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言CT检查会致癌?真假分不清,胃癌患者都听懵了!原来真相是......
在胃癌的诊疗中,CT检查是医生常用的“透视眼”。它能清晰显示肿瘤位置、转移情况,甚至能发现几毫米的微小病灶。但很多癌友对CT检查很担心:
CT做多了会不会有辐射?这些辐射会致癌吗?
一年复查做三四次CT,身体能受得了吗?有没有办法减少辐射伤害?
先说一个“省流版”的答案:抛开剂量谈辐射,都是耍流氓!正常的CT检查远远不会致癌或伤害身体。
01、CT有辐射,但单次剂量低
CT检查确实会产生电离辐射,这种辐射可能损伤细胞DNA,但现代CT设备的辐射剂量已大幅优化。
研究显示,人体在1年内接受的辐射量超过100毫西弗(mSv)时,患癌的概率才会明显增加。
换句话说,只要在一年内,CT检查的剂量不超过100毫西弗(mSv),基本是不会对健康有影响的。
那癌友可能会问:
我们平时做一次CT检查,辐射量大概有多少呢?
检查不同的部位,CT的辐射量会有点不同。根据国家发布的《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成年人诊断参考水平》,我们身体各部位CT检查一次时承受的平均辐射剂量如下图,觅友们可以参考着来看:
癌友平时诊疗、复查或体检时,偶尔做一次CT,并不会损伤身体。当然,CT检查并非越多越好,觅友们还是要尽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检查。
温馨提醒
如果因为病情需要短时间内频繁做CT,这种情况需要以病情为优先级,医生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检查方案,同步进行生化检查(如血常规、肝功能),这样发现了辐射影响也可以尽快干预。
02、胃癌患者多久做一次CT?
有觅友问:“胃癌患者,多久做一次CT?”
CT检查的频率,往往得根据病情和治疗阶段调整,一般来说:
如果是早期胃癌术后随访,建议每半年复查一次腹部增强CT;超过3年,建议每年复查一次腹部增强CT。
如果是进展期胃癌术后复查,建议每3个月复查一次腹部增强CT;超过3年,建议每半年复查一次腹部增强CT。
觅友们一定要注意复查,而CT作为重要影像检查手段,可显示病灶大小和数量的变化,早期发现可疑复发转移灶。
03、胃癌患者做CT检查要注意什么?
根据《胃癌影像学检查与诊断规范化流程专家共识(2022版)》[1]以及临床经验,胃癌觅友们在做CT等影像学检查时,多注意下面这几点,以便于医生更精准、高效地完成检查,减少误诊、漏诊、错诊的风险。
1.检查前准备
带好既往资料:觅友们可以带上曾经做过的任何CT检查的片子或报告等,减少同一部位多次扫描,避免重复检查。
空腹6小时以上:避免食物残渣干扰,提高病灶检出率。(证据等级:Ⅱ级)
口服充盈剂:需喝水(500~800ml)或服用发泡剂,帮助胃腔充分扩张,便于观察。(证据等级:Ⅱ级)
呼吸训练:提前练习呼气末屏气,减少呼吸伪影。(证据等级:Ⅲ级)
2.检查范围
扫描范围:需覆盖胸、腹、盆腔,全面排查转移灶。国内外多个指南均推荐进展期胃癌需行胸部CT,积极排除肺及纵隔内转移病变。(证据等级:Ⅱ级)
3.检查时
做CT检查时,觅友们多配合医生,提高沟通效率,尽可能缩短检查时间,减少身体被辐射的时间。
注意:备孕、已孕、哺乳期女性受检者,应在检查前告知医生,孕期女性原则上应避免做CT检查。
4.检查后
做完CT检查之后,觅友们可以多吃具有抗辐射作用的食物,如胡萝卜、橘子、西红柿和苹果等新鲜水果,绿茶以及海带、紫菜、黑木耳等。
如果觅友做的是增强CT,检查后记得多喝水,这样可以加速造影剂的排泄。
言而总之,CT不是洪水猛兽,但也不可滥用。只要我们遵从医嘱,科学检查,不仅能精准诊断、预防复发转移,还能保护自己的健康。
文章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新一代双特异性抗体Acasunlimab与PD-1阻断剂的协同作用,强化抗肿瘤免疫
- 传言CT检查会致癌?真假分不清,胃癌患者都听懵了!原来真相是......
- 为何胃肠道肿瘤用TILS效果不好?刚刚通过将TILS联合PD-1解决了这个问题!
- 癌症药物网:您身边的用药科普专家,打造优质、安全、便捷、专业的用药指导服务
- 癌症药物网:以患者为中心,共筑抗癌希望之路
- 癌症药物网:16年深耕,专业肿瘤药物咨询与服务引领者
- 靶向治疗与抗血管生成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新希望
- 生姜抗癌!研究发现生姜的外泌体颗粒能调节肠道菌,增强免疫治疗效果
- 让人惊叹,高TMB晚期小细胞肺癌两次治疗失败后单用PD-1肿瘤病灶全消失18个月之久!
- 这十件事,肺癌患者一定要知道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