生和癌症研究人员都会聚集在美国芝加哥,参加一场全球最高规格的肿瘤学会议-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简称ASCO。大部分新药临床试验结果都会首先在这里集中公布,所以ASCO被誉为抗癌界的奥运会。
2019年5月17日,中国——辉瑞公司今日宣布,治疗肺癌的创新靶向药物多泽润?(达可替尼片)已于5月15日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可单药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或21号外显子L858R置换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1]。全球注册研究显示,多泽润?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并延长总生存期(OS),患者中位OS达34.1个月,是首个为EGFR突变NSCLC患者提供临床意义OS改善的EGFR-TKI[2,3]。此次获批在中国首次实现几乎与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的全球同步递交并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
5月14日,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火速批准PD-L1抗体Avelumab(A药)和阿昔替尼的联合疗法上市,临床数据显示:
免疫治疗已成为继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疗药物治疗及靶向治疗之后的第五大肿瘤治疗疗法。
颅咽管瘤为先天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5%。多见于儿童及少年,男性多于女性。大多数颅咽管瘤患者,即使患病后对其也不是很了解,也不知道该怎么治疗,门诊中经常会遇到患者问:“颅咽管瘤吃点药不手术行不行?”
软组织肿瘤是起源于间叶组织位于软组织内的肿瘤。主要是运动系统的软组织(如肌肉、韧带、骨膜、脂肪等)肿瘤。 软组织肿瘤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以青壮年多见;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以发生于躯干者最多。
近日,药明康德合作伙伴Agios Pharmaceuticals公司公布,其抗癌药物Tibsovo(ivosidenib)的一项全球临床3期试验达到主要终点。携带易感柠檬酸脱氢酶-1(IDH1)基因突变的胆管癌患者经化疗后采用Tibosovo治疗,无进展生存期相比安慰剂组有显着改善。安全性与过去已发表数据保持一致。
Cediranib是阿斯利康(AstraZeneca)公司开发的一款VEGF受体抑制剂,然而近日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这款在研抗癌药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功能:它能够影响肿瘤细胞修复DNA损伤的能力,与PARP抑制剂联用,可能达到更好的抗癌效果。这项研究发表在最新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
近日,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和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 journals两本期刊同时分别上线了全身MRI检查在结直肠癌和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应用中的试验结果。两项前瞻性试验均表明,与现有标准流程相比,全身MRI能够有效缩短癌症分期的诊断时间,并且大幅减少了患者费用。
在近日于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举行的2019年美国免疫学年会(AAI)上,一项临床前研究显示,在肝转移动物模型中,采用高压递送的方式给予靶向癌胚抗原的(抗CEA)CAR-T,显着增加了渗透和抗肿瘤活性,与采用标准低压(LP)递送相比。
TCR2Therapeutics是一家临床阶段免疫治疗公司,为癌症患者开发下一代新型T细胞疗法,2019年5月7日宣布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布临床前数据。该论文的题目是“合成的TRuC受体与完整的T细胞受体结合,具有有效的抗肿瘤反应”,并在几种小鼠模型中显示该公司专有的T细胞受体与CAR-T细胞治疗相比具有更高的抗肿瘤活性 。该发现表明TRuC-T和CAR-T细胞之间的信号传导存在显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