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癌症药物网! 收藏本站 在线留言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癌症药物网

专一的癌症药物网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400-700-0899

  • 中药治肿瘤,到底行不行?这四位专家给出了答案

    中医是祖国的传统医学,在西医还未进入国内前,中医在治病救人上一直处于核心地位。

  • 国家卫健委权威指导:恶性肿瘤膳食指南(附膳食营养表)

    2017年8月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恶性肿瘤患者膳食指导(Dietaryguideforcancerpatients)》(行业标准编号是WS/T559—2017)。

  • 50岁前体重超标,这个癌症最易找上门!数值越高风险越大!

    在美国癌症学会(AACR)年会上,一项涉及96万名无癌症病史的美国成年人的研究结果显示,与年龄较大的肥胖者相比,50岁前体重超标与胰腺癌死亡风险的关联可能更大。

  • 新型靶向疗法AVID100治疗三阴性乳腺癌进入II期临床

    Forbius是一家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设计和开发用于治疗纤维化和癌症的新型生物制剂,其当前重点是开发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通路的创新疗法。在2018年第五届年度全球抗体药物偶联物奖(2018 World ADC Awards)中,Forbius在“最佳新药开发商”奖类别中被提名。

  • 重磅!抑制外泌体PD-L1可诱导全身性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一类称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免疫治疗药物彻底改变引发了癌症治疗变革:许多直到最近还被认为无法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正在经历长期缓解。但是,大多数患者对这类药物没有反应,而且它们对某些癌症的治疗效果要比其他癌症好得多,其中的原因令科学家们困惑不解。

  • 新研究揭示环境致癌物的独特突变特征 有助揭示癌症病因

    对人类肿瘤进行全基因组测序(whole-genome-sequencing, WGS)可显示出独特的突变模式,这些突变模式有助于揭示癌症的病因。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剑桥大学、伦敦国王学院和韦尔科姆基金会桑格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324种暴露于79种已知或潜在的环境致癌物的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细胞)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以便研究其中的突变特征。相关研究结果于2018年4月11日在线发表在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 Compendium of Mutational Signatures of Environmental Agents”。

  • 抗击癌症!中国抗PD-1免疫联合疗法开发取得这些新进展

    当历史的年轮碾过第20个世界抗癌日时,国际抗癌联盟开始提倡:在癌症面前,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颇为应景的是,类似的共同抗癌理念正在被娴熟地运用到癌症的医学研究中。尽管创新性的癌症治疗手段和药物在不断迭代,但至今还没有一款疗法面对癌症能够独挡一面。联合疗法已然成为当下抗癌研究中最热门的方向。

  • Tony Mok谈2019肺癌EGFR发展现状,超多新点

    EGFR靶向进展近几年突飞猛进,从传统的一代TKI延伸到了二代、三代新药上市,再到联合治疗的

  • 国内PD1问卷大调查,揭秘患者眼中的免疫治疗观

    目前免疫治疗是癌症治疗的热点,已有4种PD1在国内上市。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医生与患者对免疫治疗的认知也存在一些偏差,对此找药宝典在前不久开展了临床免疫治疗的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免疫治疗的想法和认知。调查人群涵盖包括肺癌、肝癌、乳腺癌等多个癌种。截至今日数据分析,共有200多个病友填写问卷。以下一起来看看调查结果,分析目前国内患者对PD1的认知及使用情况。

  • 又见年轻人患肝癌,保护肝脏的重要性你注意到了吗?

    最近又出现新闻报道,一家两兄弟,一个26岁,一个24岁,都确诊肝癌,26岁的哥哥已经到了肝癌晚期,失去了手术的机会。

  • 如果亲人被诊断癌症,家属应该怎么办?

    现代社会,癌症发病日益猖狂,人人谈癌色变。如果自己的亲人被确诊癌症,这对于整个家庭无疑如晴天霹雳。可是,毕竟生活还要继续,如何面对这一事实,并能与亲人携手共度余生,是患者与家属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今天,我们就从家属的视角,来谈谈这个话题。

  • 癌症患者警惕:感染比复发转移更可怕!

    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转移”、“复发”这两个词并不陌生,但是,大家也不能忽略另一个“大魔头”——感染。

  • 胃癌一经发现就是晚期?只因你错过了这5个早期信号!

    胃癌不可怕,发现得太迟才可怕。胃癌只要能做到早期发现,五年生存率能高达90%。而很遗憾的是,日本的早期胃癌发现率可以高达85%以上,但是在国内,这样的比例还不到30%。因此,医生提醒:切勿错过早期胃癌发出的5个信号。

  •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 三大院士:中国常规癌症治疗水平不逊于...

    近年来,不少癌症患者选择出国看病,也有一些患者在到处购买国外最新上市的抗癌药。有一种流行的观念认为,国外能获得更好的癌症治疗效果。   “癌症患者选择出国看病,认为国外的癌症治疗水平更高,这是一个误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院士近日告诉搜狐健康。

  • 新研究揭示环境致癌物的独特突变特征

    对人类肿瘤进行全基因组测序(whole-genome-sequencing, WGS)可显示出独特的突变模式,这些突变模式有助于揭示癌症的病因。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剑桥大学、伦敦国王学院和韦尔科姆基金会桑格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324种暴露于79种已知或潜在的环境致癌物的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细胞)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以便研究其中的突变特征。相关研究结果于2018年4月11日在线发表在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 Compendium of Mutational Signatures of Environmental Agents”。

  • 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新型免疫疗法INT230-6获FDA快速通...

    Intensity Therapeutics是一家临床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开创了一种新的、基于免疫的方法,治疗实体肿瘤。该公司已利用其DfuseRxSM技术平台创造了一种新的药物制剂,在直接注射后,可迅速分散到肿瘤中,并将治疗剂扩散到癌细胞中。DfuseRxSM平台技术可以快速识别特定肿瘤类型的组织分散和细胞渗透抗癌配方。

  • 记录总数:15648 | 页数:978  <...711712713714715716717718719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