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日本研发的新型化疗药:TAS-102近日在美国监管方面传来喜讯,FDA已正式受理TAS-102用于经治的晚期/转移性胃腺癌和胃食管结合处癌患者的补充新药申请(sNDA)并授予优先审查资格,计划于2019年2月24日确定受理情况。这个早在结直肠癌获批的化疗药有望扩展到胃癌领域大显身手。那么TAS-102究竟是何方神圣呢?又有哪些傲人的战绩呢?
化疗已广泛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然而抗肿瘤药的给药顺序却并不规范。给药顺序不同,可加重药物不良反应,也可影响临床疗效,甚至导致治疗失败。现归纳整理化疗方案给药顺序如下,以期对临床有些许帮助。
11月25日,礼来宣布新型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靶向药物爱优特?(呋喹替尼胶囊)正式在中国上市。据药智中国临床试验数据库显示,呋喹替尼还在进行非小细胞肺癌、胃癌等癌种的临床试验,有望获批更多适应症。
劲爆消息!第一款国产PD1即将在国内上市!
2018进入尾声,今年是乳腺癌临床治疗发展大丰收的一年,老药进阶,新药不断,指南持续更新。带来的是临床疗效的不断提升,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更是希望满满。小编在这里简要汇总。
近日,肺癌靶药安罗替尼的使用专家共识公布,便于临床医患正确使用。这类以抗血管和抑制肿瘤生长为主的多靶药与传统的单靶药不同,有着自己独特的治疗特色,以广谱但后线用药著称,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这类药物的使用及共识要点。
今日,罗氏(Roche)宣布其Kadcyla作为术后辅助疗法,在治疗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的3期试验KATHERINE中,达到了试验的主要终点。该试验的结果同时发布在2018年圣安东尼奥乳腺癌论坛,和今天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精准医学时代以来,靶向药以及免疫抑制剂获得了十分鼓舞人心的成就。至今为止,针对肺癌有哪些药物问世,又该如何使用呢?
III期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即使接受了根治性手术,其预后仍然不佳。III期皮肤黑色素瘤患者术后5年的复发风险仍高达70%,5年的死亡风险高达45%。传统的辅助治疗方案为大剂量干扰素治疗(HDI),但HDI治疗耗时长、副作用大,且数据总结发现,患者的生存获益不超过5%。因此,HDI在美国仅被批准作为黑色素瘤的辅助治疗,而在全球范围内仍缺乏统一的辅助治疗方案。
在II期临床研究中,采用劳拉替尼100mgqd治疗既往不同线数失败的肺癌患者。根据既往治疗的线数不同分为EXP1(未做过治疗)、EXP2(之前只用过克唑替尼)、EXP3(3A之前用过克唑替尼+化疗,3B之前用过非克唑替尼的ALKTKI±化疗)、EXP4(之前用过两类TKI抑制剂和或化疗)及EXP5(三类ALK抑制剂和或化疗)。
对于癌症患者和家属而言,抗癌药一旦起效,患者和家属收获了希望,自然会非常高兴。但心里的大石头,却似乎永远都落不下去。
PD-1抑制剂是免疫治疗的代表性药物,百时美施贵宝的O药(纳武单抗)和默沙东的K药(派姆单抗)已相继在中国上市。
你好,艾瑞妮联合卡培他滨适用于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既往未接受或接受过曲妥珠单抗的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艾瑞妮可显著抑制HER2高表达的肿瘤细胞(乳腺癌、卵巢癌、胃癌肿瘤细胞)生长,IC50为1~43nM。在多种移植瘤裸小鼠模型(乳腺癌、卵巢癌、肺癌)中,艾瑞妮可显著抑制HER2因子驱动的肿瘤生长,抑制HER2介导的下游信号通路,将肿瘤细胞阻滞在细胞周期G1期。
日前,致力于在肿瘤、乙肝及与衰老相关的疾病等治疗领域开发创新药物的处于临床阶段的研发企业——亚盛医药,宣布已在2018年美国血液学会年会(ASH)上公布其在研新药HQP1351的I期临床数据,计划用于治疗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KinaseInhibitor,TKI)耐药的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该项研究的主要研究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江倩教授作了口头报告。
2018年10月默克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药物爱必妥(西妥昔单抗注射液)被顺利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目前全国各省市均已落地执行谈判价格,患者并能获得报销!
2018年12月04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更新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JS001)审评进度,该药物已经进入"在审批",药物申请适应症为经治的黑色素瘤患者,特瑞普利单抗即将成为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PD-1抗体。笔者在这里分享特瑞普利单抗黑色素瘤临床试验数据。