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专注于运用创新技术对癌症进行早期筛查的Laboratory for Advanced Medicine(LAM)公司宣布,FDA为其肝癌筛查检测颁发了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这项早期筛查技术能检测出I期肝细胞癌(HCC),在筛查肝癌患者时达到95%的敏感性,和97.5%的特异性。
中国上海2019年09月04日--专注于肿瘤创新药物的发现、开发和商业化公司--海和生物宣布,公司研发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抑制剂HH2710已于近日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临床试验许可(IND),拟用于治疗经检测确认存在MAPK信号通路基因异常的恶性肿瘤。
最近,科普君经常在觅健上看见很多觅友发帖子求助发烧了怎么办?发热对正常人而言,只不过是感冒的标志而已。但对于癌症患者来说,发热不仅常见,而且可能是病情进展、甚至转折的标志!那么癌症患者出现发热,体温升高了,究竟该怎么办才好?
自2019年6月15日起,北京医耗联动综合改革正式实施,全市执行病理检测医疗保险新政策。首次将肿瘤基因检测纳入医保,报销比例高达90%!
自从肺癌遇到靶向药物,就给肺癌的治疗打开一扇新的大门。要选择合适的或者正确的靶向药物,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基因检测,基因检测是指导靶向药的选择和进行个性化治疗必不可缺的步骤。
范德比尔特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的一名生物医学工程师发现,利用人体自身防御系统制造的细胞士兵可以在手术过程中追踪并杀死逃逸的癌细胞,防止癌细胞转移,挽救患者(尤其是三阴乳腺癌患者)生命。 生物医学工程系主席、J. Lawrence Wilson工程学教授Michael King和他的团队将两种蛋白质[TNF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以及粘附受体e选择素]在脂质纳米颗粒的表面。这些纳米颗粒注射后粘附在白细胞上,而在肿瘤切除之前、期间和之后将这些尾随涂层的白细胞注射到血液,可以杀死所有因为手术而释放的癌细胞。
英国制药巨头阿斯利康(AstraZeneca)近日公布PD-L1肿瘤免疫疗法Imfinzi(durvalumab)肺癌III期临床研究NEPTUNE的最终总生存期(OS)结果。 该研究是一项随机、开放标签、多中心、全球性III期研究,在既往未接受治疗的(初治)IV期(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开展。研究人群包括非鳞状或鳞状组织学患者、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或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突变患者、各种PD-L1表达水平患者。主要终点是高肿瘤突变负担(TMB)患者中的总生存期(OS)。研究中全球29个国家的200多个临床中心开展,包括美国、欧洲、南美和中美洲、中东和亚洲。TMB是对肿瘤基因组(DNA)中突变数量的测量,血液高TMB意味着每兆碱基中有20个或更多突变(≥20mut/Mb)。
Immatics是一家致力于发现和开发T细胞定向癌症免疫疗法的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近日,该公司宣布与新基(Celgene)达成了一项战略合作及选择协议,开发新型过继性细胞疗法(adoptive cell therapy)用于多种类型癌症。
项新的研究揭示紧邻肿瘤周围的健康细胞变得更像干细胞,从而支持癌症生长。这一发现是利用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IlariaMalanchi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开发的一种新技术取得的。这种技术可用于研究肿瘤周围的组织,即肿瘤微环境(tumour microenvironment),其中已知肿瘤微环境会影响癌症的生长和扩散以及治疗反应。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9年8月29日的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Metastatic-niche labelling reveals parenchymal cells with stem features”。
马里兰大学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新研究揭示了端粒酶的新作用。端粒酶在正常组织中唯一已知的作用是保护某些定期分裂的细胞,如胚胎细胞、精子细胞、成体干细胞和免疫细胞。科学家们认为,端粒酶在所有其他细胞中都是关闭的,除了在恶性肿瘤中,端粒酶可以促进细胞无限分裂。
他们不但活着,而且活的是那么的滋润,那么的快乐,那么的健康,以至于那么让我们羡慕,一场生命的灾难,改变了他们对人生,对生命的态度,改变了他们的性格和对人与人相处的看法,他们为什么能以这样的状态活下来呢?”
肺癌,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恶性肿瘤,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首[1]。大多肺癌病例发现时已属晚期,失去根治机会,5年生存率极低。庆幸的是,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有效治疗方式的不断涌现,尤其是靶向治疗的兴起。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JAMA Network Open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人工智能系统,其或能够帮助病理学家更准确地读取活组织检查结果及更好地检测并诊断乳腺癌。这种新型系统能帮助解释医学成像结果从而用于诊断乳腺癌(人眼无法有效区分),其几乎能够像一名经验丰富的病理学家一样对乳腺癌进行准确诊断。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Genetic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对一组极易患癌的家庭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鉴别出了一种罕见的遗传性基因突变,其或会明显增加个体在一生中患胰腺癌和其它癌症的风险。识别出这种此前未知的突变或能帮助研究人员对这种较强胰腺癌家族史的个体进行常规检测,从而确定其是否携带有这种突变(RABL3基因),如果确定是的话,研究人员或许就能在疾病早期对患者进行筛查。
安慰剂对照广泛用于新药临床试验中。但FDA于8月28日公布肿瘤药物临床试验安慰剂与设盲的行业指南最终版,建议医药企业仅在特定情况下使用安慰剂开展癌症临床试验。监管机构在指南中明确限制在癌症临床试验中使用安慰剂对照,原因何在? 哪些临床试验可使用安慰剂?
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国民身体健康。据中国癌症统计数据估计,2015年中国新发肝癌46.6万例,肝癌死亡例数为42.2万例,是我国因肿瘤导致死亡的第三大致死原因。 肝癌起病隐匿,尽管外科手术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因患者大多合并基础肝病,或者在确诊时大部分已达中晚期,能获得手术切除机会的患者仅有20%~30%。而介入和消融等局部治疗有效,亦会发生转移与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