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生酮饮食,你的第一反应是不是:“这不是当下最火热的减肥方法吗?”或许你还会想到:“这不是治疗糖尿病和癫痫的有效疗法吗?”没错,高脂肪低碳水生酮饮食在这三个领域都有卓越的表现。 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但近日,发表在《Cell Reports》杂志上的一项关于生酮饮食的研究结果更让人惊喜!得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生酮饮食,可以预防癌症。 生酮饮食的抗癌作用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少数长期存活的胰腺癌患者与许多对所有治疗方案都无效的胰腺癌患者之间的一个关键区别在于他们的肿瘤中的细菌群落刺激或抑制免疫反应。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9年8月8日的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Tumor Microbiome Diversity and Composition Influence Pancreatic Cancer Outcomes”。 这些研究人员还发现来自长期存活者的粪便菌群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 FMT)通过改变肿瘤
恶性肿瘤所致贫血是指造血组织以外的各种恶性肿瘤所引起的贫血。其贫血表现类型和程度因恶性肿瘤种类、病程、治疗方法不同而各异。临床表现随肿瘤种类、发生部位及转移扩散程度不同而异。消化道肿瘤贫血发现较早,症状重,常与其易引起出血和合并营养吸收障碍有关。
我国香港中文大学MartinWong等进行的一项meta分析显示,定期运动的人患结直肠癌前病变或瘤样病变(colorectalneoplasia,CN)的可能性小[1-2]。
目前肝癌的治疗模式已不再是单枪匹马的时代,越来越多的联合策略在肝癌的治疗中取得不错的疗效,比如Keytruda联合乐伐替尼,恒瑞的PD-1联合阿帕替尼以及PD-L1单抗Atezolziumab联合贝伐单抗等。当然肝癌的联合也不局限于靶向和免疫的联合,因为肝癌本就是全身性恶性肿瘤,离不开外科手术以及介入治疗等。越来越多的肝脏定向疗法(LDT)已成为肝细胞癌(HCC)治疗的组成部分。这些范围从经皮消融到动脉栓塞,以及各种放射治疗策略,用于肝癌局部控制,症状缓解,切除和活体移植的桥梁。今天我们就给大家分享目前肝癌治疗中的一种新模式:LDT联合靶向和免疫的三维模式。
PI3K通路活化是内分泌治疗的已知耐药机制,taselisib是一种口服选择性PI3K抑制剂。LORELEI研究探索了taselisib联合来曲唑是否可以增加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客观缓解比例和病理完全反应率(pCR),结果发表在8月8日的LancetOncol[1]。
肺癌作为中国的第一大癌,国内针对肺癌治疗的靶向药物已上市多种,主要有EGFR-TKI抑制剂、ALK抑制剂、抗血管生成药物、PD-1抑制剂。同时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EGFR突变患者,人数占全球近一半。
众所周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一种用于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和筛查的生物标志物,也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的第一个肿瘤生物标志物。很多人误以为 PSA 为前列腺所特有,然而事实上非也。PSA 也见于其他组织。
肺癌是全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大部分肺癌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失去手术机会。靶向治疗出现前,晚期肺癌患者的选择通常只有化疗和局部放疗,晚期肺癌患者平均总生存期只有8-10个月,5年生存率也仅有5%。但现在很多患者都能活得更长,活得更好,甚至部分患者能够实现带瘤长期生存,这不仅归功于近十年来靶向药物的发展,免疫治疗的出现更让肺癌患者看到“治愈”的曙光。
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消化道肿瘤之一。侵袭和转移是胰腺癌的重要生物学特性, 也是导致胰腺癌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大量研究证明多种分子、基因和蛋白参与调控胰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最近,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的一篇研究,再次刷新了人们对胰腺癌侵袭和转移的认知。
12日,微芯生物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上市首日高开511.85%,开盘价达125元。截至早盘收盘,微芯生物市盈率高达1291倍,发行市盈率为467.51倍,刷新了科创板新股的发行市盈率纪录。
2019年8月10日,第11届上海国际放射肿瘤学大会(SICROXI)在上海成功举办。会议期间,君实生物举办了免疫治疗卫星会,由卢泰祥教授、胡超苏教授和钱立庭教授担任大会主席,聚焦头颈部肿瘤的免疫治疗,并特别邀请到王孝深教授和区晓敏教授分别就“头颈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和“特瑞普利单抗在鼻咽癌的研究进展”展开主题报告,内容丰富详实,系统性诠释了免疫治疗在头颈肿瘤的研究进展和前景。
2019年8月12日,《临床肿瘤学杂志》(JClinOncol)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郭军教授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证实了PD-1单抗(特瑞普利单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阿昔替尼),在晚期粘膜黑色素瘤一线治疗中,客观缓解率达到48.3%,75.8%的患者出现了肿瘤退缩,而以往粘膜黑色素瘤一线治疗的客观缓解率从未有超过20%的报道。
众所周知,外科手术是治疗实体瘤的关键。但是,根据癌症类型的不同,8-70%的病例肿瘤在经过切除后切缘仍呈阳性(手术边缘存癌细胞)。为了降低复发率和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肿瘤的精准切除已成为手术的趋势,而术中指导(guidedsurgery)对外科医生来说变得至关重要。
鼻咽癌可以说是最具有地方特色的病种,它又被称为“广东癌”或“广东瘤”。病如其名,全球80%的鼻咽癌发病的人群都来自中国,而中国又有60%的患者来自于广东地区,也就是说全球的鼻咽癌患者近一半都来自于广东地区。
糖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营养元素,可有说法居然表示糖会加速癌细胞的增长,引起复发和转移!一时间,糖仿佛成了人类健康的万恶之首,更加让肿瘤患者敬而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