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作为中国的第一大癌,国内针对肺癌治疗的靶向药物已上市多种,主要有EGFR-TKI抑制剂、ALK抑制剂、抗血管生成药物、PD-1抑制剂。同时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EGFR突变患者,人数占全球近一半。
众所周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一种用于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和筛查的生物标志物,也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的第一个肿瘤生物标志物。很多人误以为 PSA 为前列腺所特有,然而事实上非也。PSA 也见于其他组织。
肺癌是全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大部分肺癌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失去手术机会。靶向治疗出现前,晚期肺癌患者的选择通常只有化疗和局部放疗,晚期肺癌患者平均总生存期只有8-10个月,5年生存率也仅有5%。但现在很多患者都能活得更长,活得更好,甚至部分患者能够实现带瘤长期生存,这不仅归功于近十年来靶向药物的发展,免疫治疗的出现更让肺癌患者看到“治愈”的曙光。
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消化道肿瘤之一。侵袭和转移是胰腺癌的重要生物学特性, 也是导致胰腺癌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大量研究证明多种分子、基因和蛋白参与调控胰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最近,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的一篇研究,再次刷新了人们对胰腺癌侵袭和转移的认知。
12日,微芯生物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上市首日高开511.85%,开盘价达125元。截至早盘收盘,微芯生物市盈率高达1291倍,发行市盈率为467.51倍,刷新了科创板新股的发行市盈率纪录。
2019年8月10日,第11届上海国际放射肿瘤学大会(SICROXI)在上海成功举办。会议期间,君实生物举办了免疫治疗卫星会,由卢泰祥教授、胡超苏教授和钱立庭教授担任大会主席,聚焦头颈部肿瘤的免疫治疗,并特别邀请到王孝深教授和区晓敏教授分别就“头颈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和“特瑞普利单抗在鼻咽癌的研究进展”展开主题报告,内容丰富详实,系统性诠释了免疫治疗在头颈肿瘤的研究进展和前景。
2019年8月12日,《临床肿瘤学杂志》(JClinOncol)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郭军教授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证实了PD-1单抗(特瑞普利单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阿昔替尼),在晚期粘膜黑色素瘤一线治疗中,客观缓解率达到48.3%,75.8%的患者出现了肿瘤退缩,而以往粘膜黑色素瘤一线治疗的客观缓解率从未有超过20%的报道。
众所周知,外科手术是治疗实体瘤的关键。但是,根据癌症类型的不同,8-70%的病例肿瘤在经过切除后切缘仍呈阳性(手术边缘存癌细胞)。为了降低复发率和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肿瘤的精准切除已成为手术的趋势,而术中指导(guidedsurgery)对外科医生来说变得至关重要。
鼻咽癌可以说是最具有地方特色的病种,它又被称为“广东癌”或“广东瘤”。病如其名,全球80%的鼻咽癌发病的人群都来自中国,而中国又有60%的患者来自于广东地区,也就是说全球的鼻咽癌患者近一半都来自于广东地区。
糖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营养元素,可有说法居然表示糖会加速癌细胞的增长,引起复发和转移!一时间,糖仿佛成了人类健康的万恶之首,更加让肿瘤患者敬而远之。
谷丙转氨酶就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一种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内,主要是反映一个人肝脏是否出现损伤和损伤程度的重要指标。
昨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最新公示,德国默克(Merck KGaA)在研抗肿瘤新药(代号:M7824)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试验获得默示许可。今年2月,葛兰素史克(GSK)曾与德国默克达成该药的全球合作协议,后者可能获得总计37亿欧元的付款。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原发性脑肿瘤,生长速度快、死亡率极高。这种肿瘤来源于大脑中的星形胶质细胞,可迅速扩散到周围组织。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是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并结合放疗与化疗等手段使患者获得较长时间的缓解期,但治疗预后差、易复发。为此,人们在研发有效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药物中做出了许多努力,但近期的几例新药临床试验纷纷以失败告终。
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消化道肿瘤之一。侵袭和转移是胰腺癌的重要生物学特性, 也是导致胰腺癌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大量研究证明多种分子、基因和蛋白参与调控胰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最近,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的一篇研究,再次刷新了人们对胰腺癌侵袭和转移的
大约15-40%的癌症会在中枢神经系统(CNS)中发生转移,但目前几乎没有治疗方法。基于单克隆抗体的癌症治疗广泛成功,但由于药物到达肿瘤位置的水平较低,对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疗效有限。
肝癌起病隐匿,出现的某些症状与体征缺乏特异性,有时还会出现一些少见的“伴癌综合征”,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而造成误诊。甚至肝癌早期没有症状,病人不会主动到医院就诊,给早期诊断带来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