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癌症药物网! 收藏本站 在线留言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癌症药物网

专一的癌症药物网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400-700-0899

  • 又一个“别吃我”信号被发现!卵巢癌或将迎来新型免疫疗法

    癌症免疫疗法的出现,为广大癌症患者带来生的希望,其与化疗直接攻击癌细胞不同,免疫疗法是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抵御癌细胞。此前的多数研究发现,狡猾的癌细胞会盗取正常细胞与免疫系统约定好的“别吃我”暗号,来躲避免疫系统的攻击。因此破解癌细胞的“别吃我”的信号,是战胜癌细胞的关键。

  • 晚期上皮性卵巢癌腹腔化疗II期临床研究获壁报展示

    在2019ASCO年会上,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臧荣余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晚期上皮性卵巢癌腹腔化疗(DD-EPIC)的II期临床研究"进行了壁报展示。我们一起来回顾这项具有高度临床价值的研究。

  • 神经母细胞瘤癌基因被发现 将助力靶向新药开发

    神经母细胞瘤占儿童癌症死亡总数的15%。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生存率为50%。

  • 预防胃癌有新招?PNAS揭秘“制裁”幽门螺杆菌特殊武器

    提起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大家可能就会联想到胃癌。胃癌是全球第三大癌症死亡原因。2018年最新癌症数据表明,我国的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第二位,新发病例及死亡病例数分别占全球总数的44.1%和49.8%。

  • 晚期上皮性卵巢癌腹腔化疗II期临床研究获壁报展示

    在2019ASCO年会上,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臧荣余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晚期上皮性卵巢癌腹腔化疗(DD-EPIC)的II期临床研究"进行了壁报展示。我们一起来回顾这项具有高度临床价值的研究。   卵巢癌是发生在女性生殖系统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位于全球第八位

  • 人类巨细胞病毒导致各种健康问题 却被用于开发抗癌疗法

    我们大多数人都听说过麻疹和腮腺炎等病毒,更不用说更严重的艾滋病毒和埃博拉病毒了。但是谁听说过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呢?   仅在英国,HCMV就感染了50-60%的人,据报道,在菲律宾和乌干达等发展中国家,HCMV感染率高达100%。更重要的是,一旦感染,你很可能会终生携带它。然而,尽管HCMV可以导致各种健康问题,但对这种病毒的研究也在帮助我们利用人类免疫系统的力量来治疗某些类型的癌症。   图片来源:http://cn.bing.com

  • 预防胃癌有新招?PNAS揭秘“制裁”幽门螺杆菌特殊武器

    提起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大家可能就会联想到胃癌。胃癌是全球第三大癌症死亡原因。2018年最新癌症数据表明,我国的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第二位,新发病例及死亡病例数分别占全球总数的44.1%和49.8%。   Hp感染是引发胃腺癌的主要原因。令人不安的是,我国Hp感染率已高达56%。

  • 天境生物与TRACON宣布TJD5在美完成临床I期首例肿瘤患...

    8月1日,天境生物与美国医药公司TRACON Pharmaceuticals联合宣布,天境生物自主研发的CD73抗体TJD5(又称TJ004309)在美国完成临床I期首例晚期实体瘤患者给药。在本次临床I期试验中,TJD5将作为单一用药使用;同时,TJD5还将与由罗氏已在销售的PD-L1抗体TECENTRIQ? (atezolizumab)开展联合用药的临床研究。天境生物与罗氏于2019年4月达成研究合作协议,按照协议条款,罗氏将向天境生物提供TECENTRIQ?,用于开展与TJD5联合用药相关的临床阶段研究。

  • 癌症患者大样本揭示:抑癌基因TP53突变影响癌症治疗和预后

    在诸多与癌症相关的基因里,TP53是目前研究得最为透彻的基因之一,以抑癌作用而闻名。它就像一个“哨兵”一样监控细胞内的异常活动,感知细胞的压力或损伤,并相应地阻止异常细胞分裂或令异常细胞“自刎”,从而阻止受损细胞繁殖。而TP53编码的p53蛋白具有抑癌作用,被誉为“人类基因组的守护者”。

  • 白血病治疗耐药怎么办?新疗法“从抗体开始” 根除癌细胞

    在影视剧中,白血病一度是“绝症”的代名词。其中急性白血病进展很快,若不治疗,生存期很短。   急性白血病通常又可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细胞的B系或T系细胞在骨髓内异常增生的恶性血液肿瘤,约占成人白血病的1/5,也是最常见的儿童癌症之一。

  • 癌症患者大样本揭示:抑癌基因TP53突变影响癌症治疗和预后

    在诸多与癌症相关的基因里,TP53是目前研究得最为透彻的基因之一,以抑癌作用而闻名。它就像一个“哨兵”一样监控细胞内的异常活动,感知细胞的压力或损伤,并相应地阻止异常细胞分裂或令异常细胞“自刎”,从而阻止受损细胞繁殖。而TP53编码的p53蛋白具有抑癌作用,被誉为“人类基因组的守护者”。 当TP53这样重要的角色发生突变时,除了一个重要的细胞安全机制失守外,还会促进癌症的发生。了解其突变的过程对于阻止癌症的发生以及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手段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近日,美国贝勒医学院发表在《Cell Report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揭示了TP53基因是如何发生突变的,以及这些突变对临床前景诊断的作用。 DOI:https://doi.org/10.1016/j.celrep.2019.07.001 超大样本量 贝勒医学院的分子病毒学及微生物学教授Larry Donehower领导

  • 出现类癌综合征症状,一定是癌症吗?

    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的肿瘤分类中,肺部神经内分泌肿瘤可分为原发性肺类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和小细胞肺癌。

  • 抗癌之王“硒”,原来应该这么补

    近年来,随着癌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预防癌症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我们吃什么可以预防癌症呢?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化学预防剂是西兰花中的莱菔硫烷,十字花科蔬菜的异硫氰酸酯,绿茶中的儿茶素,葡萄中的白藜芦醇,姜黄中的姜黄素以及微量元素硒。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硒。

  • 肺癌免疫治疗新突破!免疫联合化疗降低51%的死亡率

    在免疫疗法中国上市前 , 无基因突变肺癌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局限于化疗。首先打破这一局面的是欧狄沃(O药)的中国上市,欧狄沃率先获批用于晚期肺癌的二线治疗,且不论患者的PDL-1表达。K药紧随其后,联合化疗获批用于PD-L1高表达患者的一线治疗。可无EGFR/ALK基因突变的患者在一线药物治疗阶段还面临着必须接受化疗的窘境。如今,这一局面有望被最新的联合治疗方案打破。 7月24日,百时美施贵宝(BMS)官网发文宣布,CheckMate227研究的1a部分达到了主要研究终点总生存期(OS)。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化疗,O药+伊匹单抗(Y药)一线治疗PDL1表达≥1%的非小细胞肺癌展现出了显著性生存期获益,为无基因突变的广大肺癌患者带来了无需化疗加入的免疫方案。 O药联合Y药的治疗方案是首个两种免疫肿瘤治疗药物联合用于肺癌治疗,并获得总生存期获益优于化疗的III期临床研究,所有PD-L1表达阳性

  • 远离复发转移,饮食牢记四个“六”

    肺癌患者总是为饮食犯难,其实,饮食上你只需要牢记一个数字“6”。

  • 分化程度越高,肿瘤细胞恶性度越高?

    很多觅友拿到病理报告的时候,常常会有这些疑问,高分化、低分化、切缘阳性、切缘阴性、脉管浸润,到底代表什么?是不是对预后有影响?

  • 记录总数:8567 | 页数:536  <...34734834935035135235335435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