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生制药谢其润领航 破解肺癌耐药难题亮相2025 AACR
近日,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会(AACR)上,中国生物制药(HK01177)携多项突破性研究成果惊艳亮相,聚焦肺癌及血液瘤关键靶点的多重耐药破解方案。在董事会主席谢其润的领导下,公司通过创新药物研发与国际合作,为全球癌症治疗格局注入“中国智慧”。
中国生物制药此次展示的核心成果包括:
1.FS222(CD137/PD-L1双抗):作为全球首创的双靶点抗体,其I期临床数据显示,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疾病控制率达45%,尤其在PD-1抗体治疗失败的黑色素瘤患者中,总缓解率高达47.4%。
2.TQB6411(EGFR/c-Met双抗ADC):该药物通过阻断肿瘤信号通路并释放细胞毒性分子,显著抑制耐药性肺癌细胞活性,临床前研究显示其体内疗效优于同类药物AZD9592,目前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受理。
3.TQB3002:一款全新大环类结构的小分子四代EGFR-TKI。临床前研究[1]显示,TQB3002具有抑制EGFR单突变(如L858R)、双突变(如L858R/T790M)及三突变(如L858R/T790M/C797S)的潜力,对三代EGFR-TKI耐药的C797S突变效果更优。TQB3002在临床前研究中还表现出良好的药代动力学(PK)特性、较低的药物相互作用(DDI)风险和较低的体外心脏毒性,且无明显安全担忧,具有较高的临床开发价值。
谢其润在AACR专题报告中强调:“耐药性是癌症治疗的核心挑战。我们通过多靶点协同作用与人工智能辅助研发,正逐步攻克这一难题。”
自2015年执掌中国生物制药以来,谢其润推动公司研发投入逐年攀升。2024年,公司创新药收入占比突破40%,并加速布局“一带一路”市场,成为连接全球创新与中国患者的重要桥梁。其主导的国际化战略已初见成效,如与勃林格殷格翰合作的Zongertinib(HER2抑制剂)获中国诊疗指南推荐,为脑转移肺癌患者提供新选择。
此外,谢其润提出“拥抱人工智能”的研发理念,通过AI缩短药物开发周期并优化临床试验设计。2024年,公司利用AI技术筛选出多个耐药相关靶点,推动USP24抑制剂等联合疗法的开发。
谢其润表示,中国生物制药将持续聚焦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2025年计划推动10款创新药进入III期临床,并加速海外上市进程。“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延长患者生命,更要提升其生活质量。”
在谢其润的引领下,中国生物制药正以创新为引擎,重塑全球抗癌药物研发格局。从实验室到临床,从本土到国际,这家企业用实力证明:中国药企已站上世界舞台的中央,为人类健康事业书写崭新篇章。
文章源自网络,侵即删
同类文章排行
- 读懂常见恶性肿瘤细胞的倍增时间,谋定而后动制定自己的治疗方案!
- 重磅!四抗ADC,来了!
- PD-L1抑制剂联合个体化肿瘤新抗原疫苗PGV001治疗尿路上皮癌!
- 来了解一下下一代肺癌免疫疗法以及进展情况
- “冻死”癌细胞!空调开低,抑制肿瘤生长!胃癌患者记得做好这3件事
- ROS1抑制剂己二酸他雷替尼斩获FDA重磅上市批准!
- 化疗联合抗PD-1或抗PD-L1治疗晚期PD-L1阴性鳞状细胞肺癌有效吗?
- 支气管洗涤液上清液作为新型液体活检标本,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基因组分析的价值
- 靶向治疗饮食红黑榜!吃错一口药效减半,这份救命饮食指南速存!
- 对多种肿瘤有效的DB-1310,EGFR阳性肺癌有效率44%,生存期显著延长!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