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对癌痛的治疗是以标准的三阶梯止痛治疗方案为指导。第一阶梯止痛药物如布洛芬等属于外周性止痛药,没有成瘾性,第二阶段药物如曲马多、第三阶段如吗啡、羟考酮、芬太尼虽然属于中枢类止痛药,但是若严格根据医嘱使用,药物会缓慢释放,通常不会导致患者产生欣快感或成瘾。
一名患有胰腺癌并伴有肺和淋巴结转移的58岁女性,在接受多种方案无效后入组了CAR-T细胞疗法的临床试验。2021年9月22日接受了CT041细胞回输,实现了部分缓解。
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将于当地时间5月31日-6月4日在芝加哥盛大召开,作为全球有影响力的临床肿瘤学会议之一,ASCO年会每年都汇集了众多世界一流的肿瘤学专家,共同探讨当前国际前沿的研究发现和临床试验成果。本届大会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黄河教授团队汇报了新型靶向GPRC5D CAR-T细胞疗法——OriCAR-017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研究结果。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异质性疾病,随着疾病进展会呈现出动态突变情况。FLT3内部串联重复(ITD)突变与AML的不良预后相关。Emavusertib是一种IRAK4和FLT3的强效口服抑制剂,与其他IRAK4或FLT3抑制剂单药治疗相比,具有潜在的双重功效优势。IRAK4在抗FLT3或其他细胞毒性治疗过程中上调,这推动了AML患者早期复发和进展的耐药途径。
噬血细胞综合征又称为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是一组由各种原因导致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过度激活引起全身高炎症反应的临床综合征,同时也是进展十分迅速的高致死性疾病。2022年3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依马利尤单抗用于难治性、复发性或进展性、或对常规疗法不耐受的原发性HLH(pHLH)成人和儿童(新生儿及以上)患者。在临床实践中,以γ-干扰素(IFN-γ)抑制剂为基础的联用方案颇具治疗前景。
一年一度的肿瘤界“奥斯卡”——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将于当地时间5月31日-6月4日在美国芝加哥盛大召开,众多国际重磅的临床科研成果将在ASCO大会期间披露。
美国巴尔的摩举行的第27届美国基因与细胞治疗年会上,以口头报告形式公布了全新一代人乳头瘤病毒(HPV)特异性T细胞受体(TCR)工程T细胞治疗-SCG142 的临床前数据。
BTK抑制剂(BTKi)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等惰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格局。在长期持续治疗过程中,药物安全性是患者和医生共同关注的重点,其中感染和继发第二肿瘤被认为是导致CLL患者死亡的两大常见原因。据报道,感染占所有死亡的三分之一到一半;梅奥诊所基于1274例患者开展的研究发现,继发第二肿瘤相关死亡比例达16%。做好不良反应的管理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肺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长期占据恶性肿瘤第一位,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PD-1/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疗法迅速改变了肺癌的治疗格局,已成为肺癌治疗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之一。作为国内自主研发的PD-(L)1抑制剂中的佼佼者,替雷利珠单抗在晚期肺癌领域中成绩斐然,在鳞癌、非鳞癌的一线治疗与二/三线治疗的临床研究中均显示出卓越疗效与安全性,能够为患者带来全面获益。近日,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发布重磅消息,正式批准了三项替雷利珠单抗(商品名:百泽安?/TEVIMBRA?)用于一线和二线及以上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适应症。替雷利珠单抗由此成为目前获批NSCLC适应症的国产PD-(L)1抑制剂。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克隆浆细胞异常增殖的恶性疾病,多发于老年。蛋白抑制剂(PI)已成为MM治疗的基石药物,以PI为基础的持续治疗方案可为MM患者带来更多获益。伊沙佐米作为口服PI,在MM治疗中具有疗效可观、耐受性良好、停药率低的优势,可作为持续治疗的优选。由于口服药物方便,真实世界研究显示伊沙佐米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与临床试验接近,显示出更为实用的优势。
肿瘤标志物是大多数肿瘤患者定期复查的指标,每每临近复查的日子,有些患者就开始心跳加速,头皮发麻,晚上睡不着觉了。如果检查结果升高了,即使只是升高一点点,也会立马开始担心是不是肿瘤进展了或者复发了。
2024年5月21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在其官网宣布,我国自主研发的PAPR抑制剂氟唑帕利(商品名:艾瑞颐?)正式获批,用于晚期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患者在一线含铂化疗达到完全或部分缓解后的维持治疗。这是氟唑帕利在国内获得的第三个适应症,为相关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早在2013年,就有医学专家率先提出"肿瘤的建设性治疗"这一理念,它是指在有效灭活或治疗肿瘤的同时,最大程度的保护病人的生理功能、免疫功能和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4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乳腺癌年会(ESMO BC)于5月15日至17日在德国柏林隆重召开。作为在欧洲举办的乳腺癌研究领域的全球国际盛会,ESMO BC涵盖了新科研成果和临床治疗进展,促进了全球专家间深入交流与合作。在本次大会中,新型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2)抗体偶联药物(ADC)Datopotamab deruxtecan(Dato-DXd)再次在乳腺癌领域掀起热潮,其探索三阴性乳腺癌(TNBC)脑转移(BM)治疗效果的TUXEDO-2研究1公布了第一阶段结果,展现了不俗治疗潜力;聚焦激素受体阳性(HR+)晚期乳腺癌治疗的TROPION-Breast01研究2则再度携额外安全性分析结果荣耀回归,为临床使用注入了强心剂。
在我们的生活中,胃部不适是一个常见的问题。许多人可能会感到肚子胀、疼痛或消化不良,但往往不会对此太过担心。然而,这种轻视的态度可能会让我们走上一条通往胃癌的危险道路。事实上,从胃炎到胃癌只需四步。
套细胞淋巴瘤(MCL)是一种罕见的B细胞肿瘤,每年的发病率为1-2/10万人,男性患者占比为3:1。随着年龄增长,MCL的发病率也增加,中位诊断年龄为60-70岁。MCL的临床病程变化很大,有些是惰性的,而有些则是侵袭性的,根据不同的风险特征,5年的总生存率从20%到80%不等。近二十年来,随着一线治疗方案中加入大剂量阿糖胞苷和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的使用,MCL的预后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MCL仍然被认为是不可治愈的,复发或难治性(R/R)患者的生存期较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